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经济毕业论文 >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经济毕业论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摘要:导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论文,导语,科学,

西尔贝ssc,板对板连接器,北京设计兵团

  导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因此相应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外资经济为主和以内资经济为主,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两者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战略上看,以内资经济为主更具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创品牌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建立在高度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产业集群,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制度创新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改革开放新阶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非公有经济 0.引言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伴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占据国民经济的 “半壁江山”。当前,面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以及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新形势,如何因势利导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

  1.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身的实质是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什么地方,难在它是一场革命。一是从目标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彻底变革。二是从领域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接讲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建设领域的变革,但是它要延伸到社会发展领域、政治发展领域、文化发展领域。三是从作用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状况和性质等发生深刻的变化。四是从影响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整个社会都会发生极为广泛的影响。

  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转变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点的各种看法,实际工作中难在哪里?难在三个“不”:一是不愿意转,二是不会转,三是不长转。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搞一点转变,危机过去了,形势好了觉得走原来的路子比较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突出的表现为我们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具体的表现为四个方面:利益固化效应、示范学习效应、系统协调效应、成本风险效应。

  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容的实质,是要从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彻底地过渡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内容的实质表现为六个转变。一是从突出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方式向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适度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转增长、转速度;二是从外需带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转需求;三是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发展方式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转结构;四是从技术引进依赖型经济发展方式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转支撑;五是从资源高耗型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转资源;六是从政府直接承担推进发展职能的经济发展方式向政府为发展提供全面服务职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转职能。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在我国经济中越来越凸现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 “三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 ”是从以往否认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的必要性,到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必要性。思想认识上的 “第二个飞跃”,即从消极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到将其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明确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把发展非公有制经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把非公有制经济看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人们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 “第三个飞跃”。社会主义经济的前途命运始终是和非公有制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前我国民营经济的比重已占GDP的65%,占国家税收的 56%,占新增就业的 87%。就全国而言,凡是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就越高。一个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而国内需求不足的经济体,其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需求与对外贸易是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但对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而言,国内需求无疑比对外贸易要重要得多。 2009年12月5日至 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而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因为加快组织和扩大民间资本进入投资领域,提高投资中民营资本的比重,相应减少政府投资的比重,有利于各级政府把财政节省下来的那部分资金,集中用于扩大居民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率与增强公共财政的实力,有助于解决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结构问题。

  2.2.我国政府职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

  根据党的十五大报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里所说的公有资产,既包括国有经济资产,也包括集体经济资产,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资产。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这就告诉我们,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体现在其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大小。2009年12月5日至 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论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问题时,把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摆在首要地位,并强调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此同时,还着重指出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这些政策的全面落实,必然带动非公有制经济的更大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正处在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由此决定其需求结构也开始发生明显的转变。居民的消费需求已由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升级、由私人产品向公共产品需求升级、由物质追求到人自身发展的追求升级。从总体上看,今后国有经济将主要集中在如下部门和行业:一是社会化程度高、垄断性较强的部门和行业:如航空、铁路、邮政等;二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以及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如大银行、大发电网、大型商业物资批发机构;资源稀缺的部门和行业:主要矿产资源,尤其是稀有金属;三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如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即使是这些部门,也可以部分引入非公有制经济。

  2.3.我国非公有经济中的外资经济为主与内资经济为主的比较分析

  从全国范围内看,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是以外资经济为主;浙江省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以内资经济为主。而且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广东的富裕程度会明显超过浙江。但实际并不是这样。无论是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广东省都落在浙江省的后面。以2008年为例,人均 GDP,浙江省为 41964元,广东省为 3740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浙江省为 22727元,广东省为 19732元;农村人均纯收入,浙江省为 9258元,广东省为 6399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浙江省为 2.44:1,广东省为 3.08:1。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 24年名列全国各省区第 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连续 8年名列全国各省区第 1位。浙江省模式,可以说是一种以内部市场为主、民族资本为主的内生型发展模式,也就是说其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内部。浙江省的产品都是以先强攻内部市场为主,以出口为辅。这与我国很多沿海地区高度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形成鲜明的对比。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发展模式更为稳定、更具有可持续性,因而,相对而言,更能承受外部国际市场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始终坚持强省必须先强县,并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 “三农 ”问题的切入点。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实现乡镇企业的 “异军突起 ”和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分工分业,形成以城带乡、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

  新机制。浙江省的实践经验表明,凡是县域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都比较快。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乡镇企业是以工促农的主体力量,县城和中心镇是以城带乡的主要载体。广东省东莞县(市)被誉为 “世界加工业基地”(其经济总量名列大中城市第 13位);低压电器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的浙江省柳市镇;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的浙江省龙港镇;名列全国百强县前10名的福建省晋江县,被誉为 “中国鞋都”,中国名牌产品 21项。浙江省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 70%。泉州市也是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财政收入在全国地级市名列第 3位。外资经济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引进管理,发挥着内资经济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引进的外资企业,多数属于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资源消耗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产业分工,表现为垂直专业化分工。就是同一种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往往要通过数个国家的生产与经营环节。从产业环节来看,像研究、开发、物流、销售等高端环节,聚集在以美国为代表包括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而产业的中低端环节(尤其是低端环节)则主要聚集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包括印度、越南等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中国,虽然带来了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外汇收入大幅度增加以及解决了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但是,却不可能带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并要为此付出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2.4.因势利导地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我国的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多半是中小企业,即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又不可能像国有企业那样,得到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难题。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更谈不上能够借助于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这就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存在着如何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问题。从战略中看,应当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里所说的技术创新,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能使一个企业占领市场竞争的 “制高点”,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之所在。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大量资金投入研究开发领域,这又是以中小型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所难以承受的。因而,应当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创品牌上。品牌是消费者发自内心的认可。当我国的市场由以往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任何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如果要想使其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成长后劲,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同时,要形

  成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创新优势,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规模经济(用外部规模经济弥补内部规模不经济)、聚集效应、分工与专业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温州龙港镇的印刷包装业和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业,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处于明显优势的地位,就在于它们充分发挥了产业集群所固有的竞争优势。温州地区的大多数专业镇,在着力培育支柱产业的同时,通过加快相关配套产业的开发,延伸了产业链,形成了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服务部门分工协作和产供销一体化格局。支柱产业和配套产业紧密联系的产业网络,以及大量中小企业集聚在一起的企业网络,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体规模经济。被誉为:中国印刷城、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鞋都、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编塑之都、中国皮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锁都、中国纽扣之都、中国五金洁具之都、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钢钻头(建工)产业基地、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中国元器件产业基地、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中国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基地、中国男装名城、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拉链之乡、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泵阀之乡等 26个。由于温州的专业镇大都依托特色产业与专业市场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扩张力。[3]

  3.总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要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我国现阶段主要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第一产业占主要比重逐渐扩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和发展力度,保持我国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明年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定调》,《厦门日报》2009年12月8日。

  [2]《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 21页。

  [3]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60年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130-132页。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意义之浅见

2.循环经济与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对策

4.探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

6.浅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浅谈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8.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

9.浅谈经济发展与消费方式的选择

10.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