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舞蹈论文 > > 论文化环境变迁中的羌族舞蹈
舞蹈论文

论文化环境变迁中的羌族舞蹈

摘要:摘要: 实证数据显示,5.12汶川大地震后随着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的介入,羌族舞蹈的生存状况已有明显改善。然而,令人堪忧的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在现实中更大程度吸引的却是汉族和藏族民众。这些与羌族民众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汉藏民众积极融入羌族舞蹈的参与,却
关键词:文化,环境,变迁,中的,羌族,舞蹈,摘要,实证,数据,显示,

四川广安人事考试网,kalo moda,k歌耳麦

  摘要:实证数据显示,5.12汶川大地震后随着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的介入,羌族舞蹈的生存状况已有明显改善。然而,令人堪忧的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在现实中更大程度吸引的却是汉族和藏族民众。这些与羌族民众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汉藏民众积极融入羌族舞蹈的参与,却没有充分动员羌族民众对本民族舞蹈的热情。这种现状告诉我们在今后的羌族舞蹈的保护中需要针对羌族民众推行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羌族舞蹈;汶川地震; 文化环境变迁

  引言

  必须承认,现阶段关于羌族舞蹈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些相对有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其舞种、类型、特征、美学意义等史料性、教科书式的研究。①而类似关于羌族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的研究,同样在汶川地震之后达到了高潮。学者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羌族舞蹈处于生存危机之中,因此需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鼓励民众参与等方式来拯救这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许多学者指出,在汶川地震后,羌族民众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羌族传统文化的生存也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危机。因此,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在震后也就显得刻不容缓。②这些研究为我们了解羌族舞蹈的基本状况,认清当前羌族传统文化的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笔者看来,既存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缺乏对地震前后羌族舞蹈生存状况差异的考察。虽然,关于羌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文章层出不穷,但因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丰富且差异性极强,舞蹈只是其中之一。它们除了共同经历了“5.12大地震”的惨痛,其境遇则各不相同。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研究缺乏对羌族舞蹈生存状况细致的实证考察,往往仅给予读者空洞的印象。其间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却未挖掘羌族舞蹈生存的真实样态,也就无法正确地描述羌族舞蹈生存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同样也更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为解决既存研究中的问题,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尝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地震前后羌族舞蹈生存样态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即通过问卷调查③、实体考察和个案访谈的方式获取羌族舞蹈真实的生存样态。此次调研数据显示,在地震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等多方面的原因,羌族舞蹈的生存状况已经有明显改善。然而,令人担忧的却是,国家政策的调整更大程度上吸引了与羌族民众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汉族和藏族民众对于羌族舞蹈的参与,却没有充分动员起羌族民众对本族舞蹈的参与。这种现状告诉我们在今后的羌族舞蹈的保护中需要针对羌族民众推行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地震前后羌族舞蹈生存状况分析

  在研究中,笔者选择了两个指标用于描绘地震前后羌族舞蹈的生存样态:舞蹈信息的接触度和舞蹈活动的参与度。其中“接触度”是指民众借助各种媒介,如电视、广播和网络等,接触到有关羌族舞蹈信息的频率。“参与度”则是指民众以各种方式在现场参与到各类羌族舞蹈活动的频率。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民众接触到羌族舞蹈信息和参与羌族舞蹈活动的频率越高,则意味着羌族舞蹈的生存状况越好。接触度和参与度越低,则往往代表着羌族舞蹈的生存出现了危机。

  (一)地震前后茂县地区羌族舞蹈接触度比较

  表1:地震前后各族民众④接触羌族舞蹈信息的频率

  表格说明:(1)数据采编《羌族舞蹈生存状况问卷》的统计报告。(2)问卷通过SPSS软件统计。(3)问卷中接触羌族舞蹈信息的频率被设定了六个答案:“几乎每天”、“每周几次”、“每月几次”、“每年几次”、“几年一次”和“从未接触”六个选项。课题组将“几乎每天”和“每周几次”整合为“高频接触”,将“每年几次”和“几年一次”整合为“低频接触”,剩下的“每月几次”则属于“中频接触”。(4)表格中每个数据框内均有两个数据,其中前者为震前的数据,后者为震后的数据。

