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 > 油品贸易交接中立式罐计量的误差影响因素及研究论文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油品贸易交接中立式罐计量的误差影响因素及研究论文

摘要:一、有关名词、术语 1.计量口 在罐顶部进行取样、检尺和测温的开口。 2.计量板 位于计量口正下方,检尺时承住量油尺锤的水平金属板,是下计量基准点的定位板。 3.上计量基准点(检尺点) 主计量口下尺槽的垂线与上边沿的交点,也称为检尺点。 4.下计量基准点(
关键词:油品,贸易,交接,立式,计量,误差,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有

官经,绿茶的作用,武夷山市政府网

  一、有关名词、术语

  1.计量口

  在罐顶部进行取样、检尺和测温的开口。

  2.计量板

  位于计量口正下方,检尺时承住量油尺锤的水平金属板,是下计量基准点的定位板。

  3.上计量基准点(检尺点)

  主计量口下尺槽的垂线与上边沿的交点,也称为检尺点。

  4.下计量基准点(零点)

  通过上计量基准点的自由下垂线与计量板表面的相交点,也称为零点。

  5.参照高度(检尺点高度)

  上计量基准点与下计量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6.最小测量容量

  在收发作业时, 罐所排出或注入的最小液体体积。一般为2m液位高度所对应的容量。

  7.底量

  罐底最高点水平面以下的容量。

  8.死量

  下计量基准点水平面以下的容量。

  二、立式油罐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立式油罐计量的误差影响因素分类

  2.立式油罐计量的误差影响因素的综合定量评估

  立式油罐计量中,在现行的使用量油尺、玻璃棒式温度计和手工采样器状况下, 假设5000m3 油罐装满密度为850kg/m3 的油品,各项误差影响因素的综合定量评估。

  立式油罐计量的误差影响因素中,容积标定误差和计量器具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本文不作详细分析。计量操作是油品计量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也是直接影响计量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下面将结合实际工作对计量操作误差作系统分析和介绍。

  三、计量操作误差分析和实例

  1.液位测量

  (1)立式油罐的罐底变形对液位测量的影响

  根据JJG168-2005《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的要求:罐体有足够的强度,在正常情况下,不应有影响容量的永久变形; 无论罐内装液及温度等情况如何变化,参照高度只允许有微小改变,而这种改变对计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罐必须安装计量板,并使计量基准点位于计量板上;罐的地基必须稳定,罐地基与罐底板之间不允许有影响计量不确定度的间隙。

  由此可以看出,由现行的立式金属罐检定方法获得的罐容积表中,没有考虑罐底变形对计量误差的影响。所以本文把罐底变形对计量误差的影响归纳为计量操作的误差,表现为液位测量数据的不真实性。

  实例一:自2007年以来,公司在生成油出厂计量中几乎次次发生差量,岸罐879号付出量比船舱量大6‰~10‰, 跟合同约定的差量率±3.5‰相差甚远。

  为此计量中心与收货方聘请的通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多次共同查找差量原因、处理计量纠纷,但是无论共同监管岸罐前后尺、共同复测船舱量还是跟踪目的港卸货量, 都没有调查出差量原因。当时生成油出厂计量问题成为买卖双方的难题。

  2008年年初,经过笔者多次调查、分析和总结,最后把差量的主要原因归结到罐底变形上。

  与该油罐检定人员核实的情况:2006年检定时,该罐在重新清刷、改造后,并没有严格按照JJG168-2005要求安装计量板,存在罐底变形、检尺点高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为此跟踪879号罐。

  此次实测数据说明879号罐底变形严重, 直接引起检尺高发生变化,而且变形情况比较复杂,检尺高度随着液面高度变化而变化。罐内油高7.446m时,底部变形最严重,与2006年检定时相比,检尺高度增加79mm。

  对于879号罐, 如果装有密度为837.1kg/m3 的油品,则79mm将对应的油量是46.67t。所以,879号罐已无法满足贸易交接使用条件。

  实例二:2008年7月15日,储运车间87罐区23号罐付0号轻柴油给“浙乐油138”,由于本船次装船前流量计故障,双方约定以岸罐计量为准,装船后发生差量。

  在查找23号罐发生差量原因的过程中,仍然把差量的主要原因归结到罐底变形上。

  与该油罐检定人员核实的情况:2007年检定时,该罐在重新清刷、改造后,已经严格按照JJG168-2005要求安装了计量板,理论上不存在罐底变形、检尺点高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此次实测数据说明:尽管23号罐按照要求安装了计量板,但是在一年之后就发生了罐底变形。而且变形情况比较复杂,检尺高度随着液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仅在罐内油高7.446m时,底部变形和2006年检定时相比,检尺高度减小了14mm。

