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 >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2)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2)

摘要:五、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特征 1、关键零部件的出口被外资垄断 由于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在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及制造能力上受到各种制约与限制,关键零部件的技术与出口被外资所垄断。同时,随着我国在汽车零部件的
关键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前景展望,出口贸易

七出王妃,feiku,我变成了张无忌

  五、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特征

  1、关键零部件的出口被外资垄断

  由于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在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及制造能力上受到各种制约与限制,关键零部件的技术与出口被外资所垄断。同时,随着我国在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规模不断增大,挤占了发达国家的传统市场,加剧了国际市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围堵及贸易壁垒,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贸易。

  2、民营企业分化严重面临转型升级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主体除了外资、合资、国企及上市股份制企业,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以“分散、弱小、各自为战”为主要特征,生产带不集中,用于研发的资金和人才不足,企业规模普遍不大,整体实力较弱,产品更多地集中在低附加值品类,难以与国际跨国零部件企业相抗衡。随着外资零部件向中低端市场扩张,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挤压。

  3、无独立营销体系、无独立产品品牌

  汽车零部件是涉及到安全性、舒适性、多环节、服务链长等的特殊产品。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没有系统的营销网络和营销体系,基本依赖国外的全球采购体系、采购集团、独立或专属分销商以及服务连锁网络的采购渠道。在汽车零部件后市场的出口贸易中,基本无法使用独立的品牌,而是根据采购商的品牌与要求以贴牌或中性产品出口,鲜有自主品牌及包装设计的零部件产品。

  六、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之瓶颈

  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但是我们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开发能力、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在关键零部件产品上的竞争仍处于劣势。我们唯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和瓶颈,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厚积薄发,达到新的飞跃和高度。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瓶颈主要体现在:

  1、产品制造成本的瓶颈

  劳动力资源优势、上游产业优势 、区位优势等一直以来是我国出口贸易得以高速发展的法宝。但是近几年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再上升,制造设备的升级换代,开发费用、市场拓展费用以及节能减排等等成本的增加给企业带来了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国际零部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本国同质同类产品、国际上同质同类产品价格厮杀,出口企业受到价格与成本的双重挤压,利润空间十分狭小,盈利能力普遍下滑。事实上近几年我们的产品在劳动力资源、价格竞争力上已经逐渐丧失了优势。外需采购有向更具价格优势的金砖国家和东南亚等国家转移的倾向。

  2、产品技术升级的瓶颈

  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前沿技术投入不足,产品结构严重落后于产业发展,高心新技术的差距在拉大。近两年研发投入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平均比例只有3.03%,低于国内4%~5%的平均水平,大部分的民企研发投入更低。研发能力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本无法与国际跨国零部件企业相抗衡。同步化研发、模块化供货和中性化发展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趋势,而技术升级的瓶颈源于资金、研发、成本、人才、规模、模块化等等瓶颈的叠加。

  3、产品知识产权的瓶颈

  在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领域中,外资企业掌握着知识产权,同时拥有90%的市场份额;而本土零部件企业由于研发水平低,没有自主品牌,只能模仿别人的产品生产,基本上集中在中低端产品。我国大多数零部件企业无法适应同步化研发要求,在全球OEM零部件采购中处于劣势,在AM零部件市场一直扮演贴牌代工的角色。随着外资零部件在中国的持续扩张并下中低端市场下行,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4、营销渠道手段的瓶颈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主体基本是依赖国内和国际汽车零部件专业展会以及企业网站来拓展和巩固国际市场。在潜在市场的开发上缺乏有效营销渠道及手段。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主体普遍面临贸易渠道的瓶颈。

  信息对称已使零部件出口的传统销售方式面临危机,激烈的竞争使得生存环境正在动摇,多层级的贸易渠道、单一品种的贸易方式将越来越受到冲击。综合渠道整合商、服务商将逐步兴起并将在AM零部件出口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前景展望

  全球的汽车产业资源大量向中国集聚,使得中国有机会实现产业战略升级换代,使得产品技术、市场、资本和人才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更加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从原来的学习者和跟随者,逐渐向全球产业的竞争者和资源的整合者转变,而这种角色的转变将更多地惠及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环境一直面临国际经济低迷、外需下滑、成本上升等外部与内部压力,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世界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零部件出口贸易必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在新一轮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资源集成中达到新的高度。

  对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发展充满信心主要基于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巨大的AM及OEM国际市场

  全球每年约12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以及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1000亿美元的采购需求,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持续发展及出口贸易带来了极大的空间和机遇,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主体谋划着拓展更大市场份额,以分享国际市场这块巨大蛋糕。

  全球汽车OEM和AM两大市场具有不同特点与空间。OEM市场取决于全球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总成制造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结构、提高竞争力而普遍采用的全球采购。而AM市场取决于各国汽车保有量的规模,它与各国经济的波动变化关联度并不高,只要规模保有量的汽车在使用,巨大的AM市场就必然存在。

  虽然在零部件出口贸易的激烈竞争中,本土企业面临外资跨国公司的围堵,面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面对新兴市场国家竞争对手的追赶,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贸易始终挑战和机遇并存。

  2、强大的国家产业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