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财务管理论文 > >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税收策划
财务管理论文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税收策划

摘要:税收策划是纳税人把税收政策作为标准,在学习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对象时对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统筹策划而获取经济收益的行为。税收策划的最终目标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以财务管理的方法来进行延迟纳税或者缩减纳税额,以此来实现
关键词:财务管理,角度,税收,策划,税收,策划,纳税人,税收政策,作

ca4481,ip代理免费版2.80,魔兽世界怀特迈恩

  税收策划是纳税人把税收政策作为标准,在学习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对象时对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统筹策划而获取经济收益的行为。税收策划的最终目标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以财务管理的方法来进行延迟纳税或者缩减纳税额,以此来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目标。通常来说,税收策划的手段有多种,企业通过税收政策来进行合理的经营、投资等活动,在这其中,财务管理能够更好的进行安排和筹划,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税收来获得税收利益的目的,这也是税收策划的基本内容。

  1、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税收策划的特点

  1.1 税收策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

  在以前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主要看重研究所得税怎样影响现金流量。例如纳税人进行项目投资时,投资利润要在税后的条件下衡量,在项目分析和开始时,考虑相联系的税收减免,这将降低研究和开发项目上的税收开支,而这些增量现金流量可能会使原本亏损的项目变得收益大增。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会包含许多税种,所得税只是其中之一。税收策划的主要内容是与纳税有关的活动,与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预测、财务分析和财务运算等步骤关系重大,它会研究与企业有关的征税活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只有这样,企业才会认真地考虑税收策划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如果想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适当地策划,就要建立在企业自身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基础上,这样才有经济利益可图。

  1.1 税收策划是一种合法行为

  企业要进行经济活动,必须合法进行税收策划,在此之上,可以适当缩减纳税,但它区别于避税。如果从结果看,这两者都是合法的,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它们在现实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中实际进行策划时,采取的方法和研究的重点的所在都有差别;避税是纳税人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经过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征收方式中的一些不完美的规定,故意利用此方面的经营活动机会以便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因此侧重采取专门的经济活动措施;实际生产经营中税收策划在策划企业的生产活动和财务活动时,注重的是研究企业的内在特征,必须在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下进行。避税是不可取的,只能给企业带来短期收益,随着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实施起来将会越来越艰难;但是税收策划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长期策划,具有长远发展的意义。所以,税收策划在合法的前提下是一种有益的理财行为。

  1.2 税收策划是在提前策划的

  税收是分种类的、纳税对象也根据纳税性质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税目和税率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有数额的限定,但是在纳税过程中可以缩减纳税。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必须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下进行经济活动,由于税收的政策不同,纳税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纳税对象上会有纳税数额的不同。企业不仅进行投资、筹资,也进行经营、核算等活动,在不同的经济活动中,纳税人和纳税对象是不同的,税收数目也随之不同,这样当企业进行投资和管理时,纳税人就可以以这些为依据,进行合理合法纳税。而且税收策划是在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下,无论是税收额还是税率都要在相关规定的范围之内,而且企业的纳税义务确定之时就是企业相关经济活动开始之时。纳税是有一定的延后性的,以此来说,税收策划在提供企业经济决策时,是先要进行经济预测,再对所实施方案进行仔细研究,再付诸实施到经济活动中的。

  2、税收策划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在税收策划中,财务管理政策的选择的税收约束主要有:通过财务管理政策的选择,要实现递延纳税,获取资金时间价值的果效;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政策是缩减纳税,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通过对财务管理相关政策的筛选,最大限度地把握关于税收优惠的法律法规,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面通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几个特殊的财务管理政策的选择来探讨企业如何策划纳税,以期取得税后收益最大化。

  2.1 怎样选择存货计价方法

  计算实际成本时有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可供选择,前提是企业应根据实际发出的数量考量发出存货,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都有相关规定。税法规定在进行成本计价的核算时,发出的存货必须按企业经济活动实际已经发生的成本考量。企业的收益亏损情况、财务情况及税收情况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

  2.2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在不是减免税期间,应首先考虑加速折旧法,提前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使所得税款延后缴纳,从而收获延缓纳税的收益,这就等于合法从国家收获了一笔无息贷款;在减免税期间,通过采用直线折旧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与加速折旧法相对来说,可以延迟折旧的提取,增加减免税的所得,享受最大限度的优惠。但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将用加速折旧获得的时间价值与非加速折旧取得的减免税利润进行比较后,再对折旧方法进行筛选,以保证税后收益最大化。

  2.3 坏账准备和财产损失的计算方法的选择

  对坏账的核算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类,而备抵法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更符合财务管理原则的要求,与实际发生后在税前扣除相比较,计提准备金的方法,可以获得递延纳税的收益。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坏账准备中的提取方式,在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中中,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这两种方法计提坏账准备者较多,这两者都能用于计提坏账准备,以实现增大利润减小费用,实现缩减纳税的目的。如果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就应该考虑是否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而这种方法的采用会让坏账准备推迟确定。这样使利润得以提前确定,很好地利用了税收优惠政策。

  2.4 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摊销方法的选择

  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是两种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摊销方法。如果想让每期溢折价的摊销额都差不多,则宜采用直线法;如果想要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和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相等,则宜采用实际利率法。最终核算的应计利息会发生变动,是因为债券投资溢折价的分摊会引起债券账面价值的变动。每年的利息费用摊销额不同是因为在摊销方法的选择上有差别,当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时,就应该折价买进债券,使前几年的投资收益比采用直线法计算的投资收益少得多,从而实现递延纳税的目标;当企业选择直线法进行摊销时,就应该溢价买进债券,这样才能使更多的经济利润流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