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会计毕业论文 > > 新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选择问题
会计毕业论文

新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选择问题

摘要:[提要] 本文首先阐述会计目标研究现状,对两大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局限性进行比较;然后分析新准则修订的内容、修改后对我国会计目标的选择及其考量因素;最后简要说明决策有用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会计目标;局限性;决策有用观;新会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目标,选择,问题,提要,本文,首先,阐述,会

巫师2蟹蜘蛛的眼睛,孤单心事简谱,教女朋友扎100种头发

  [提要] 本文首先阐述会计目标研究现状,对两大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局限性进行比较;然后分析新准则修订的内容、修改后对我国会计目标的选择及其考量因素;最后简要说明“决策有用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会计目标;局限性;决策有用观;新会计准则

  一、会计目标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外就开始了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出现了“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

  (1)两大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局限性

  1、两大学派基本观点。受托责任学派主要观点为:1、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受托方承担合理、有效的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保值增值的责任;2、作为资源的受托方,承担了如实地向资源的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与结果的义务;3、作为资源受托方的企业管理当局,还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提高企业所处的社会的良好环境、有效地利用并培养人力资源,等等。

  “决策有用学派”所依托的两权分离,是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也就是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是通过资本市场建立起来的,委托、受托双方不是直接进行沟通交流,而是介入资本市场,使得资源的所有者对资源的管理变得淡化。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为了向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的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2、两大学派的主要差别。比较“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基本观点,可以发现其差别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第一,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不同。决策有用学派认为,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财务信息。由于该学说特别关注资本市场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因此这里的信息使用者应当包括所有现在的和潜在的资本市场参与者,即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受托责任学派则认为,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地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该学派注重的是会计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作用,所以从逻辑上分析,该学派所认定的主要信息使用者应当是委托者和受托者两大类,且这两大类信息使用者处于平等地位。

  第二,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不同。决策有用学派认为,相关性是与决策相关的特性,是居于第一位的信息质量特征,而信息相关的关键在于其预测价值。各类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相关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企业创造未来的有利现金流动能力的信息。受托责任学派则更强调可靠性,并把可靠性放在信息质量特征的第一位。会计只有提供客观、真实且可验证的信息,才能有效协调代理双方的利益关系。

  第三,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不同。决策有用学派在时间上是着眼于未来的,它从决策有用的思想出发,将财务会计要素的重要特性描述为“未来的经济利益”,对未来经济利益进行计量的最理想的基础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而受托责任学派主张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模式,他认为历史成本是过去实际交易的价格数额,是交易双方经过正常的交易活动合理判断后客观确定的,反映了企业的客观经济事实,历史成本计量的结果能够有效地把受托者的经济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交代清楚。

  虽然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我们并不能说这两个观点是对立的。两种观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信息需求发生了变化。

  3、两大学派的局限性。受托责任观的局限性体现在:受托责任强调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的整体完整性,认为只有完整的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才能确保会计实务的正确性,但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内容复杂,保证两者的完善性这一提法比较抽象,一旦实务中出现问题,则难以确定问题的根源,造成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局面;在会计处理上,由于受托责任观强调客观性胜于相关性,因此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虽然历史成本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会计作为一门服务性的学科,应随时注意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忽视市场的变化,只能使会计这门学科墨守成规,弱化其服务功能;在会计信息方面,受托责任观很少顾及到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按照这一思想,会计人员往往难以体会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容易逐渐丧失完善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也难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决策有用观的局限性体现在:只有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决策有用观可以使会计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紧密相连,并能促进会计理论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及密切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但考察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在企业资本筹集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并非完全以资本市场为导向,而众多的潜在投资者也仅仅是通过会计信息来初步了解一下上市公司而已,远远谈不上决策。

  (2)我国对于会计目标研究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理论界便开始了激烈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两种观点。“一元论”既坚持“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其中一种。“多元论”融合了“一元论”的两种观点,主张会计目标以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但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多元的。其中,对于两种观点的关系,又可以分为“融合论”和“包含论”。“融合论”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生成系统和会计信息分析利用系统的有机统一,会计信息生成系统侧重于反映受托经营责任的会计目标,而会计信息分析利用系统侧重于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目标。”因此,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表现在有助于经济决策和反映受托经营责任两个方面。“包含论”认为,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的在于做出是继续维持还是终止委托关系的决策,因此可以将受托责任观看作是从属于决策有用观的。

  除了“一元论”和“多元论”外,理论界还有一种观点即“阶段论”。“阶段论”认为,我国会计目标的确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用受托责任观,市场经济发展到中期以后,则要兼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而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阶段,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