  23号罐中如果装有密度为835.8kg/m3 的油品,则14mm将对应油量是32.767t。此次调查说明,即使是按照现行检定规程建造、检定的立式油罐,在使用中也存在罐底变形甚至影响计量准确性的可能。

  (2)其他因素对液位测量的影响

  ①计量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对计量误差的影响:尺坨触底判断延迟影响液痕位置;向上提尺时,尺带和检尺口摩擦,使液痕模糊;提尺读数时,看不清液痕,导致误读等。

  ②检尺操作时,对从装油结束到开始计量油高还有一个稳油的过程,要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润滑油,装油结束后往往在油表面覆盖有一层泡沫,因此在存有大量空气泡沫的情况下计量油罐内的油高,势必存在虚假性。

  ③对于特别轻质的油品,尺带黏油层挥发,液痕改变,影响测量结果,甚至无法看清液痕。

  在油品高度计量时,油罐内径越大,油品数量误差就越大。因此,计量操作人员必须实时准确掌握油罐计量状况,排除计量时可能出现的虚假性;同时,要加强计量理论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工作经验,做好准确、精确计量。

  2.温度测量

  油品温度是计算油品数量的第二个重要参数,油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存在油品分层现象,因此依据GB/T8927-200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手工法》手工测温的核心是“确定一个有代表性的平均温度”。

  实例一: 公司4号罐是减底油出厂的贸易交接计量罐,在2008年10月份的一次装船出厂计量中,分别执行新/旧两个标准测得数据。

  执行GB/T8927-2008确定的油罐装船后平均温度高出12.6℃,由此多付出量50.259t,而且计量员上船测得船舱数据2667.670t,恰好支持了油罐后温75.8℃的准确性。说明测量油温时,“有代表性平均温度”的重要意义。

  实例二:为了验证4号罐内油品温度(罐内油高为13.387m),同时比对该罐底双金属温度计,2008年10月20日使用PET从上至下每间隔2m测得的数据。

  本次实验数据说明:4号罐内油品确实存在严重的油品分层现象,在贸易交接计量中应加以重视;该罐底安装双金属温度计显示温度不能作为贸易交接使用。

  3.取样分析

  取样分析的重要意义在于该操作过程不仅涉及油品的品质检验,而且涉及油品的数量计量。取样的代表性最重要,是评价取样方法和取样设备的关键参考量。在油品计量中,取样方法直接影响油品密度和含水率的代表性;取样方法的核心是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它与取样的位置和点数有关。取样设备的技术性能决定了取得样品的代表性,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取样器;被取容器内油品的均匀性决定了取得样品的代表性,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取样方法。

  (1)取样方法不规范是造成油品误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影响油品的数量计量

  均匀油品和不均匀油品的取样方法不同,均匀油品采用三点取样,而不均匀油品需要多点取样。

  油品均匀是相对的,不均匀是绝对的。通常情况下,成品油相对于原油而言,均匀状况好于原油,但是不同装置、不同批次生产的成品油,输送到同一个油罐时,也会产生不均匀现象。

  均匀油品规定取三点样,取两点样或一点样会影响样品的代表性;对于不均匀油品,规定多点取样,取三点样也会影响样品的代表性;样品的代表性直接影响罐内油品特性指标测量的代表性,使测量数据不能准确代表罐内油品。

  在油品贸易交接计量时,应该在采样前对油罐内油品的品种、来源作充分细致分析,确定采样方案,规范取样方法,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误差。

  (2)手工取样误差影响的推算

  在油罐内取三点样品,分别测量它们的密度或含水率,将三点样测量密度或含水率之间的最大偏差与密度或含水测量的再现性比较,可以确定油品是否均匀,由此判断选用何种取样方法。

  由取样引起的密度不确定度预计可能达到(1.2~1.5)kg/m3,由此推算出的体积差量影响很小,但重量差量比较大。对于密度为850kg/m3 的油品,其构成的质量相对差量可能达到0.15%。

  对于所有油品,特别是不均匀油品,如果采用多点取样或更为有效的取样设备,则取样造成的误差可减到非常小, 这与取样设备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日常工作中应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