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 > 浅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浅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

摘要:评估指标的设定需要符合作为评估客体的公共部门的职责范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问题的 论文范文 ,供大家阅读借鉴。 摘 要: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尚处于发展阶段,仍存在有待完善的部分,如指标体系设计不够科学,评估
关键词:浅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评估,标的,设定,

养眼壁纸,刘之冰前妻,以莉·高露

  评估指标的设定需要符合作为评估客体的公共部门的职责范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问题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摘 要: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尚处于发展阶段,仍存在有待完善的部分,如指标体系设计不够科学,评估程序和方法不尽合理等情况的存在,影响绩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就此问题本文从健全绩效评估制度,合理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入手,对该问题进行解析。

  关键词: 公共部门; 绩效评估; 问题; 对策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指标体系设计不够科学

  评估指标是评估政府办公质量和效率的衡量标准,评估指标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估主体能否准确的评估政府绩效。因此评估指标可以说是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核心部分,制定适合客体绩效评估部门的既科学、又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更是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部分公共绩效评估指标的制定,存在不科学性。

  1.以点概面、以一代全,指标评估的片面性。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在评估指标上存在片面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发展规模,资金投入数量,盲目的将经济发展业绩等同于整体发展水平的评估标准,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效益性、结构的合理性、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性,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的稳定性等,导致大搞形象工程、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公众利益的损害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2.评估指标的设定未能因地制宜。我国部分地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设定实行统一制,未能实行因地制宜、量才施用,针对不同地区和状况,实行不同的绩效标准。如在公安部门的绩效评估指标中,就有以案件破获量为绩效标准的评估指标,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合理的,因不同地区安定性不同,刑事案件的发生数量就会不同,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案件破获量的差别。同时重大案件的破获价值也绝非用数量可衡量的。

  因此一刀切式的评估指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科学的。

  (二)评估程序和方法不尽科学

  绩效评估的程序是指从评估的准备工作开始,到上交评审报告的整个过程。绩效评估程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评估的速度和准确性。在我国绩效评估专家大多是上级临时指派相关人员到地方进行绩效评估,随意性比较大,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条款可循。因缺乏对地方的长期深入了解,可能会导致绩效评估的形式主义、走过场、凭借直觉和以往的经验进行评估,甚至只看业绩的数量而没能深入了解内部实质的状况和问题,缺乏长时间深入调查的过程,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准确。在部分地区评估过程中,被评估方搞关系,做人情等情况,出现评估数据的瞒报、虚报、避重就轻、缩小问题,减轻对责任人的追究、虚构数字等现象。在评估过程和结果公布过程中,出现不透明现象或透明度低。绩效评估结果奖惩力度小,激励性不够。对绩效评估结果的问题分析上,不够彻底,敷衍了事等显现均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准确。其次,评估过程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部分,定性评估的主观性比较大,定性评估多是凭借评估专家根据对当地的调查了解,通过个人的经验,形成的一个最终评定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人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和统一遵循的标准。容易造成对公共部门的实际绩效的评估偏差。

  二、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对策

  (一) 健全绩效评估制度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比较庞大,内部结构和种类也比较复杂,需要有章可循,有理可依,才能够使评估过程顺利有序的进行,并将评估结果有效落实,指引公共职能部门更高效的工作。因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估制度体系,以下几点有助于绩效评估制度的改进:

  1.绩效评估制度的完善包括:评估流程的完善、评估标准的完善、评估方法的完善、评估指标设定的完善、评估结果应用的完善等。这需要学术界、政府职能部门、大众群体共同努力,研究制定准确的方案,其中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征求网民意见,投票等方式,征求民意,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尽快制定出一套高效化、规范化、法律化、实用化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制度。

  2.加强绩效评估过程的透明性和民主性。评估过程中,加强每一环节的制度约束力,各环节之间的连贯统一性,形成制度合力。政府职能部门行使国家职能,为百姓做事,为百姓谋福利,就应该响应民生,回馈民众。就应该随时让百姓知道职能部门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做的好还是不好,百姓受泽了多少。因此政府职能部门的行为就应该对社会透明,就应该征求民意,增强民主性。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政府的内部监督行为,理所当然也应当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接受民众的监督和意见。由此绩效评估工作才能避免虚设,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才能真正发挥对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估和指正的作用。

  3.加强绩效评估申诉制度建设。绩效评估申诉制度可以纠正错误的评估行为,或是防止不当的评估行为发生。尽管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过程按照规章制度、法律条例和行为规范进行,但由于评估主体是以人为单位,难免有主观意识的干预,而且评估过程也会受到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信息采集的全面性等),有时会有导致评估结果的偏差情况的出现,当此偏差较大时,容易诱发评估客体对评估结果的不认可,评估主体与评估客体产生矛盾,打击评估客体的积极性,削弱评估主体的权威性等一系列的问题。评估申诉制度的建立和申诉部门的建立,有助于纠正低劣评估行为,使评估客体对不当或错误评估行为投诉有门。同时对评估主体形成一种制约,促动评估主踢体规范、合理的行使评估职能。使绩效评估工作规范、优化进行。

  (二)合理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的设定需要符合作为评估客体的公共部门的职责范围,如不符合其所属范围,不可作为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设计, 既要考虑全面性,涵盖公共部门工作的基本职责范围, 又要突出地区发展、行业发展和时间阶段性的重点, 强调关键指标;既要规定规模、总量、增长速度等数量指标, 也要规定效益、质量、结构等质量指标; 既要考察投入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招商引资的企业和资金的数量,还要看产出指标, 如实现经济增加值和财政收入; 既要看投资增长、财政收入、居民生活水平、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 还要看社会指标, 如解决就业、社会治安、环境质量、人口素质等方面情况。如最近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提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形成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三个系列、三级指标,共33 项指标。职能指标检验的是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 具有直接性和主体性, 是绩效指标体系的主体。根据目前我国政府的职能来看, 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国有资产管理等五项二级指标。影响指标是用来测量政府管理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效的影响和贡献, 具有间接性和根本性, 包括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二级指标。潜力指标反映的是政府内部的管理水平, 它是履行职能的基础, 也是政府绩效持续发展的保证, 同时也体现政府管理廉洁公正高效的政治要求, 在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工作效果, 这方面包括了政府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廉洁情况和行政效率等二级指标。

  显然,该评估指标体系反映了政府职责范围和自身建设的发展方向,能有力地推动政府履行职责、改进工作和提高效能。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立足本国国情,响应现代化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浪潮,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这是一个漫长而又任重道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威廉·埃米克.新有效公共管理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3-45.

  [2] 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