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 论我国市场化改革中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构建(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论我国市场化改革中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构建(1)

摘要:摘 要:财政运行机制体现的是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关系,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是我国市场化改革中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內容。从财政运行机制中的三个层次一一财政收入机制、财政
关键词:我国,市场化,改革,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构建,财政,运行机

妙手色医,cf版大笑江湖歌词,诺珉宇整容前后

摘 要:财政运行机制体现的是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关系,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是我国市场化改革中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內容。从财政运行机制中的三个层次一一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机制和财政管理机制入手,梳理了我国市场化改革中财政运行机制的变迁过程、分析了目前财政运行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社会公共需要为基础依次界定政府的财政职能、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是构建我国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机制;财政管理机制
    
  一、市场化改革中构建我国财政运行机制的基础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即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变迁历程也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是一个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逐渐优化的过程,是市场与政府互为主客体,相互影响、各自调整磨合的过程。而财政体制作为联结市场与政府的制度中介,其自身也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发生着变革,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财政体制变迁中最具意义的改革在于从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建设性财政”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的转变。公共财政通过弥补市场失灵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来保障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而不是直接参与一般性的生产活动,因此公共财政的建立能够形成良好的市场与政府关系,从而促进我国的市场化经济改革。
  财政体制要发挥其经济效应是通过财政运行机制来实现的,所谓财政运行机制是指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关系。财政收支运行过程分为财政收入运行过程、财政支出运行过程和财政管理运行过程,相应地财政运行机制也就包括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机制和财政管理机制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即构成了分析财政运行机制的三方面内容。由于市场经济下要实行公共财政,所以公共财政是构建财政运行机制的基础,财政运行机制的变革必须以建设公共财政为基准和目标。简单地说,我国市场化改革中财政运行机制变革的目标就是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上,按照财政收支运行规律,通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管理三个层次来构建财政运行机制,即构建公共财政运行机制,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二、我国市场化改革中财政运行机制的变迁轨迹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运行机制与计划经济下的财政运行机制是根本不同的,这是因为两种体制下的财政职能存在本质差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财政运行机制也必然发生变迁,因此可以从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机制和财政管理机制三个层次来勾勒出我国市场化改革中财政运行机制的变迁轨迹。
  从财政收入机制来看,市场化改革中财政收入的形式及运行过程逐步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调整了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用税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利润上缴,税收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这标志着我国财政收入机制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其次,我国重新启用了国债,开始利用有偿形式筹集财政收入。它们在筹集建设资金、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最后,财政收入机制的法律化建设也取得了重大发展。各个税种的税收行政法规尤其是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财政收入机制的法律保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从财政支出机制来看,公共财政下财政支出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同时要退出一般性的生产领域,而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效率。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政府职能转变,在许多领域我国的财政支出机制已经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从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变化中可以看出(见图2)。经济建设支出比例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66%降到2003年的36%;而社会公共管理支出比例则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34%增加至2003年的64%。经济建设支出比例下降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拨改贷”引起的流动资金支出减少;二是由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引起的基本建设支出的缩减。而在公共管理支出上,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体现了财政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