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毕业论文 > > 浅析实现小学数学三维目标整合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论文
数学毕业论文

浅析实现小学数学三维目标整合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论文

摘要:[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 三维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 策略 [论文摘要]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指向与有效教学策略的指向相同,都是以最终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因而,我们可以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角度来思考有效教学的策略。实现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
关键词:浅析,实现,小学,数学,三维,目标,整合,有效,教学,策略,

重生之竹马vs竹马,滦县生活网,人走茶凉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 三维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 策略

  [论文摘要]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指向与有效教学策略的指向相同,都是以最终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因而,我们可以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角度来思考有效教学的策略。实现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是实现过程、行为与精神三要素整合的过程,在这个前提下构建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则会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一、《数学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课程目标在坚持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了强调,并把它们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四个方面的目标。

  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三维目标之所以将知识和技能放在首位,正是教学基本目标和任务的体现。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

  教学的过程和方法首先是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任何教学目标总是在一定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内容和方法实现。因此,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知识和技能目标中首次出现了过程性目标。《标准》中对“过程”赋予了深刻的含义: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即首先必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系到数学课堂中素质教育的认识。《标准》认为,合格公民的许多基本素质,如对自然界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精神,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是可以通过数学活动培养的可见,小学数学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仅体现了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

  二、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策略”一词,原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是指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方法或手段。策略(strategies)是介于理念(观念、理论)与方法、手段之间的一种行为的基本指导方略,它是一种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可以建立若干评价变量的行为指导体系。但它又区别于具体的行为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说,同一种策略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反之,同一种方法可以属于不同的策略。

  袁振国认为,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指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策略,他提出三个阶段的策略:教学的准备策略、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教学的评价策略。

  (二)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指的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计策,谋略。它涉及的内容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纵向成分来看,它包含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策略、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过程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等;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横向成分来看,它包含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规则教学策略、空间几何教学策略、统计和概率教学策略和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等。

  三、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与有效教学策略关系

  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简而言之,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并且共同指向人的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有效教学的理念或策略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认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可见,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学内容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由此可见,三维教学目标的指向与有效教学策略的指向是相同的,都是以最大化地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发展,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必须从三维目标出发,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实现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有一个平衡的发展。

  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特点

  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当今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已经从关注教师的行为方式转向关注学生的行为方式,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行为模式与期望学生产生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相关程度,因而也就越来越关注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要素。根据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可以将这些要素分为三个方面:

  (1)过程的基本要素。这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经历性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数学体验”等方面。

  (2)行为的基本要素。这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形成性的目标,主要表现在“思考”、“探究”、“合作分享”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

  (3)情感的基本要素。这主要反映的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形成性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创新”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

  在这种前提下所建构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往往都会呈现出一下几个特点。

  (一)以情境呈现任务

  首先,在构建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关注的是,对学生来说,抽象的符号、单调的公式、生疏的概念、晦涩的命题所组织起来的材料并不容易驱动他们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所需要的是一个个他们能够尝试完成的任务;其次,教师应该注意到,所谓的“任务”,应该是那些儿童所关注的或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最后,教师应关注的是,这些问题将如何被创设成一个个适当的问题情境,并将这些问题情境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弗赖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情境可以包括:(1)场所(location),一个有意义的情境的堆积,可以被独立处理,也可以彼此之间有联系。(2)故事(story),它是连接不断的,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经典的或虚构的特别例子。(3)设计(project),即被创造的现实。(4)主题(theme),一个与现实带有多种联系的数学定向的学科分支,如飞行等。(5)剪辑(clippings),主要从各种媒体中剪辑,它往往包括含有大量有意义的或无意义的数字与信息。

  (二)以任务驱动探索

  对学生来说,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们的学习不是模仿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不是去记概念,背公式,做习题,而是要完成一系列探索性的,并需要设法通过自己的尝试而获得问题解决的任务。

  直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呈现无法直接比较的情境——各自设法去寻找一个标准的长度去分别度量——被度量物体的长度不是标准的长度的整数倍或在表达上发生困难——需要构建一个共同的标准长度单位……

  这样的教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性和尝试性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到“尺”的意义,理解标准长度的价值。

  (三)以探索组织学习

  抓住了任务驱动学习的本质特征,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策略,都会采用“主动学习”为学习的主要脉络来组织教学。在这里,“探索”是一个有价值的行为,而“主动”则是保证学生是一个学习主体的一个条件限制。

  例如,以主动探索为主线的“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就会通过设计若干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并概括出圆锥体积的计算规律的数学活动来组织,而不会见简单地通过自己的演示来向学生呈现某种结论的方法来组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

  [6]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