  表1的数据反映的是地震前后受访民众接触羌族舞蹈信息频率的对比。分析该表可以得知,地震后民众接触各类羌族舞蹈信息的比例明显高于地震前。具体而言,在地震前,高频接触羌族舞蹈信息的民众比例为27.8%;地震后,高频接触羌族舞蹈信息的比例飙升至47.0%。此外,地震前,从未接触过羌族舞蹈信息的民众占到总数的25.0%;而地震后,这个比例下降至12.2%,不到地震前比例的一半。总的来说,地震之后,受访民众中有69.1%的比例至少每个月都会接触到几次羌族舞蹈的信息,“达标”⑤比例接近七成,而地震前这一比例仅为46.3%。如果分别考察不同民族民众接触羌族舞蹈信息的频率,我们会发现,无论是羌族,抑或是汉族和藏族民众,在地震后接触羌族舞蹈信息的频率都明显优于地震前。比如,在地震前,汉族民众中高频接触羌族舞蹈信息的比例仅为13.5%,而地震后这一比例上升为49.3%,增幅达35.8%;在地震前,汉族民众从未接触羌族舞蹈信息的比例达48.2%,而地震后这一比例下降为12.4%,降幅也达35.8%。

  然而,表1的数据还说明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即相较于汉族和藏族民众而言,羌族民众在地震后对本民族舞蹈信息接触的提升程度最低。如果,我们将地震前后“高频”和“中频”接触的增加比率,以及“低频”和“从未接触”的降低比率视为羌族舞蹈接触度的提升的话,我们则可以计算出各民族在接触羌族舞蹈信息频率方面的整体提升度。计算后的结果显示,汉族民众的接触频率提升度为98.1,藏族民众的接触频率提升度为38.5,而羌族民众接触频率提升度为20.6。可见,虽然各民族民众接触羌族舞蹈信息在地震后都有显著提升,但其中汉族民众的提升幅度最大,藏族民众次之,羌族民众最低。也就是说,在地震后羌族民众对于本族舞蹈信息接触的改善情况位居最末。

  (二)地震前后茂县地区羌族舞蹈参与度比较

  表2:地震前后各族民众参与羌族舞蹈活动的频率

  表格说明:(1)数据采编《羌族舞蹈生存状况问卷》的统计报告。(2)问卷通过SPSS软件统计。(3)问卷中接触羌族舞蹈信息的频率被设定了六个答案:“几乎每天”、“每周几次”、“每月几次”、“每年几次”、“几年一次”和“从未接触”六个选项。课题组将“几乎每天”和“每周几次”整合为“高频接触”,将“每年几次”和“几年一次”整合为“低频接触”,剩下的“每月几次”则属于“中频接触”。(4)表格中每个数据框内均有两个数据,其中前者为震前的数据,后者为震后的数据。   表2的数据反映的是地震前后受访民众参与羌族舞蹈活动频率的对比。可以看到,地震后民众参与羌族舞蹈活动的频率比地震前有明显的提升。其中,在地震前,高频参与羌族舞蹈活动的民众比例为19.3%。地震后,该比例上升至31.6%;地震前,从未参与过羌族舞蹈活动的民众占到总数的34.3%,地震后,这个比例下降至21.0%。总的来说,地震之前,仅有35.9%的民众能够做到每月至少参加几次羌族舞蹈活动,而地震后达到该标准的比例上升至52.9%。与接触羌族舞蹈信息频率相同的是,地震后各民族民众参与羌族舞蹈活动的频率都有明显提升。比如,地震前汉族民众中从未参与过羌族舞蹈活动的比例高达61.0%,而在地震后这个比例骤降至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