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舞蹈论文 > > “篝火之舞”与“连袂踏歌” ——藏缅语族圈舞文化特征和功能
舞蹈论文

“篝火之舞”与“连袂踏歌” ——藏缅语族圈舞文化特征和功能

摘要:【内容提要】 藏缅语族包含17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族源关系。古羌族对藏缅语族中诸多民族的舞蹈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它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心理颇为相似。围着篝火连袂踏歌的圈舞形式,就是藏缅语族舞蹈共性特征之一。它透视出古老的氏羌
关键词:篝火之舞,连袂踏歌,缅语,族圈,文化,特征,功能,内容提要,

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锁狼帝国,泉哥泡妞记攻略

  【内容提要】藏缅语族包含17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族源关系。古羌族对藏缅语族中诸多民族的舞蹈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它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心理颇为相似。围着篝火连袂踏歌的圈舞形式,就是藏缅语族舞蹈共性特征之一。它透视出古老的氏羌民族,从游牧向农牧生活的转化过程,体现了藏缅语族的农牧文化特征。圈舞形式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这种功能和特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流变。

  【关 键 词】藏缅语族;农牧文化;火崇拜;篝火之舞;连袂踏歌;圈舞;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文化流变

  中国共56个民族,按语言系属可分为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南岛语系及两个未定语系的民族。在语系下面,还可分为各个语族,藏缅语族就是汉藏语系中的一个族别。

  按“语言归属”来划分族别,不仅可窥视同一语族内,民族文化的相同点,而且还可深入研究同一语族内民族的迁徙、融合、演化过程,追溯这些民族的远古风貌,探测民族舞蹈文化产生的根源。从而对舞蹈文化进行客观的审视和分析。

  藏缅语族圈舞文化研究,主要针对藏缅语族内具有代表性的圈舞,进行舞蹈形式、宗教信仰、审美心理、文化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藏缅语族包含羌、彝、白、土家、哈尼、傈僳、拉祜、纳西、景颇、阿昌、普米、基诺、怒、独龙、藏、门巴、珞巴17个民族。此17个民族,由于语言上的相融性、和古羌文化的影响,存在着某些相同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习惯。这些文化特点渗透在舞蹈中,形成了一些共性特征。

  围着篝火连袂踏歌的圈舞形式,就是共性特征之一,它体现了藏缅语族的农牧文化特征,并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这种功能和特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流变。

  一、藏缅语族圈舞形式的农牧文化特征

  1、火崇拜和篝火之舞

  历史上,北方的氐羌民族因躲避战乱,曾大面积南迁,直至云贵川一带,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发展。藏缅语族中的许多民族与古羌族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他们的舞蹈形式、文化内涵也深受古羌文化的影响。古羌文化追根逆源,与游牧生活密切相关。羌族是牧羊的民族。应邵《风俗通》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羌字从羊从人,为羊的儿子。其游牧生活的特点已成定论。但历史上也有羌民从事农业的记载。《淮南子·修务训·尝水草》记载炎帝“乃教始民,播种五谷。”“神农(即炎帝)耕而作陶。”炎帝是姜姓领袖,古羌族属姜姓部落。炎帝也是古羌族领袖。古代羌人,在炎帝时期已进入半牧半耕状态,开陶器、纺织文明之先河。范晔在《后汉书》中阐说羌人“以产牧为业”①。意为耕种和游牧是羌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据历史学家研究,羌族以牧业为主,耕种为辅,男牧女耕,相辅相成,构成了适当的男女分工,是农牧文化的雏形。秦朝时期,古羌人南迁至云贵川地区。那里,地理风貌独特,高山、平地、大川、深水相互夹杂。为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与当地土著民族相融的羌人,或耕或牧,加速了农牧生产的进程,弱化了羌族游牧文化的特征。农牧文化的特征在藏缅语族中更为显现,在舞蹈上表现为围篝火而舞的连袂踏歌的圈舞形式。

