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 > 关于基层图书馆与地方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关于基层图书馆与地方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摘要:基层图书馆由于读者定位集中于县、乡镇居民,对于专业性的数字资源服务要求并不高,但也是要打造成具有其地方特色,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基层图书馆构建发展研究的 论文范文 ,希望对你的 论文写作 有帮助。 基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它的
关键词:关于,基层,图书馆,地方,相结合,几点,思考,基层,图书馆,

薄熙近况,贵族禁区的绝对诅咒,轩黛伊尚

  基层图书馆由于读者定位集中于县、乡镇居民,对于专业性的数字资源服务要求并不高,但也是要打造成具有其地方特色,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基层图书馆构建发展研究的论文范文,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基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它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关键点[1],但是由于其定位人群、硬件设施、人员配置等问题,一直成为图书馆建设的软肋和常被忽视的一环。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而基层图书馆却是这种氛围形成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面对着基层图书馆“人少楼空”的尴尬局面,其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根据文献调研发现,许多研究者为基层图书馆建设提出了箴言良策,但是这些意见从整体视角出发,未考虑到各地基层图书馆自身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特殊性上研究的缺乏导致一些方法并不行之有效。作为一名基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根据本馆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地调研,发现做好图书馆“与地方结合”不仅是行之有效的的图书馆建设途径,也是一个看似从一般出发但是最终归为具体的思考路径。

  一、原因

  地方作为基层图书馆的定位目标,不仅是其服务对象,也可以成为其宣传的品牌。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基层图书馆自足于地方,通晓于地方,接近地方历史、文化、科技、社会、经济,可被看作最接地气的图书馆,因此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优势。同时,地方特色具有独一无二性,宣传地方特色或者融入地方特色正是基层图书馆出类拔萃的良好途径。再次,由于城市化进程迅速,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地方特色淹没在现代化的社会建设中,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是基层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图书馆建设不仅可以从加强自身场馆环境建设出发,还可以与地方相结合,打造属于地方的特色文化。“与地方紧密结合”不仅是基层图书馆的特色也是其优势,也是其应尽的义务。

  二、方式

  1.参与文献编纂,宣传地方特色

  地方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美誉,它可以真实地反映地方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科技等发展状况[2],而基层图书馆作为与地方文化最为接近的图书馆,应该发挥此优势作为外界了解地方文化的窗口。目前由于基层图书馆资源整合、专业技术、人力不足、财力有限等原因,地方文献整理之工作较难单独展开,但是基层图书馆可以与专业的地方文献研究办公室合作,做好服务工作并开展专题信息服务,例如提供图书资料,参与资料收集,成书展示宣传等,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进入到与地方文献相结合的工作中。2011年,我县宣布开展新一轮《肥西县志》修复工作,并为此成立了肥西县地方志办公室和党史研究室,而我馆作为本县历史资料收藏较为丰富的藏馆之一,不仅能提供相关历史文献,还可以依据与其他地方馆的合作与其交流地方文献以及编纂经验,并通过图书管理工作经验搜寻相关领域工作较为出色的研究人员、历史资料和研究方法。目前《肥西县志》编纂工作依旧在进行。

  2.记录地方文化,培育特色文化

  2014年最美基层图书馆之一的陕西省陇西县图书馆,致力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收集秦腔、陇剧等地方文化,将其视频资料分类整合,刻制成光盘,送到城市社区和农家书屋,让城乡居民共享文化信息[3]。我县图书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剧是本地特色剧种,千年古镇――三河、刘铭传故居、多所淮军故里“圩”建筑等也坐落于我县,这里流传着许多关于三河大捷、刘铭传将军等英雄古事迹,“圩”建筑的古韵也将成为历史,相关地方史和民俗学专家对此也进行了收集。为了使其进一步传播,我县图书馆可以将所有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书集并举办相关展览,例如专题展、摄影展、相关知识竞赛等,同时也可将书本资源转换成集视频、图片、语音为一体的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络和新媒体进行传播。

  3.利用特色资源,提升服务内容

  每个地方具有属于本地的发展特色和优势资源,基层图书馆建设可以发挥本地优势资源的价值,借一己之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文化发展。作为全国四大科教之城的合肥,科研已成为合肥的特色和优势。2012年,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合肥自然基础研究能力位列全国第三。面对着丰厚的科教资源,不仅是图书馆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式,也可以成为其对外展示的精品内容。我县图书馆可以与合肥市的科研院所结合,举办相关书展或者科研院所进校园、进乡镇等主题活动,把我馆塑造成乡镇读者进一步认识科学的“科技馆”,推动科学知识与科学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同时合肥高校图书馆具有基层图书馆没有的专业、学科与实验室以及各类高级人才的优势[4],我县图书馆可与其开展资源共享服务并前去学习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弥补自身的不足。

  4.挖掘自身优势,打造本馆特色

  只属于某一图书馆的特色则会成为该馆的最大竞争优势,也是图书馆建设中首要宣传的内容。省市级以上图书馆近年来奋力打造属于自身的图书馆特色,而基层图书馆却苦于资源的匮乏在特色建设上难度较大,但是也有一批基层图书馆在打造“本馆特色”上工作出色。安徽省无为县图书馆藏古书籍近4万册,居安徽省县级图书馆之首,并在2015年3月入选首批“安徽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馆藏的6部古籍入选《安徽省珍贵古籍名录》[5],古书古籍便成为无为图书馆自身最大的特色。相比该馆,包括我馆在内的许多基层图书馆并不具有先天的特色优势,因此需要自身挖掘馆内优势和特色。分析本馆,总结本馆特点,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打造属于本馆的图书馆文化;调研别馆,学习其经验了解自身不足,同时可以比对出自身特色,沉淀为后期的“本馆特色”。   5.建设数字资源,传播服务形象

  高校图书馆的优势之处在于其拥有丰厚的数字资源,这也与其定位于科研人员、学生为服务对象有关。数字资源在当今信息检索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图书馆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已从基础的图书管理变成信息技术岗。基层图书馆由于读者定位集中于县、乡镇居民,对于专业性的数字资源服务要求并不高,同时员工技术素养也有待提高,因此其数字资源建设优势并不明显。面对数字资源的广泛传播性,基于其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打造的本馆资源需要依据此进行传播,让古老的地方文化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不仅如此,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基层图书馆可以通过自身微博、微信或客户端的建设平台,向广大读者宣传其进购的书籍、举办的活动等,为基层图书馆走出地方寻找出口。

  三、小结

  各馆皆有相同处,各馆皆有不同。如今社会广为号召全民阅读,各馆在遵循普遍的成功规律下,也需开创属于自己的建设路径,与众不同才能使人过目不忘。基层图书馆与地方相结合、打造本馆特色不仅是基层图书馆建设立足于地方的有效证明,也是发挥属于自身独有优势的良好途径。但是由于基层图书馆现有条件的限制以及相关人士程度不高,致使该项工作进展并未十分顺利,如何从细节上深化与地方结合方式,开拓属于本馆的经验建议,致使基层图书馆真正融入地方是未来该问题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