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1)

摘要:摘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2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并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相关会计处理原则的改变必然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中可能对公司会计利润产生影响的一些条款加以分析。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利润;公允价值
关键词:浅析,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经营,成果,影响,摘要,财政部,2

逃狱保镖,西平吧,金乡

摘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2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并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相关会计处理原则的改变必然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中可能对公司会计利润产生影响的一些条款加以分析。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利润;公允价值;

分析
2006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各上市公司施行。这一重要举措正是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是我国会计准则探索中的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规保障,对于资本市场主力军的上市企业,更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准则的变化,虽然不会影响企业的内在价值,但相关会计处理原则的改变会带来公司帐面价值的变化,势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造成影响。本文就普遍影响上市公司经营成果的几个方面作粗浅的分析,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由于存货计价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计量,因此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涉及到企业当期产品成本、利润及税收缴纳等方面的计量。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价格的持续变动。新准则前,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这两种完全相对的计价方法被普遍采用,在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后购进的存货价格偏高,使本期成本增加,会减少当期利润,从对企业纳税影响来看,减少的利润使企业所得税负减轻。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正好相反;反之,当原材料价格一路下跌时期,采用后进先出法会使最低的原材料首先计入成本,显然扩大利润,采用先进先出法则缩小公司利润。可以说,先进先出法更能反映存货的流转情况,避免存货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脱节。取消后进先出法有效地规避了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使不同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经营成果更具可比性,便于广大投资者分析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另外允许用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存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将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二、取消资产减值损失冲回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是新准则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准则之一。该准则不仅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还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在诸如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特色。新准则在确定资产可回收金额时引入了公允价值,并在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众所周知,在企业盈利上升时,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盈利减少时,再将减值准备冲回,是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ST公司,往往在头一年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在第二年以种种理由转回,造成盈利的假象,其实公司的经营并无改善。新准则对资产处置前不得冲回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有效地杜绝了这一调控利润现象的发生,使会计信息更具真实性。

三、扩大了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新准则在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标准上作了一些改变,总体上扩大了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具体涉及到第《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1、允许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资本化
新准则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条件的准予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这一变化对于研发支出较大的企业,如医药卫生业、精密仪器业、IT业等,因相应费用的减少所带来的利润不容忽视。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无疑会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减轻其在开发阶段的利润压力,提高他们的研发热情,并相应地提高了它们的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