范文写作网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4)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4)

摘要: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也是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体系融合的一个节点。从广义上讲,文化消费终端的范围很广,除了收音机、电视机等收听收看设备以及手机和计算机等电子或数字终端,也包括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以
关键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状况,主要,特征,运用,政治经济

江苏省电力公司,太原北屯施工3名男子触电身亡!,越狱第五季第三集下载

  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也是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体系融合的一个节点。从广义上讲,文化消费终端的范围很广,除了收音机、电视机等收听收看设备以及手机和计算机等电子或数字终端,也包括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电影院、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考虑到建造公共文化设施属于公共投资建设范畴,特别是与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相衔接,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主要包括电子设备、电视机、玩具以及焰火鞭炮产品制造,其中电子设备和焰火鞭炮产品制造是2012年修订时新加的,手机和微型家用计算机的制造由于尚存争议暂未纳入(见表7)。

  图21显示,2013年,电视机制造是文化消费终端制造的“大块头”,主营收入接近4 000亿元、资产总额超过2 500亿元。紧随其后的便是玩具和影视录放设备制造,资产规模近千亿元、主营收入在2 000亿元左右。从2004年和2008年的统计数据看,玩具制造的增加值要比电视机制造高。2004年,玩具和电视机制造的增加值分别为138.29亿元和127.55亿元;2008年,这一数值变为289.21亿元和327.67亿元。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产品的文化含量高,其附加值也会随之提高。

  文化装备制造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是直接服务于文化生产及再生产的,其中,文化装备制造与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与文化内容生产和文化传播渠道具有直接的关联性。2004年,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资产总额加总每增加1个百分点,约带动文化装备制造的主营收入增加0.13个百分点,2008年和2013年,这一系数分别为0.27和0.13。比值的差异可能与设备更新的周期有一定关系,2008年的比值高于2004年和2013年,表明2008年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的设备更新进入一个新的周期。2004年和2008年,文化内容生产和文化传播渠道资产总额加总每增加1个百分点,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主营收入分别可增加0.71个百分点和0.63个百分点,2013年这一系数为0.40。

  七、生产性文化服务“前景广阔”

  生产性文化服务是文化产业的六个类别之一,也是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体系产生直接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专门增加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一类,这个类别的最大特征就是生产性。鉴于文化软件服务中软件开发性质上属于为文化生产服务,已归并到“文化生产服务”类别中,而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制作属于文化内容生产,生产性文化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广告服务、建筑设计和专业设计(见表8)。

  图22显示,建筑设计也已初具规模,2013年资产总额接近5 000亿元、主营收入接近3 000亿元,其经营规模和实力已同文化内容生产的出版服务相当。

  与广告服务相比,专业设计的规模目前还很小。广告服务的增加值2004年和2008年分别为159.40亿元和608.00亿元,而专业设计的增加值2004年和2008年分别只有13.44亿元和35.91亿元。如果按照2008年的主营收入与增加值之比推算,2013年专业设计的增加值应接近500亿元,是2004年的36倍、2008年的将近13倍。

  八、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呈阶梯状

  我国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也得以体现,呈现由东到中再到西的梯度发展态势,无论从人员和资产分布,还是主营收入分布,这一特征都很显著。

  图23显示,东部十省区市,除天津、河北和海南,其余省份的从业人员是中部和西部以及东北的倍数。

  图24显示,与2004年和2008年相比较,2013年全国大部分省份的资产规模增幅都比较大,2013年比2004年资产增加额超过1 000亿元的有12省区市,广东省的资产总额过万亿元,2013年比2004年增加了7 652.15亿元;增加额排在次席的是江苏省,2013年资产总额8 372.14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7 325.61亿元。2013年,中西部地区资产规模过千亿元的省份有7个,其中中部地区最多,占4席,即中部六省有4个省资产规模过千亿元,分别是湖北、湖南、河南和安徽,江西的资产规模接近千亿元。

  图25显示,2013年主营收入超过千亿元的省份有16个,其中,广东省主营收入过万亿元,达到12 408.89亿元,是2004年主营收入的3倍。2013年,江苏省、山东省和北京市的主营收入超过5 000亿元,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主营收入接近5 000亿元。2013年比2004年的主营收入增加额超过千亿元的省份,中部六省有5个(山西省2013年的主营收入刚突破200亿元),湖南省的增量已经超过2 000亿元;西部和东北只有四川省、为1 204.07亿元。又一次证实了梯度式发展、阶梯状分布的特征。

  根据2004年和2008年各省区市文化产业各类别的增加值,我们按类别将各省区市进行排序,再次证实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的阶梯状特征(见图26、图27)。   图26显示,2004年,东部的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市和山东省,在文化产业各类别的排序中名列前茅,每个类别的得分在25分以上(满分31分),广东省除文化传播渠道排名第二外(第一为北京市),其余排名均为第一。中部六省的湖南省、湖北省和河南省获得20分以上的类别较多,位次远高于西部省份。图27比图26体现得更明显,中部六省居于20~25分值的,要比西部地区多得多(西部只有四川省个别类别的分值达到20以上)。

  九、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时间较短,发展基础还不牢固,急需规划引导和重点培育。

  1、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些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机构,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近年来,国家财政已投入大量资金推动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全国文物系统用10年时间进行文物普查,为4.8万件(套)一级文物拍摄了387万张高清照片。以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为原料,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萃取中华文化之要素,并分门别类标签化,就可以形成“中华文化素材库”,既为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打好基础,也为文化生产部门提供各式各样的素材,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