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 浅谈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浅谈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

摘要:【摘要】科研单位人力资源方面大多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分布等方面有着各种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除了历史的原因外,也有着管理体制、职称评定制度的原因。为此,文章分析了多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我国四代
关键词:浅谈,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摘要,科研单位,

男粉丝整容成比伯,生鲜管理,劲爆音乐

【摘要】科研单位人力资源方面大多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分布等方面有着各种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除了历史的原因外,也有着管理体制、职称评定制度的原因。为此,文章分析了多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我国四代领导人都十分关心人才队伍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完成各项事业的根本动力所在。科研机构是各种优秀人力资源的集中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成为我国各个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它也是科研机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源泉,关系到科研机构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何更好的培养人才、管理人才、储备人才,为科技创新和不断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值得考虑的问题之一。
  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机制和体制下,一些科研机构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员配备不合理,人员梯队不清和断档,后勤和管理人员过多,造成人力资源缺乏可持续性和许多优秀的科研项目后继无人。现以我单位为例,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思考,对可能的解决办法进行初步探索。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的现状
  2007年底在编人员2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2人,占总人数的73%,行政管理人员32人,占总人数的14%,工勤人员29人,占总人数的13%。从这些数据可知,后勤和行政管理人员共占27%,其所占比例过高,人员过多,而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
  (二)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分析
  1.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情况。在162名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员占17%,副研究员占22%,助理研究员或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占34%,实习研究员或具有初级职称的人员占27%。从职称分布情况看,研究员所占比例过高,实习研究员或初级职称的人员比例偏低,人员的梯队建设不合理。
  2.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分布状况。在162名专业技术人员中,41-50岁占23%,50岁以上人员占25%,40岁以下人员占51%。从年龄结构分布状况看,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不够合理,人才队伍的老龄化比较严重。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50岁以上人员占25%,而视为中间力量的41-50岁人员仅占23%,显示出整体结构不尽合理,虽然加快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新生力量经验不足,难以担当重任,尤其是担当起有影响的高技能高层次的学科和课题的带头人。 
  3.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结构分析。从图中可见,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员占4%,具有硕士学历的人员占24%,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38%,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占31%,具有中专学历的占3%。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分析可知,在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占34%,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人员共占28%。而在28%具有博硕士学历的人员中,有将近50%的人员目前只具有初级职称。这些数据表明,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梯队建设不清,一批具有高等学历的博士和硕士研究人员,本应该是科学研究的骨干,但是其只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一些基础的实验研究,严重影响其才能的发挥。而若以目前的退休标准,男性为60岁,女性为55岁推算,一些科研项目可能由于项目负责人的退休,年轻骨干的断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表明,人才储备的匮乏,造成人力资源缺乏可持续性。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一些历史原因造成人员的断档
  在上个世纪出国热的影响下,使得一些科研院所六十年代出生的优秀科研人员纷纷出国,造成人才匮乏和断档,而目前一些院所五十年代出生的科研人员陆续离开骨干岗位,使得一些在研项目由于人才断档直接过渡给七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末出生的科研人员。这些科研人员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缺乏,虽然采取返聘等方式继续聘用五十年代甚至三四十年代出生的科研人员做顾问,但是仍然难以承担这些项目,造成科研项目的后继无人,影响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