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美术学毕业论文 > > 试论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2)
美术学毕业论文

试论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2)

摘要:化改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发展观来看,自然界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逐步向人生成,在这一过程"人类创造,环境也创造人",③构成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对象化关系。④人与自然的对象化关
关键词:试论,实践,学的,生态,维度,论文,关键词,实践,生态,维度

万州天气预报,重生之欧美纵横,我们的卫星将布满苍穹

化改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发展观来看,自然界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逐步向人生成,在这一过程"人类创造,环境也创造人",③构成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对象化关系。④人与自然的对象化关系随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不同而不断发展变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人依赖自然求生存,社会,人类逐步建立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真正意识到自身的独立地位,在新的意义上开始与万物的沟通。但随即而来的是单向的"自然人化"导致的生态危机,正是在对这一危机实践根源的探求之中,包含人类学内容的自然界才将其生态内涵逐步向人们敞开。由此可见,自然美的追求、生态美的论证正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达到了一定的自由程度,或者对达到某种自由有了新的实力之后,新的现象的展现。是"人化自然"的辩证内涵经历了"自然的人化"单向过程之后,其"双向对象化"内容的全面展开,并突出表现为特定生态时代的"人的自然化"方向的凸显。
   从实践认识论来看,实践唤起了人对外部物质世界的意识,形成反思自然与自身的特有能力,即马克思所言:"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正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思维与存在辩证地同步。与生态中心主义重点批判工业社会对自然的破坏不同,"当的唯物主义指出人只有在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认识外部物质世界,这时,它就已经彻底打破了这种把人所生活的外部物质世界同人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割裂开来的错误观念。"⑤人类与动物不同,能够兼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⑥尺度是人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所出来的测量客观事物的标准。生态观念的形成正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万物尺度的新认识。在对尺度的对象化认识当中,人类通过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生态现象反观自身、认识自己,在劳动中按照生态的规律,有意识地将自身的生存目的和要求与这一规律性认识相结合,即是人类以其主动地"自然化"认识、实现自己的表现。而生态美感的形成,同样是人类兼及万物的尺度而达到某种自由认识水平的产物。
   就实践提升为美的自由理想而言,自然孕育人类的超然的无限性与人类追求自由理想的潜力相互发掘(启示)构成美的追求无止境。这一以物质生产为起点的过程反复循环,不断上升,人们就不断创造出了更新更美的生活,也不断创造出更新更美的。"马克思说得好:只有通过客观上展开的人类生活的丰富内容,才能使人的主观感受性丰富起来。正是这样,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多方面的丰富关系。"⑦生态意识正是人与自然丰富关系的体现,而在生态关系的视阈中,实践的自觉与自由,都离不开对对象性前提的遵循和掌握,只有真正认识和遵循生态规律的终极性内涵,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化实践的自觉。仅仅靠人类自身达不到真正的自由,人能够欣赏整体生态以至超越一己包容自然整体的生命,正说明其自由能力与自由度的提高,说明了人与自然共有的无限。尊重生态高于人类的系统法则,强调对于土地、大自然的热爱,并以此追求与自然统一意义上的人性的完善,正是新时代"天人再合一"的人类理想的表达。这一理想与实践所追求的人类社会理想完全一致,最终目标都是对于"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塑造,即马克思所设想的和共产主义的人与自然在社会实践中和谐统一的美好理想的最终实现。
  生态维度的拓展将以实践美学的起点、研究对象以及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将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论法纳入到生态问题研究,探讨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生态审美观确立的途径,从生态问题与生态学科的启示出发追寻审美活动自身应具有的生态特性,实现生态观念与审美活动的原生特性之间的两极融合。并通过其生态维度从另一途径(人与自然)探索实践美学最终目标--自由全面发展的每一个人,这也是生态人者在人与自然达致和谐的基础之上所最终关注的最终对象。
  
  注释:
  ① 刘纲纪. 《传统、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54-155页.
  ② [德]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第25页.
  ③ [德]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第33页.
  ④ 参见张玉能. 《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辑.
  ⑤ 刘纲纪. 《艺术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⑥ 参见[德]马克思. 《1844年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⑦ 李泽厚. 《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 参见张玉能. 《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第4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