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民族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音乐学毕业论文

民族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摘要: “歌海”是广西省的独有名称,其丰富的民族音乐为我国音乐文化增添了众多色彩。但其音乐资源却很少运用到视唱练耳教学中。就目前我国音乐教材看,广西民族音乐的收录凤毛麟角,其优秀特色未能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这种现象导致目前我国许多青年音乐爱
关键词:民族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歌海,广

我们约会吧李雪娇,富二代王小雨,抗日火神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摘要:“歌海”是广西省的独有名称,其丰富的民族音乐为我国音乐文化增添了众多色彩。但其音乐资源却很少运用到视唱练耳教学中。就目前我国音乐教材看,广西民族音乐的收录凤毛麟角,其优秀特色未能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这种现象导致目前我国许多青年音乐爱好者无法真正接触了解到广西民族音乐。本文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对广西各高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充分结合视唱练耳教学课程优势,对广西民族音乐如何更好的进行视唱练耳教学做出了深入地阐述,希望能够为更好的打造广西特色音乐做出贡献。

  关键词:广西民族音乐;视唱练耳;教学;民族

  广西是以壮民族为主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生活在广西的人民喜爱音乐,并将生活融入于音乐,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族音乐作品,内容丰富,贴近社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广西人民生活简单、朴素,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民有很大的区别。正因如此,广西民族音乐带给大家的更多是质朴的感受。例如《尝新酒》、《壮乡特色》等民歌,将人民生活真实的展现给大家。广西的民族音乐多以憨厚的声音呈现,跟北方音乐的粗犷和江南音乐的温柔有着明显的分别。但在现如今的社会上,流行乐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民族歌曲却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淡化,这种现象令人堪忧。而高校作为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其视唱练耳课程在教学中十分重要,因此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融入广西民族音乐对于传承和发展广西民族音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更能够对广西民族音乐的“崛起”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通过学生对本土音乐风格视唱练耳的不断深入,让广西民族音乐“走出去”,成为未来音乐领域的一大流行趋势。

  一、目前广西视唱练耳教学现状

  据调查研究,目前广西各高校音乐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工作并未很好的将广西民族音乐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入教学中。根据调查,绝大部分学校的视唱练耳教学教材皆来源于其他院校。这些教材中的内容对促进广西视唱练耳教学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并非广西当地策划出版,教材中广西民族音乐并不多,其精华未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广西各大院校所选用的视唱教材基本上没有将广西民族音乐收录进去,这就导致了视唱练耳教学更加注重其他形式的音乐而与当地的优秀民族音乐脱轨。这种不平衡教学方式,使得我国地域性音乐文化不断减弱,民族元素不断消失。

  二、广西民族音乐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

  (一)符合现代化特色教学模式

  视唱练耳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音乐课程,如果较好的在教学中融入广西民族音乐,不管是在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是一种发展广西民族音乐文化十分有效的实践途径。如今的广西各高校音乐专业,都在力求属于自己的特色,而视唱练耳教学作为一种“见效快”的特色教学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流行趋势。只有选择了跟紧发展趋势,才能够让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之下脱颖而出。如此看来,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广西民族音乐素材对各高校的音乐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继承和发扬广西民族文化的需要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且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历史文化与背景,特色分明。作为各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发扬问题成了我国各族人民所需要讨论的。而这些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中遗留下来的音乐,应该受到我国音乐界的广泛关注,承担起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广西地区以壮族居多,其歌声优美动听,优秀作品众多。对这些作品进行发现、整理并将其传播是新一代学生的责任。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以其培养全方面学生并宣扬文化的理念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对广西民族音乐做到真真正正的传承与发扬。

  (三)打开学生的听觉视野,积累丰富的音乐词汇

  视唱练耳讲的是“视唱”和“练耳”。“视唱”指的是对学生的识谱唱谱能力培训以及把握节奏的正确及发音的准确做训练,并通过阅唱大量音乐作品以达到一定的音乐词汇量的积累。“练耳”指的是对学生音乐听觉、记忆等方面进行培训,其中包含和弦、节奏、曲子的旋律听写等方面。在视唱培训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众多中外优秀作品以及民间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创作于不同时期、年代、背景,因此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味道。学生通过这些优秀作品,不仅打开了听觉视野,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词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音乐素养,对以后的音乐创作或作品品鉴积累了宝贵的资源。

  三、广西民族音乐视唱练耳教学面临的问题

  视听练耳教学工作中加入本地区的民族音乐是件很正常合理的事情,在部分地区并不罕见。目前我国某些音乐学院充分分析了本身教学模式上的欠缺,并抓住流行趋势,在自身院校建设中加入了地区民族音乐,为学校新教学模式的开辟做出了实践。据了解,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在其视唱练耳教学素材编写时,加入了广东民族音乐,将其融入其中,并得到了很好的回应。但目前来说,广西的民族音乐还未加入到视唱练耳教学工作中。其面临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一)视唱练耳素材不全面

