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管理论文 > > 银川农家乐旅游发展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银川农家乐旅游发展论文

摘要:1银川市休闲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分布与类型 1.1银川市“农家乐”的空间分布 银川市的农家乐旅游是宁夏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银川市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优势来看,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拥有大量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同时还有着独具风格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银川,农家乐,旅游,发展,论文,

李开复 创新工厂,激突要塞3,夹竹桃ppt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1银川市休闲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分布与类型

  1.1银川市“农家乐”的空间分布

  银川市的农家乐旅游是宁夏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银川市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优势来看,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拥有大量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同时还有着独具风格的民俗文化,这些都能满足都市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所以银川市可以借助这些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塞上湖城———银川亲水环湖,湿地连片,景观优美,因而为发展以旅游、垂钓、娱乐、餐饮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此背景下,银川市依托资源,适时打出“农家乐”别具风格的旅游品牌。“吃农家饭、宿农家房、观农家貌、享农家乐”成为银川市居民新型时尚的休闲生活方式。如今,银川市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1]。目前,银川市共有农家乐151家,上规模的有30多家,从业人员1800多名,助推了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行政区划来看,银川市星级农家乐主要集中在兴庆区一带,共有农家乐38家,约占总数的25%,其中三星级6家,两星级2家,如月牙湖乡黄沙古渡人家,掌政镇五渡桥农庄,红墩子开发区龙泉山庄等;部分集中在西夏区和金凤区,约占总数的46%。辖区农民个体开发的“农家乐”旅游近70多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有18家,如金凤区沿爱伊河两岸有四水产业、渔家乐,西夏区贺兰山东麓的生态园、石头山庄、古夏山庄等农家乐;还有一小部分集中在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三地,约占总数的29%,其他小型规模的农家乐更是多如繁星。

  1.2银川市“农家乐”的类型

  1.2.1按分布格局特点分类

  (1)贺兰山东麓形成的休闲度假和主题农庄型“农家乐”。该类型的“农家乐”主要是依山而建,主要以野生口味和自主采摘为特色。这些“农家乐”大部分区位条件好,地形多变,森林茂密,环境优良,气候宜人,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游客可以参与管理,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气息,了解农作物种植、收获等农业生产知识,还可满足其渴望绿色、回归自然的时尚要求,从而开拓了新的旅游市场。

  (2)环阅海沿线形成的以垂钓为主的“农家乐”(渔家乐)。渔家乐是当前新兴的一种休闲旅游活动,它是由居住在湖泊边缘地带的农民向都市人提供的“走入农村、接近自然”的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属于“农家乐”的一种特殊形式。银川市阅海公园是市区最大的一片湖泊湿地旅游地,享有“银川之肾”、“城市绿肺”之美誉。环阅海沿线居住的村民利用这种独具特色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经营了30多户渔家乐。这种“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享渔家乐”的休闲旅游,更以其亲近自然、返璞归真而成为游客的首选。

  (3)以银川市为中心形成的边缘地带观光园区和种植基地。近些年,随着银川市经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形成了一些有规模的农业观光园区和种植基地。例如,银川市贺兰山东麓的气候、土壤条件特别适宜于葡萄种植,以玉泉营农场葡萄种植基地为依托,借助玉泉葡萄酿酒厂“西夏”干红等葡萄酒在国内外的品牌效应,增加观赏性强、品质优良、味美可口的葡萄新品种的栽种面积,建立自摘葡萄园,并结合已有的葡萄酿酒厂,集观光、娱乐、文化、品尝、购物、生产加工于一体,形成一个葡萄文化系列“农家乐”形式的旅游中心。

  1.2.2按主题特色分类银川市“农家乐”旅游资源按主题特色分类

  (1)农业旅游科技型。在旅游科技型的农家乐里面,都市人能够亲身体验农家生活,了解农家文化,并把游玩、购物、吃住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的“农家乐”能更好地让游客融入到农家生活中。通过对各种农作物的参观,会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有一种全新的体验,同时也便于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农业科技成果。如银川市是有名的枸杞之乡,每年5月下旬到9月份,是枸杞的成熟与采摘季节,游客可以在枸杞园亲自采摘枸杞,购买新鲜的枸杞制品。在南梁农场还可以参观“枸杞展览馆”,全面了解枸杞的种植历史和药用价值。

  (2)农村田园度假型。农村田园度假区一般会选址在空气清新的郊区,并且借用农村自身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人为地进行施工改造,成为都市人假日旅游、休闲度假或疗养的最佳去处[2]。此种类型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田园度假村,使城市人走进农村、接近自然。

  (3)农家庄园休闲型。此种类型的农家乐是将与农家相关的事物设计包含其中,如家畜、农作物、自然景观等。农家庄园休闲型旅游是在农用庭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其自身优势以及周边的资源完美结合,让游客在“农家乐”里面了解农家生活,亲身体验农活、品尝农家美食,真正体会做农夫的感觉。

  (4)民族风情型。银川市有着古老的西夏文化和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银川市传统文化的瑰宝。对银川市民族风情型“农家乐”进行开发,不但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而且也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伊斯兰文化和西夏文化。从农家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为出发点,让游客不仅能品尝回族农家美食、观光回乡农家庭院,还能欣赏到代表伊斯兰文化和西夏文化的歌舞表演。

  2银川市“农家乐”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休闲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为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而“农家乐”完全符合人们对“休闲体验”旅游方式的需求,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不断增加、扩大[3]。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农家乐”是银川市休闲农业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银川市的“农家乐”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根据目前的“农家乐”现况和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认为未来银川市“农家乐”的发展趋势具有如下特征:

  (1)参与互动式旅游取代传统体验式旅游。就目前情况来看,游客的旅游观光还是以体验式为主,无论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服务,游客只能感受而不能参与。但是参与互动式旅游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能让游客在观光旅游的全过程中,与各种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进行互动,吸引游客。

  (2)观光旅游思想没落,休闲旅游理念兴起。就传统的观光旅游而言,游客只是简单地停留在观光层面,长此以往会产生审美疲劳,体会不到游玩的真正乐趣。但随着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人均收入的提高,休闲旅游观念正逐步形成。

  (3)“农家乐”休闲方式和类型更加多元化。随着“农家乐”不断发展,人们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单调枯燥、层次低的“农家乐”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人们更加看重的是“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品质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为了满足未来游客的心理需求,“农家乐”旅游规划和项目开发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使“农家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结语

  银川市“农家乐”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存在着不足,再加上缺乏科学的理论和规划对其开发加以正确指引,这就需要大量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提出系统的策略,指导其开发管理。本文通过对银川市“农家乐”旅游的研究和探讨,做了一些思考:

  (1)目前,对于银川市“农家乐”旅游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笔者在总结其他省区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对银川市的“农家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深入客源地市场实地调查研究,认为发展具有回乡特色的“农家乐”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银川市“农家乐”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认识不足、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功能单一、特色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为了使银川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得更快更好,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农家乐”精品,就应该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为银川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

  (3)以“农家乐”旅游为主题的开发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而单纯的“农家乐”已经不能够满足游客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他们需要的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的一种高级的需求[4]这种开发形式会使“农家乐”旅游和地方特色文化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使银川市的旅游业更上一个台阶。

  (4)银川市“农家乐”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作为保障。再好的旅游开发,离开了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都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农家乐”的旅游开发,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投资环境,促进其有效开发,从而进一步推动银川市旅游业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农家乐”的经营者也应采取措施,提高自身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水平,并加大行动、宣传力度,为银川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出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