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 >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摘要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加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学习后续专业课程。“重能力、轻知识”的狭隘教学观、教材建设滞后、案例教学效果不佳等,是阻碍其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加强公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荆州房产信息网,皇家反千组国语,龙珠af全集

  摘要::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加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学习后续专业课程。“重能力、轻知识”的狭隘教学观、教材建设滞后、案例教学效果不佳等,是阻碍其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加强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的关系、合理组织和筛选教学内容、发挥教学方法系统的综合效应,以及改革学业评价方式。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有效教学;教学改革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各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1]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升,加强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有效教学理论具有积极反思、系统设计的鲜明特征,可以帮助教师梳理制约公共管理学课程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引导教师合理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公共管理的知识迁移能力,因而对指导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效教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有效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育科学化运动,是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形态。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2]它的本质是以教学目标为标准,以教学结果为依据,对教学行为作出的评价,[3]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因此,有效教学既关注教师的“教”,也关注学生的“学”,既关注课堂内的教学行为,也关注课堂外的教学准备、学业辅导、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是过程评价与目标管理的有机统一。一般来说,可以从教学价值、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教学态度四个维度考察教学的有效性,即有效教学应该是“有效用”、“有效果”、“有效率”、“有吸引力”的教学。其中,教学效用是指教学的内容要有价值,它反映的是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教育需求的吻合程度;教学效果是指教学结果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合的部分,它反映的是教学行为的方向是否正确,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乎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效率是从时间上对教学行为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进行考察,它反映的是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策略是否恰当;教学吸引力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的学业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学生持续自主的学习。这四个维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学效用属于认识论范畴,是基于教学价值观层面对教学目标提出的要求,是有效教学的上位概念,它本身并不是教学的直接结果,但对整个教学过程都具有指导意义;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属于本体论范畴,反映教学行为本身,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也是体现教学价值观正当性、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教学吸引力属于方法论范畴,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好学习”、“会学习”良好品格的驱动因素。

  二、有效教学视域下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公共管理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四个维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偏离课程定位与学生实际、案例教学效果不佳、传统学业评价方式激励不足、实践教学缺乏、教学共同体难以形成等,其中,比较突出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能力、轻知识”的狭隘教学观脱离课程定位和学生实际

  与基础教育着重于知识传授不同,大学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但这种能力本位观在教学实践中容易陷入“重能力、轻知识”的误区。事实上,知识和能力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谓能力发展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网络普及时代,知识获取方便、快捷,一定程度上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重能力、轻知识”的倾向,使得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忽视了知识传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公共管理学的教学也难免会受到这种狭隘教学观的影响。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对公共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解读、加工、阐述不充分,另一方面,学生对概念、原理的学习不感兴趣。其结果是,学生对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一知半解,网络普及带来的知识碎片化更是制约了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把握,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公共管理学这门课程来说,这种倾向严重脱离课程定位和学生实际。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对这门课程的基本定位是,“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为公共管理类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5]它是公共管理类各本科专业共同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开设的时间也大多安排在第二、第三学期,是学生开始专业学习的第一门课程。这一时期,学生还只是处于入门阶段,对于公共管理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感知都相当贫乏,因此,教学中“重能力、轻知识”会导致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二)教材建设水平不高制约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是大学教学的重要使命,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教师的整个教学行为都是以促进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他们自学能力为目的的。[6]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吸收新的科学知识,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趋势,才能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另外,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性和教学课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决定了自学是公共管理学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显然,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知识载体,是学生自学的第一手资料,作用不容小觑。然而,由于公共管理学科的不成熟,以及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时间较短等原因,公共管理学教材建设的水平不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公共管理学教材建设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庞杂,缺乏系统性。学科边界的模糊使得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十分庞杂,多数教材都是采用模块化方式安排章节内容,至于这些内容相互之间逻辑关系如何,语焉不详,给人一种散乱的感觉。[7]对于那些刚刚开始专业学习的本科生来说,这些内容就像散落的珍珠,缺少一根将其串联起来的红线,学生难以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这种状况既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也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移植痕迹明显,缺乏本土性。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引进的学科,固然需要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然而,现行教材中,拿来主义倾向严重,直接移植和加工国外研究成果的痕迹明显,而且语言晦涩难懂。而对于中国公共管理改革实践,大多以“以西方概念裁剪中国现实,”[8]忽视了国外公共管理改革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条件与我国的差别,本土化研究明显不足。这种简单处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我国公共领域改革的正当性和紧迫性,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学生对我国改革实践经验的正确认识。

  (三)案例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有限

  近年来,案例教学因其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优势,在众多应用性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探究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通过管理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可以让学生置身具体的管理情境之中进行研究、讨论,在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公共管理的实际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公共管理的兴趣。因此,在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必须要大量运用案例教学,事实上,案例教学也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显著特色了。[9]一个成功的案例教学是要由教师和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否则,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然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影响了公共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这些困难主要包括:当前备受推崇的学术绩效主义使得教师的教学投入有限,尤其是课前课后的投入更少,学生公共管理知识比较贫乏,长期形成的被动学习模式使得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以及案例教学的规律和技巧尚在不断摸索之中等。现实中,案例教学变成举例教学或教师包办代劳的现象不在少数。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有人提出,案例教学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它更适合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学习。[10]

