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舞蹈论文 > > 魂兮归来 ——论戴爱莲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
舞蹈论文

魂兮归来 ——论戴爱莲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

摘要:【内容提要】 戴爱莲的艺术生涯如同一个传奇并未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却成为本土舞蹈创建的先驱;早年的舞蹈学习经验全来自西方,但却成为现代中国舞蹈舞台艺术建设的元勋。戴爱莲先生不是一位理论家,甚至,她还无法熟练地运用母语表述她的所思所想,但是
关键词:魂兮归来,论戴,爱莲,艺术,思想,当代,意义,内容提要,戴爱

收割小分队,四面楚歌是什么故事,资源掠夺大鳄

  【内容提要】戴爱莲的艺术生涯如同一个传奇——并未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却成为本土舞蹈创建的先驱;早年的舞蹈学习经验全来自西方,但却成为现代中国舞蹈舞台艺术建设的元勋。戴爱莲先生不是一位理论家,甚至,她还无法熟练地运用母语表述她的所思所想,但是,她却用身体的动作语言清晰而深刻地表达了她的艺术理念,这就是:注重基础,寻根溯源,变通中西,创造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文化。今天,站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历史经纬线的交叉点上,中国现代舞蹈以何种文化态势走向未来?又以怎样的形象向世界宣告:我是中国?深入研究,揭示戴爱莲的艺术创造的思想理念,我们发现:戴爱莲永远站在了我们的前面……

  【关 键 词】戴爱莲;艺术思想;民族舞蹈文化;基础;根

  戴爱莲被称为“中国现代舞蹈之母”,不仅由于她的艺术创造在中国现代舞蹈史上占领了时间前沿之“最”,也在于,她对中国舞蹈现代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更在于她在对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中显现的前瞻精神,给予了我们一种跨越世纪的精神引领。如果说,历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探索”,戴爱莲先生以其开创性的探索书写了中国现代舞蹈的光辉历史。今天,我们追思戴爱莲先生作为一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家以及教育家的艺术创造与成就,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她的艺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诚然,戴爱莲先生不是一位理论家,甚至,她还无法熟练地运用母语表述她的所思所想,但是,她却用身体的动作语言清晰而深刻地表达了她的艺术理念,这就是:注重基础,寻根溯源,变通中西,创造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文化。今天,站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历史经纬线的交叉点上,中国现代舞蹈以何种文化态势走向未来?又以怎样的形象向世界宣告:我是中国?深入研究,揭示戴爱莲的艺术创造的思想理念,我们发现:戴爱莲永远站在了我们的前面……

  

  关于舞蹈基本原理方面戴爱莲先生很少著书立说,但是关于“舞蹈的基础”这个概念常常出现在她的言谈话语之中。“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基础”,戴爱莲先生常说,一个民族舞蹈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基础。那么,何为基础?本文认为,“基础”对于戴爱莲来说具有如下意味:一是意味舞蹈艺术必须坚守民族文化之根;二是意味舞蹈艺术必须追随民族文化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功能;三是保持本民族独立的文化身份,坚持自身的文化品格;四是坚持舞蹈艺术的本质精神,使舞蹈成为超越现实生活的精神仪式。这四方面互相渗透,互为依存,构成戴爱莲舞蹈艺术完整的思想基础与艺术支撑。

  舞蹈艺术将人类日常平凡的身体动态赋予了某种不平凡的意义,并且在某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色彩中,给予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感情的自由。戴爱莲深刻认识到:“舞蹈是人类创造的最早的艺术,后来发展成不同民族的舞蹈,有不同的跳法与不同的美。”舞蹈中的身体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美感,有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她反复强调:“搞自己的文化,要爱自己的国家,要爱自己的人民,要爱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就是我们艺术发展之根,“没有‘根’的东西,我认为是没有前途的东西”。① 当在这一层面上发掘了舞蹈艺术的本质与深意,戴爱莲舞蹈中的身体就始终和民族的命运粘连在一起,同呼吸,共患难。

  解读戴爱莲的生活与艺术,没有人不为那里蕴含的爱国心、思乡情、民族魂而动容动情。“民族”就其概念来说,和“人种”紧密相关,所以“民族学”,亦称“人种学”。民族是指具有共同文化传统和信仰的族群。对于这一点,戴爱莲的思想十分清晰。“我是中国人!”20世纪40年代,黄皮肤、黑眼睛的戴爱莲听从内心的召唤,回到中国,寻找属于她和她的舞蹈文化之“根”。并且从此,她的心和她的艺术就从未离开过她的“民族”之体。

  在戴爱莲用舞蹈走过的时代,“民族”的概念一直格外地沉重。它和“民族的生存”、“民族的尊严”、“民族的解放”、“民族的独立”、“民族的自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最早期的作品不是睡美人、安琪儿类的纯美形象,而是表现中国人民和游击队员抗日救国的《进行曲》、《警醒》与《游击队的故事》;表现在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下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悲哀、痛苦的《垂柳》、《思乡曲》、《卖》和《东江》等等。在这些作品中,舞蹈家用自己和这块土地上生长的人们同样的身体,传达出他们一样的思想、意志与感情。民族的责任感,使戴爱莲舞蹈艺术触摸到一个民族灵魂的颤动,从而她的艺术亦变得凝重、丰厚。

  然而,在戴爱莲看来,这只是“发展中国舞蹈的第一步”。她于1946年4月10日《中央日报》撰文如是说:“……故事内容是中国的,表演的是中国人,但不能说那是真正的中国舞剧。我们用了外国的技巧和方法来传达故事,好像用外国话讲中国故事,这是观众显而明白的。”“可以说过去三年的工作是在建立舞台成为一种独立艺术的第一步,不过就创造‘中国舞’而论,那是一个错误的方向。”“为建立中国舞蹈成为独立的剧场艺术的坚定的第一步,现在大家可以有机会来证明了。这次(指边疆音乐舞蹈大会,本文注)节目里面包含大部分少数民族的舞蹈……。将来希望能够给予一些对于舞蹈工作有兴趣的人以可能的便利,对中国一切舞蹈作一次完整的学习,以这些材料,为舞台建立起新的中国现代舞。同时,还得展开土风舞运动,使之远而广,要每个人为娱乐自己而舞,从日常生活的烦恼里得到解放。”②

  我们知道,在民族形成所有的因素中,语言是最重要的因素。并且恰恰是由于某种共同的语言,使一个民族最终凝聚成一个民族。它以在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特殊节奏,表现特定民族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命形态。身体语言亦是。戴爱莲以艺术家的敏感与直觉深得这一要领,并以不断重新返回的方式,确立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这一重要基础。这样,她也就把握到了使民族舞蹈艺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尚方宝剑”。在战乱频仍,文化荒芜的年代,她以满腔的热情,艰苦的努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深入边疆采风,开创性地将中国民族舞蹈推上舞台,不仅开垦了一块民族舞蹈的艺术花园,同时开掘了民族舞蹈发展的生命源泉。因此,她给我们的民族带来深度的欣喜是可想而知的。正如作者“阿虎”在当时的刊物上惊喜地写道:“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忽然有一天,靠了几个艺术工作者的热心,在广大的废墟中,把祖先的一件遗宝发掘了出来,这是多么庆幸的事情!何况,这一件遗宝既不是死的残骨,又不是呆的□釜③,却是有生命能跳动的宝物——舞蹈。就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看来,在各种艺术部门之中,我们与舞蹈的距离可说是最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