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管理毕业论文 > > 《引爆流行》:一本不光和营销有关的畅销书
管理毕业论文

《引爆流行》:一本不光和营销有关的畅销书

摘要:毕业论文 [BOOK] 引爆流行:1本不光和营销有关的畅销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2 作者: (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伊拉克选举是中东民主的引爆点吗? [/BOOK] 伊拉克今年1月底那场举世瞩目的选举到底意味着什么?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
关键词:引爆流行,一本,不光,营销,有关,畅销书,毕业论文,BOOK

双一流名单发布,shouchaobao,8l9838

毕业论文

 

[BOOK]

 

引爆流行:1本不光和营销有关的畅销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2

作者: (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伊拉克选举是中东民主的引爆点吗?

 [/BOOK]

 

伊拉克今年1月底那场举世瞩目的选举到底意味着什么?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刊载的1篇题为《枪口下的民主》的文章是这样写的:在乐观的人眼里,这次大选是1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他们会认为伊拉克人民在经历了数10年的独裁之后终于得到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人民梦寐以求的机会:通过自由选举来决定自己的领导人;而在另1些人眼里,不但这场选举是对民主的讽刺,而且它的最终结果也不过美军枪口催生的1件赝品。如果这种概括正确,《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Malcolm Gladwell) 应该属于对伊拉克政治局势持乐观态度的人。在他看来,伊拉克大选不但意味着民主的胜利,也是1场中东民主运动风潮被“引爆”的标志。

 

《引爆流行》 (The Tipping Point, 又译《诀窍》) 1书是格拉德威尔于2000年写就的1部才华横溢之作。此书1经出版,就全球瞩目,不但获得了来自《纽约时报》、《商业周刊》、《出版家周刊》、《财富》等重量级杂志书评人的关注,而且迅速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名列2000年《哈佛商业评论》所选出的“10大商业好书。

 

这本书的中文简体版由中信出版社于2002年翻译出版,但是它在中国的销量并不理想。国内出版商在推销此书时将其归类为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书籍。而事实上,作者在创作这本书时并未针对某1特定的读者群体,其中所提出的“引爆点”理论,不但可以用来帮助制定1种产品的营销策略,也可以为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史和宗教史等诸多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所借鉴。

 

“引爆点” (The tipping point)本来是1个传染病学术语,意思是瘟疫在造成足够多的个体感染之后达到1个临界点,引起大规模的疫情爆发。格拉德威尔在书中意图借用这个名词来定义社会上1些突如其来的流行风潮形成的那个独特的时刻,比如1个感冒病人就能引起1场全城流感;几位涂鸦爱好者管不住自己,也能在地铁里掀起1场犯罪浪潮;1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还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这些现象均属"社会流行潮",它爆发的那1刻,即达到临界水平的那1刻,就是1个引爆点。这个理论与著名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所提出的“范式的转变”(Paradigm Shift)的概念颇为近似。两者都是在描述1种突变的状态;所不同的是库恩的概念是用来形容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而格拉德威尔的概念是用来形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大改变。

 

      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这样1个核心观点:思想、行为、信息以及产品在触动了某个引爆点之后,常常会以传染病爆发的模式蔓延起来,进而改变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行为,形成1阵阵的流行潮。格拉德威尔在写作此书期间走访了宗教团体、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全球最优秀的推销员。他在书中通过剖析种种极具感染力的事件,如各种时尚、吸烟现象、儿童电视、商业邮寄广告等,揭示了3个引发流行潮并保持其势头的原则:关键人物法则 (The Law of the Few)、附着力法则 (The Stickiness Factor) 和环境威力法则 (The Power of Context)。

 

关键人物法则主要指引发流行潮的关键在于3类关键人物:提供信息的“内行” (Maven)、传播信息的“联系人” (Connectors) 和说服别人接受信息的“推销员” (Salesman)。他们独有的特点和社会关系,再加上他们自己的热情和个人魅力,可以高效、快速地将信息在1定范围内散播开来。

 

附着力法则提出信息在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经过有感染力的方式包装之后,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流行的风潮。比如像《蓝狗线索》这样的动画片之所以能流行,就是因为创作人员根据儿童的学习的行为模式总结出了1套适合他们的行为方式。

 

环境威力法则主要指环境中的那些具体、想对细小的因素可能成为人们流行行为的引爆点。譬如,如果我们在整顿地铁站治安时如果能从小处入手,彻底禁止地铁逃票1类的小问题,反而比集中力量打击刑事犯罪更有效地控制犯罪率的上升。

 

尽管格拉德威尔这本书的可读性受到了大多数读者和评论家的认可, 可“引爆点”的理论却受到了来自4面8方的批评。批评意见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点。第1,作者试图在书中证明 “引爆点”理论时只描绘了1个个孤立的现象,并没有考虑后来流行风潮形成的社会和历史背景。犯罪率的下降可能与检查逃票的措施有关,但这1措施未必就是犯罪率降低的唯1解释。而更可信的解释可能是美国近20年连续的经济增长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

 

第2,书中所举的很多现象缺乏代表性。即使我们接受在纽约市区1扇被人打破的窗户可能会引发全城的犯罪风潮这样1个结论,作者也无法说明这个案例具有多少代表性和普遍性。

 

凭心而论,如果用衡量学术著作的标准来衡量《引爆流行》这样1本商业书籍,此书并没有为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之类的社会科学和营销学这样的应用科学在理论研究上做出任何突破性的贡献。但是,作者通过对生活和社会敏锐的观察,以生动的笔触,提出了许多对正在从事理论性或应用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自出版以来书中所介绍的理论不断遭人诟病,但它毕竟提供了1种新颖的分析角度,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包括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

 

作者解答提问(英文)

 

What is The Tipping Point about?

 

It's a book about change. In particular, it's a book that presents a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why change so often happens as quickly and as unexpectedly as it does. For example, why did crime drop so dramatically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mid-1990's? How does a novel written by an unknown author end up as national bestseller? Why do teens smoke in greater and greater numbers, when every single person in the country knows that cigarettes kill? Why is word-of-mouth so powerful? What makes TV shows like Sesame Street so good at teaching kids how to read? I think the answer to all those questions is the same. It's that ideas and behavior and messages and products sometimes behave just like outbreaks of infectious disease. They are social epidemics. The Tipping Point is an examination of the social epidemics that surround us.

 

What does it mean to think about life as an epidemic? Why does thinking in terms of epidemics change the way we view the world?

 

Because epidemics behave in a very unusual and counterintuitive way. Think, for a moment, about an epidemic of measles in a kindergarten class. One child brings in the virus. It spreads to every other child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