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生物科学论文 > > 生物论文:环保自力救济性质分析与对策研究(5)
生物科学论文

生物论文:环保自力救济性质分析与对策研究(5)

摘要:[1] 钱水苗 《论环境自卫权》 《中国法学》 2001年第3期 73页。 [2] 张新宝 《中国侵权行为法(第二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573页。 [3] 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关键词:生物,论文,环保,自力,救济,性质,分析,对策,研究,摘要,

虐杀原形2高压,汪昱 何婷婷,你是主人我是仆

  [1] 钱水苗 《论环境自卫权》 《中国法学》 2001年第3期 73页。

  [2] 张新宝 《中国侵权行为法(第二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573页。

  [3] 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95页。

  [4] 由于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企业形态,该项物权涵盖了所有权、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权和公司的法人财产权等内容。同时为简化问题起见,假定企业对财产享有物权,而排除财产归属于他人的情形。

  [5]参见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7)》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91页的论述。

  [6] 王利明等 《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5页。

  [7] 参见王泽鉴  《侵权行为法(第一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78-182页。

  [8]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27页。

  [9] 本文不考虑自助作为抗辩理由 ,原因在于,环保自力救济体现出一种反击的特性,而自助原则上只是对请求权进行暂时保全的措施,最终还需通过司法程序来实现。与自力救济的性质迥然有异。(关于自助,参见《德国民法通论(上册)》卡尔,拉伦茨著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370-373页)。

  [10]参见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01-202页。

  [11] 陈新良 《正当防卫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6页。

  [12]周珂 《生态环境法论》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88页。

  [13] 叶俊荣 《环境政策与法律》 台湾月旦出版社1993年版14页。

  [14] 那力 《论公众在环境事务中获得信息、参与决策、诉诸司法的权利》 《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78页。

  [15] 吕忠梅 《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页。

  [16] [日 ]原田尚彦 《环境法》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33-34页。

  [17]详见周珂 《生态环境法论》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96-97页。

  [18] 陈泉生 《论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第2期21 –23页。

  [19]张新宝 《中国侵权行为法(第二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530页。

  [20] 相关内容参见叶俊荣 《出卖环境权》 《环境政策与法律》 台湾月旦出版社1993年版。

  [21] 王文宇 《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7-68页。

  [22]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03页。

  [23] 汪学文 《中德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比较》 《德国研究》1997年第1期14页。

  [24]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30页。

  [25]《德国民法典》第227条。

  [26]陈泉生 《环境法原理》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127页。

  [27]具体论述见周珂 《生态环境法论》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43-151页。

  [28]《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水污染防治法》第五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等也有类似规定

  [29] 如“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六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九条)。

  [30]参见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6—267页。

  [31] 苏力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3页。

  [32] 在英美法系,“民”的基本对应面是刑,“民法”包括国内通常意义上的行政法,行政处罚也属于“民事”责任范畴。

  [33] 李艳芳 《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24页。

  [34]叶俊荣 《环境政策与法律》 台湾月旦出版社1993年版238页。

  [35] 见美国第五巡回上诉法院Hamker v. Diamond Shamrock Chemical Co.  与美国第四巡回上诉法院Chesapeake Bay Foundation, Inc. v. Gwaltney of Smithfield, Ltd. 转引自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239页。

  [36]张明华 《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 《法学论坛》2002年第6期92页。

  [37]苏力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页。

  [38] 胡锦光等 《行政法专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页。

  [39]从国外的司法实践来看,在美国司法部诉微软一案中,法官在法庭上直接从WINDOWS系统中卸载IE浏览器,足见其专业化水平。而我国司法制度改革中对法官素质的要求,也反映出同样的趋势。

  [40]张明华 《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 《法学论坛》2002年第6期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