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理工毕业论文 > > 基于VB6.0的MSComm通信方法设计(1)
理工毕业论文

基于VB6.0的MSComm通信方法设计(1)

摘要: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VB6.0的MSComm串行通信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机与智能采集模块进行通信的程序设计的框架。 关键词:串行通信,vb6.0,MSComm 1 前言 在工业控制领域,我们经常需要进行计算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而串行通信作为一种灵活、方便、可靠
关键词:基于,VB6.0,MSComm,通信,方法,设计,摘要,本文

韩剧吧,西游记 春晚,background属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VB6.0的MSComm串行通信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机与智能采集模块进行通信的程序设计的框架。
关键词:串行通信,vb6.0,MSComm 1 前言
在工业控制领域,我们经常需要进行计算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而串行通信作为一种灵活、方便、可靠的通信方式被广泛采用。在开发串行通信程序的过程中,利用微软的MSComm通信控件则相对较简单,该控件具有丰富的与串行通信密切相关的属性及事件,提供了对串口的各种操作。MSComm控件在串口编程时非常方便,程序员不必花时间去了解较为复杂的API函数,而且在VB中容易使用。 2 用visual basic 6.0进行串行通信程序设计的方法
(1) 用visual basic 6.0进行串行通信程序的设计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调用Windows API,另一种方式是使用通信组件,但后一种方式实际上是通过通信组件间接的调用了Windows API函数,其过程要比直接调用API要复杂,但是在程序的实现上要比前一种方式简单的多。在操作系统方面,Windows使用通信驱动程序Comm.drv,以便于应用程序能够使用标准的Windows API函数来传递和接收数据。串行外围设备的制造商则提供硬件驱动程序,以便让其硬件能与Windows连接。使用MSComm控件时,实际上就是使用了API函数,API函数将被Comm.drv解释并传送给外围设备驱动程序,使用MSComm的用户只需要关心如何使用MSComm所提供的属性或事件,以驱动API函数的接口完成工作。
串行通信程序的执行过程(2) MSComm提供了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一是事件驱动方法,一是查询法。
①事件驱动法
在使用事件驱动法设计程序时,每当有新字符到达或端口状态改变,或发生错
误时,MSComm控件将触发OnComm事件,而应用程序在捕获该事件后,通过检查MSComm控件的CommEvent属性可以获知所发生的事件或错误,从而采取相应的操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程序响应及时,可靠性高。
②查询法
查询法适合于较小的应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每当应用程序执行完某一串行口操作后,将不断检查MSComm控件的CommEvent属性,以检查执行结果或检查某一事件是否发生。
(3) 串行通信的两种格式
进行串行通信时有两种传输方式:
①字符形式:通常以小于ASCII码128的字符码来传递,通常用于传送指令。
②二进制形式:将数据以二进制编码的方式传递,它可能含有ASCII码128以上的字符码,通常用来传送数据,以提高速度。3.串行通信实例下面给出在Win2000下利用VB6.0的MSComm控件开发计算机与一智能采集模块进行串行通信的程序实现。在工控领域内,智能采集模块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可以通过串口通讯协议(RS232、RS485等)或其他通讯协议与PC机相连,并与外界现场信号直接相连或与由传感器转换过的外界信号相连,由PC机中的程序控制并实现采集现场的模拟信号,并处理采集到的现场信号并输出模拟控制信号、开关量输入输出等功能。因此,智能采集模块在工业控制领域内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本例子中的智能采集模块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时,采用一位开始位、一位停止位、7位数据位、偶校验方式,波特率为9600bps.
(1)在窗体中添加名为MyComm的MSComm控件,并设置空间的属性,如下:
.CommPort=2 ‘使用COM2
.Setting=”9600,e,7,1” ‘波特率9600,偶校验,7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
.InBufferSize=40 ‘设置MyComm接收缓冲区为40个字节
.OutBufferSize=2 ‘设置MyComm发送缓冲区为2个字节
.InputMode=comInputModeBinary
‘设置接收数据模式为二进制模式
.InputLen=1 ‘设置一次从接收缓冲区读取字节数为1
.Sthreshold=1 ‘设置一次从发送缓冲区读取字节数为1
.PortOpen=True ‘打开通信口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论IP电话在我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