  三、基于有效教学的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一)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大学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能力固然正确,然而,知识与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表明,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知识储备,能力发展会受到很大束缚。因此,对于公共管理学这样的入门课程来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在教学观层面平衡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的关系。这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制定一个符合课程定位与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在初始阶段,要更加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再逐渐增加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训练。关于教学目标,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的观点,一般可以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予以界定。但教学实践中,这三个维度并非是并驾齐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有所侧重。根据课程定位和学生实际,在制定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时,应该更加突出认知这一维度。据此,可以将公共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大致表述为:认知方面,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把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知识结构,丰富学生对中国公共领域改革实践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情感方面,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共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增强学生对中国公共管理改革实践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不断树立公共意识、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技能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公共现象,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组织和筛选教学内容

  公共管理学教材建设水平不高的事实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本着需要教材但不依赖教材的基本原则,认真梳理教学内容,将其成体系地呈现给学生,并根据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适当增减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结构,吸收公共管理新的理论成果,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中心主义认为,不论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11]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循着学科的逻辑结构,去解决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知识迁移。与成熟学科有相对固定的知识结构不同,学术界对于公共管理学的知识结构尚未形成共识,体现在教材上,就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各具特色,例如,同样是国家级规划教材,黎民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和王乐夫、蔡立辉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两者就大相径庭。如何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学实践中,围绕公共管理的几个基本要素,即管理目标、管理客体、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管理环境以及管理方法与手段等,将主要教学内容组成一个矩阵式的结构,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易于被学生接受。这种结构以管理目标为统领,其他几个要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管理目标。当然,不仅宏观上如此,具体到每一章节,也需要帮助学生理顺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其次,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和“减”。根据课程定位,公共管理学具有较大程度的概论性质,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想面面俱到,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甚至还有越俎代庖之嫌。其中的很多主题,像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等,学生将来还会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深入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公共管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运用“减法”,对这些内容少讲、略讲。另一方面,也需要与时俱进,运用“加法”,及时将我国公共管理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新理念、新经验、新概念,以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又能丰富学生公共管理的感性认识。例如,联系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简政放权,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府职能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结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改革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类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三)发挥教学方法系统的综合效应

  “教有方法,教无定法”,没有万能的教学方法。庞杂的教学内容、学生公共管理的认知规律、有限的教学时间等,决定了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方法系统,发挥系统的综合效应。[12]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需要遵循启发性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其启智、激励的功能,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能够获得独立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某种程度上,懂得如何学习比知道学习什么更加重要。显然,在初始阶段,更多地还是要采用常用的课堂讲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公共管理的大量知识,把握公共管理的知识结构,为案例教学等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创造条件。随着学生公共管理的理性认识越来越深刻,实践感知越来越丰富,案例教学应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毕竟,对于公共管理这样的应用性学科,只要条件具备,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教学的有效性会更高。采用课堂讲授方法,着重要帮助学生理清公共管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至于案例教学方法,重点在于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方面,要精心编写或挑选教学案例,合理布置教学场景,巧妙设计互动环节,加强总结和教学反馈等,学生方面,要具备一定的公共管理的理论修养,持续关注公共领域的改革实践,努力转变被动接受的角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与此同时,为了避免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将课堂讨论、自学指导、阶段性的科研训练等其他教学方法,与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组成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系统,发挥系统的综合效应。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学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掌握自学的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阶段性的科研训练是对课堂所获知识必要的引申、拓展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不太复杂却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改革学业评价方式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只有过程“有效”,才有可能结果“有效”。传统的终结性考试的学业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也难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严重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是,要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变单一评价方式为多元评价方式,变终结性考核为形成性考核,变单纯考查学生知识记忆的能力为注重考核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全程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就是要大幅度提高学生平时的权重,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公共管理领域改革实践的关注度、对公共管理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程度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因而都应是重要的考察指标。同时,还可以引入学生互评机制,提高学业评价的精准度。以上四个主要着力点,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基于教学价值观视角,着力解决教学目标偏离课程定位与学生实际的问题;合理组织和筛选教学内容,是基于本体论视角,着力解决教学时间有限性和教学内容丰富性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建设滞后对学生的影响;发挥教学方法系统的综合效应、改革学业评价方式是基于方法论视角,着力解决单一教学方法效果不佳、教学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重要的方法保障。当然,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着力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实践教学等,也应该是加强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良好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鼓励学生,虚心倾听学生的建议,学生要摆脱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至于实践教学,在学生刚进入专业学习的这个阶段,比较适切的方式包括,校外实践导师的讲座、利用素质拓展活动带领学生参观、考察等,目的在于逐步增加学生公共管理的感性认识。总之,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十三五”时期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高技能的主渠道,实实在在地开展教与学的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出路。[1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纳入“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之中,这在党的重大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有效教学基于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理想的有效教学能够推动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14]。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一方面,促使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研究自己“怎么教”,研究学生“怎么学”,提高了教师教研的水平,同时也促使教师要加强学术研究,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科研的水平,真正做到了教研相长。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学生理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提高了学生对学好公共管理基础知识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发展了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5]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6.

  [2]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科研,1999,(05):14.

  [3]韩国海.有效教学概念及评价范畴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07):42-45.

  [4][14]魏善春.大学有效教学:目标、要素及实现可能[J].现代大学教育,2013,(01):35-40.

  [6][10][1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4;460;443;

  [7]曾峻.创新公共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7,(03):73.

  [8]薛澜,张帆.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术话语体系的主体性构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05(005).

  [9]李燕凌.公共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02):103.

  [11]孙喜亭.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4.

  [13]瞿振元.提高高校教学水平[N].光明日报,2015-1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