  就目前视唱练耳教材市场来说,包含广西民族音乐内容的素材十分稀少。而广西本地的音乐素材也未能把传统遗留下来的优秀民族音乐收录进去。从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没有实质性的教学素材对其民族音乐的传承造成了很大影响。目前我国专家对广西地区的民族音乐视唱练耳素材的编订工作正在进行,但因地域存在多种少数民族,而各少数民族中的民族音乐又各有特色,使得编订工作进度缓慢。

  (二)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相对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引进,我国国内音乐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外国音乐。与此同时,我国流行乐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因此,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慢慢被忽视。再加上新兴音乐符合时代标准,而传统音乐没有被很好的传承下来,使得现代人口对流行乐的兴趣高于传统民族音乐。

  四、广西民族音乐视唱练耳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准确了解广西民族音乐的特点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广西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分布,其民族音乐与其他民族有着很大区别。广西民族音乐的特点主要以歌唱风土人情、对歌为主,真实的反映出广西人民的生活。音乐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点,加强学生对其音乐特征的理解,使他们对民族音乐形成一种亲切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把学生的听觉意识调动起来,认真感知广西民族音乐的节奏与规律,进行全方面的乐感培训。乐感培训的内容也一定要全面,包括和声、音色、音准、节奏等众多方面。让学生真正深入到民族音乐的优秀文化中去,对其产生一种新的态度。

  (二)进行全面的视唱练耳教学工作

  视唱练耳教学工作内容虽少,但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对音色训练、歌词词汇积累等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达到整体音乐感知力的提高,甚至有进行音乐创作的能力。但目前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广西民族音乐还有待发展。由此看来,对我国广西民族音乐融入广西高校音乐教学中成为了目前一大必然要求:针对广西地区的不同民族音乐差异进行分辨性视唱培训;把广西本地最具特色的打击乐器应用在现实音乐教学上;对具有代表广西特色的乐器演奏运用到各大院校的音乐技术课堂上;利用我国音乐课堂上积累下来的记谱法、地区风格流派等形式进行学习。

  (三)加强视听教学

  在视听练耳教学中,“视听”与“练耳”密不可分。在实际运用中,应把重心放到视听上,将广西民族音乐引入到实际教学中,让其得到充分应用。学生首先应该做到“听”,真正“听”出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增加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上为学生准备几首节奏鲜明、曲风动听的广西民族音乐,让他们充分感受传统广西的憨厚。还应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广西乐器演奏曲在课堂上放,让教学充分做到视听练耳。

  (四)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进行教学

  广西民族音乐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样,旋律的差异不尽相同。伴奏乐器的多样化以及伴奏乐器在人工演绎上的形体差别无法在课堂教学上很好的表现出来。广西地区众多音乐类院校在进行视听练耳教学时只有钢琴以及常见的一些乐器,真正代表广西民族音乐的乐器却十分稀少,甚至是没有。这种视听练耳教学工具的单一性和虚假性,使得学生无法理解其民族音乐的真正含义,造成了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但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引入到视听练耳教学中,图片、数字、声音等被全面的呈现在画面之上,让教学变得更简单真实。音乐院校应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上,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听觉体验,让他们真实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真实的生活。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使视听练耳教学得到充分满足,打破了传统广西民族音乐教学的局限性。

  五、对广西民族音乐传承的思考

  (一)广西民族音乐在院校的传承

  目前,广西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艺术系、音乐系。众多学生对音乐教育有深厚的兴趣并报考了这个专业。但据了解,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仍然是以西方的教育理念为主,大部分课程以西方的教育理论来安排。这种做法让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被湮没在音乐浪潮中,没有得到该受的重视。近些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开始有所转变,注视到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在教学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选修课程。但从情况来看,选修课并未完全得到学生的青睐。发展广西民族音乐成为了“空有其辞”。根据当前现状,广西各大高校应尽快做出改革:在视听练耳素材中加入广西优秀音乐作品;声乐方面应增加当地乐器以及唱歌技巧的传授;还应利用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本民族音乐的精华,让广西民族音乐得到真正的传承。

  (二)广西民族音乐传承要受到社会的鼓励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音乐人士对广西民族音乐振兴的呼声越来越高,广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其中最主要的是“广西国际民歌节”。该节日作为传承优秀民族音乐的一项重要活动,不仅唤醒了广西当地人民的音乐认知,而且对外省发展民族音乐也起到了重要的带头作用。如钦州海豚节、桂林灵川姑娘节等活动的后来出现。“三月三”广西歌节的落实,也让人民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民族音乐中去。由此得出,社会的鼓励对音乐的传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六、结语

  广西民族音乐作为广西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目前广西本地音乐院校应加强对广西音乐文化的重视。通过对视听练耳教学的不断引入与改革,广西民族音乐一定会得到发扬继承,最终让各民族音乐之花越开越茂盛。

  参考文献

  [1]宋军.论中国民族音乐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2,10.

  [2]阿列奥斯托罗夫斯基.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论文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3.

  [3]徐寒梅.探索在高校培养民族音乐传承人的途径.广西艺术学院民族音乐表演专业例析[J].中国音乐,2010,01.

  [4]徐寒梅,温泉,李林.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音乐,2011,0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0316/157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