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 >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信息服务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信息服务

摘要:论文关键词:学科馆员 知识服务 对口学科 论文摘要: 高校学科馆员制打破了按文献类型来配置馆员的做法,是一种以大学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学科馆员服务是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其学科服务的内容包括建立学科馆员与对口学
关键词:浅谈,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服务,论文,关键词,学科,

星光大道2013总决赛冠军是谁,z级一班,新恐怖宠物店

  论文关键词:学科馆员 知识服务 对口学科

  论文摘要:高校学科馆员制打破了按文献类型来配置馆员的做法,是一种以大学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学科馆员服务是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其学科服务的内容包括建立学科馆员与对口学科的联络机制,提供咨询服务,为对口学科师生提供信息和培训,参与教学与学习支持,整合、开发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立虚拟参考学科咨询平台,提供网上在线咨询服务,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一、学科馆员的概念与内涵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是指从事某一学科或某几个特定学科的文献资源服务的图书馆员。[1]这种以大学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最早发端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在加拿大的部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也推行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我科馆员服务模式在以清华、北大等国内重点大学为首的图书馆率先开展。学科馆员制打破了按文献类型来配置馆员的做法,体现了馆员学科信息的完整性、文献资源的专业性。[2-6]在信息时代,一个合格的学科馆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能够把握文献资源的基本原则,熟悉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2)具备某一重点学科以及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3)了解纸质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的出版特点,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网上信息的、评价、选取能力;(4)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7-8]
  二、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的特征[5,7,9,10]
  1.学科馆员信息服务代表了大学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现代学科覆盖面宽,专业涉及众多,现行制度下的图书馆员一般不可能对专业学科读者提供深层次的咨询服务,因此,大学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批学科馆员,深入了解各学科教学科研对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研究,主动为各学科读者提供高水平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学科馆员制度使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辅助性服务为综合研究性服务。学科馆员制度是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学科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带来了展现学科、倡导创造力的新契机。
  2.学科馆员信息服务是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信息机构要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为用户导航,通过对大量文献信息的分析、研究、筛选加工和组织,通过与用户的充分沟通,指引用户尽快有效地获得针对性最强、价值最大的信息,这种劳动是创造性的、具有极大的知识价值,因此具有增值性。整个服务过程突出了信息服务人员的智力资源,特别是通过高增值性的服务节省了用户大量的宝贵时间,体现了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而在现代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机构的服务能力将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将成为决定信息服务机构发展潜力甚至是维系其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的内容
  1.建立学科馆员与对口学科的联络机制,提供咨询服务[9]
  学科馆员信息服务应走出图书馆,与对口学科师生和主管教学科研的院系领导以及学术带头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定期了解其教学科研的情况、学术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对文献信息需求的情况,请他们推荐、选定部分专业文献资料,然后及时向采编部提供学科文献需求信息;定期召开学科师生代表座谈会,向他们介绍新资源,汇报学科文献信息建设和服务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和对学科信息服务的要求,共同商议学科文献信息建设方向和信息服务项目。为此学科馆员信息服务应做到:一是专业化,即将不同专业甚至同一专业的学科馆员按专业详细分工,来保证他们对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资源的准确把握;二是智力化,即通过按咨询问题类型分工,来促进核心咨询服务的分析性和智力内涵;三是集成化,即通过集成化组织数字图书馆咨询资源和技术系统,来提高咨询服务的效率;四是内容化,即通过提供强有力的分析组织技术与工具,来保障咨询服务对内容的有效分析和对信息的重组;五是经常化,即通过稳定的个人化的经常性接触和跟踪服务,来建立用户对咨询服务的信任。
  2.为学科师生提供信息教育和培训,参与教学与学习支持
  学科馆员信息服务应承担院系师生的文献检索教学,应结合学科专业的主要文献和工具书,有针对性地向师生读者传授文献检索与应用的方法和途径,尤其是近些年来,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日益增多,学科馆员信息服务应不定期为对口学科的读者举办短训班,他们掌握最新的信息检索技术和手段,帮助他们充分利用新型信息资源。
  信息处理技能的培养是图书馆员参与最多的领域,包括确认信息需求、形成检索策略、实施检索、理解检索出的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信息、陈述信息等技能。目前大学信息技能传授的途径主要有两类:一是普通的信息技术课程。这类课程一般由学科馆员独立承担,不与各系发生密切联系。二是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的信息技能课。这类课程通常由学科馆员和专业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分工讲授课程内容,一起开展学生辅导,内容也更多地融入了专业知识,涉及专业课题的选定、研究问题的表述、专业的学术讨论范式、信息内容的评析等。信息技能的培训,特别是第二种形式的培训,其内容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范畴,很多学者认为这种培训已经使图书馆员跨入了新的教育领域。此时学科馆员更直接地参与到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以信息技能为核心,以各专业知识为背景,从事着多种通用技能的传授,为造就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做着更直接的贡献。
  学科馆员对教学与学习的支持作用首先表现为他们是教学方法创新的推动者和参与者。除了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面向问题教学法的尝试也频频受到学科馆员的支持。面向问题教学法是指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并且以问题为纲安排课题内容,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一个支持面向问题教学法的图书馆必须积极参加课程设计,提供实验室和其他的教学设备,提供适于学生学习讨论的空间。学科馆员对教学与学习的支持作用还表现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在很多学校,学科馆员是各系网络课件开发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评价、组织高质量的网络资源,形成嵌入课件的超级链接,设计检索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用户界面,提供虚拟咨询台,为课件用户解答咨询,承担课件开发中的版权和任务,因此,学科馆员已成为推动教学新技术应用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