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理工毕业论文 > >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
理工毕业论文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 〖ht4k〗莱芜市莱城区民政局〓马学文〖jz)〗〖ht〗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以维持其均衡的整体系统。它由社会保障责任承 担者、社会保障对象、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形式等四大要素构成。这项工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稳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许君豪,河套大学分数线,陈静图片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
〖ht4k〗莱芜市莱城区民政局〓马学文〖jz)〗〖ht〗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以维持其均衡的整体系统。它由社会保障责任承
担者、社会保障对象、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形式等四大要素构成。这项工作关系到广大
农民的亲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全区实现经济翻番和小康目标的配
套工程。目前,全区农村社会体系建设发展状况良好,并能充分发挥其保障功能。我们通过
深进调查,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题目,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hth〗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ht〗
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给社会保障工作提
出了新的课题 。自1996年到1997年,我区在“一厂、一院、一会”(福利厂、 敬老院、救
灾扶贫储金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救灾
扶贫、优扶安置、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婚丧改革五个服务网络这“三个层次”相
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保障现状可概括如下:
第一,预防型的社会保障。这充分体现在
救灾扶贫、优抚安置、老年人、残疾人保障和婚丧改革五个服务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老
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
有所学、老有所乐”。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年事业纳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逐步增加对老年事业的投进,并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进,使老年事业与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我区的实践证实,已基本落实和达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要求。可以
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使农村的生产方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
发展,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并且很快显示出强
大的生命力,使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集体经济解体,大多数农

的集体经济为零。最明显的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原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方式自
然消失,那种赖以农村生产队为基础核算单位,实行工分制,分配口粮,五保户实行分散供
养,由生产队提供粮食和烧柴;对优扶对象每年优侍标准不一的工分,保障其基本生活;对
困难户主要是由生产队救济一部分口粮,基本解决温饱等等。这种保障方式,在当时的历
史条件下,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所以,当农村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旧的保障体制消
失时
,代之而起的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保障机制,否则就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题目,影响到社会安定
。针对这种情况,从1987年10月开始,我们又提出了以“三个一”为框架,在全区普遍建
立起救灾扶贫、优抚安置、老年人保障 、残疾人保障和婚丧改革五个网络的要求,把农村
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引向了网络化、社会化发展路子。在五保老年人保障方面,各乡镇老年人
保障网络以敬老院为中心,进一步落实了对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五保老人的保障和服务,保
证他们的供养标准,基本达到当地人均收进生活水平。目前,全区共兴建敬老院32处(其中
村办7处),集中供养五保对象753人,分散供养1420人,五保供养率达到100%,并且全部
实行五保供养用由乡镇统筹。在贫困户保障,各乡镇救灾扶贫网络充分发挥救灾扶贫储金会
和扶贫经济实体的作用,三年来,共投放扶贫资金120万元,使417户摆脱了贫困。在残疾人
保障方面,各乡镇残疾人保障网络以86家福利企业为依托,安置2473名残疾人劳动就业 。
有些乡镇,还对无劳动能力、生活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实行定期救济。在优抚对象保障,各
乡镇优抚安置网络,普遍开展了优待款统筹、扶优致富和双拥工作,积极开发使用军地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