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 > 试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如何提高管理效果(2)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如何提高管理效果(2)

摘要:2.3.1开展好门诊就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就是患者发病后到门诊就诊时,涉及建档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借机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对现有病情的了解、检查和评估,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开具健康
关键词:试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如何,

钟汉良何以琛,甘南州,太原工业学院教务网

  2.3.1开展好门诊就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就是患者发病后到门诊就诊时,涉及建档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借机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对现有病情的了解、检查和评估,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开具健康教育处方,在用药、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作综合指导。

  2.3.2利用季度随访管理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就是按照服务规范要求,在每季度村医开展入户随访管理时,对随访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同样通过对慢性病患者现有病情了解、检查和评估,作出综合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

  2.4 为提高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的实施效果,我县2014年着重在加强村医培训和促进健康教育方面作了积极努力:

  2.4.1加强村级卫生室人员培训,包括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我县共25个乡镇(街道)和2个社区,采取两级培训方式,即县级培训乡级,而乡级培训村级。经统计,2014年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村医培训,除每月例会外,平均组织完成了3次综合培训,共培训人数1326人次,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312人次。

  2.4.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一是2014年全县加大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无论发放宣传资料、播放音像资料、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次数,或是开展健康主题日咨询活动、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等,与2013年相比,各项活动都得到了加强和提高。二是将识文化的患者培养成为慢病防治宣传的热心参与者或健康指导员,全县共创建慢病管理小组95个,发展热心参与者和健康指导员共595人;同时对绝大多数患者家中有文化的子女进行宣传教育,再通过子女来劝导不识文化的患者接受教育。如此创新工作,在传播慢病防控知识和转变患者思想观念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三、取得的成果

  3.1村(居)卫生室医生思想水平得到了提高,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工作责任心得到了加强。

  3.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得到了较好开展,特别是在高血压和糖尿病随访管理方面,服务质量得到了加强,使得患者血压和血糖控制率得到明显提高。经2014年底全县随机抽样调查,高血压控制率为60.96%,比年初提高了8.75个百分点;糖尿病控制率为52.48%,比年初提高了7.43个百分点。

  四、工作体会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特别是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控制率,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使不同人群、不同群体、在不同方式健康教育的影响下,真正了解和认识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原因,掌握相关防控知识,积极做好自身保健。已患上病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能认识到疾病的危害,主动配合随访医生的指导,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按时规律服药,经常监测了解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使病情得到稳定控制。二是提高基层医生,特别是村(居)卫生室医生的工作责任心,对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村(居)卫生室医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其工作责任感,才能够使他们认真负责、积极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2]孙良先,刘涛,王定明。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南,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2.6,84-9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