  农牧生产的原始方式是刀耕火种,火对藏缅语族人民的生存至关重要。火崇拜源于农牧生产。围篝火而舞是藏缅语族火崇拜在舞蹈中的显现,也是农牧生产方式引发的舞蹈现象。

  火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作用重大,是猿转化为人的关键环节。但并非每个民族都对火持有特殊的感情,火可助人,也可灭人。而藏缅语族人民以虔诚而崇敬的心理,将火视为神圣的力量,广为传诵、讴歌。

  古羌族领袖炎帝的炎字,叠火而成,透视着羌民族对火的崇拜。羌族,将火视为最珍贵的物品,视为神的赐物。据神话传说记载:羌族部落首领与火神蒙格西产生了爱情,有了孩子燃比娃。火神将火种赠送给燃比娃,让他带回人间。燃比娃历经艰难,想方设法带回火种,却受到恶煞神的重重阻挠。最后火神将火藏在石中,交给燃比娃,并说,“两石相击,即可出火。”从此,人间才有了火种。才燃起了羌族第一堆篝火。人们围着篝火,欢欣雀跃,纵情歌舞。在舞蹈中情融于火,舞出了一曲曲火的赞歌。

  羌族人民围篝火而舞的习俗由来已久,舞蹈《萨朗》便是此类的自娱性歌舞。每逢民族节日、丰收祭典、婚丧嫁娶,羌族人民点起“万年火”,围着熊熊烈火,跳起《萨朗》。男队在前,女队在后,相互牵手欢歌劲舞。情绪像燃烧的烈火,越烧越旺。人们彻夜不眠,毫不倦怠。正所谓“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瞳瞳。”火伴随着羌族人民的成长,也伴随着舞蹈的始终。

  彝族属藏缅语族,是古羌人南下后与土著民族不断融合而成的民族。彝族的火把节驰名中外。它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居住于山区的彝族,自古以来,刀耕火种,取暖、御兽、除虫非火莫属。火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过历代的传衍,火在人们心目中成为超自然的神灵。于是,人们夸大了火的作用,将庄稼丰收,人畜平安,全部寄托于“火”神灵之中。彝族人过年时祭火,烧山时祭火,猎人在山中过宿时祭火。火,种类繁多,有家堂火、山火、食火,人们在祭火的歌舞中唱道:“火伴行人行,火是驱恶火。火伴家人坐,火是衣食火。火光多热乎,火是人魂窝。”人火相伴,舞火相融。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身着盛装的人们,四方来汇,斗牛、赛马、摔跤,不知疲倦。夜间,成千上万的火把漫山遍野,燃红了夜空,以示“照穗”,“照秽”,“照岁”。

  凉山彝族女子集体舞“都火”在其中尽显风采。都火是火把节之舞。舞者一手持伞,一手前后互牵方巾或拉前人的荷包带,连成一圈,由一人领舞领唱,边歌边舞。“平步”“交叉步”平衡单纯。目不斜视的姑娘们体态端庄,在圆圈的行进中,在火光的照耀下,尽显风姿美态。

  四川藏族聚居地区,历史称为民族迁徙走廊。自新石器时期始,羌人在此活动。《后汉书·羌传》载,公元前384年,居住我国河湟一带的“邛”部羌人曾大规模南迁,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羌人对四川藏族的影响甚远。公元七世纪,吐番逐渐侵入四川,形成了统一的藏民族意识。在藏族佛教文化的覆盖下,其他文化仍有不同程度的显露。四川藏族的舞蹈中,就遗存着羌文化“火崇拜”的因素。《珠寨莎》是流行于白马藏族地区的自娱性舞蹈,有“跳火圈”和“圆圈舞”之意。舞者跳舞之前,先举行围篝火咂酒唱歌的仪式,歌声从缓慢低沉到热烈激昂,情绪从平稳到高涨,人们围着篝火,通宵达旦地携手踏歌共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