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电毕业论文 > > 3+4分段课程项目设计的研究与探索以机电专业《机械基础》课程为
机电毕业论文

3+4分段课程项目设计的研究与探索以机电专业《机械基础》课程为

摘要: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一些高等和中等职业院校充分借鉴西方职教强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经验,对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和实践进行了不懈的
关键词:3+4,分段,课程,项目,设计,研究,探索,机电,专业,机械

黄家驹怎么去世的,王燕文,香浓-布朗

  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一些高等和中等职业院校充分借鉴西方职教强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经验,对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和实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中高职衔接并不是简单的学历嫁接,它包括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设置的衔接、学制的衔接、教育体制的衔接和课程的衔接等,其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尤其是刚刚进入试行阶段的中专+普通本科(3+4)课程的衔接,下面以机电专业《机械基础》课程为例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置理念

  以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导向。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开发原则,本着“注重职业能力培养、课程项目化、知识模块化”的教学指导思想,与机加工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重新创建了《机械基础》的模块式知识与能力结构,以企业中相关技术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求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来涉及整个教学过程,将相关知识点与技能培训项目分解到各个学习任务中。通过对各项目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培养技术应用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与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每一个学习任务都按以典型纺织机械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实现知识的选取和重构,进而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设计

  3+4 分段课程建设瓶颈,即难点就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设计,充分体现中职课程教学内容与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层次性、衔接性、有序性,这成为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设计的重点。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依据为课程面向的岗位群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衔接课程可通过分段阶段教学内容的统一设计,避免知识的重复性;通过由易到难的程度进行学习模块及项目设计。通过制定衔接阶段统一的教学授课计划,设计科学合理的授课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自然衔接,保证课程内容的有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