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理工毕业论文 > >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
理工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

摘要: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hs)〗 〖hs2〗〖jz*2〗〖ht4ss〗宋林飞 〖hk26〗〖ht6k〗本文指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形成两条主要途径:一是离 土 不离乡,二是离土又离乡。80年代,第一条途径由于转移本钱偏低而吸纳了千百万贫困农民 ,推动了乡
关键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

discuz教程,几内亚比绍,蓝基博尼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hs)〗
〖hs2〗〖jz*2〗〖ht4ss〗宋林飞
〖hk26〗〖ht6k〗本文指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形成两条主要途径:一是离



不离乡,二是离土又离乡。80年代,第一条途径由于转移本钱偏低而吸纳了千百万贫困农民

,推动了乡村产业与小城镇的发展。90年代,第二条途径以其利益更优而引发了大规模的人

口活动。今后十年内,“民工潮”及其转移风险均呈上升趋势,从而是一个摆在中国人眼前

的跨世纪困难。
“民工潮”的源泉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动因是产业与地区比较利益,主要形成方式是连锁迁

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首先选择了离土不离乡的低本钱转移渠道,跨社区活动需支付较高的社

会本钱,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梯度转移模式;“民工潮”源头的体制性失控正在加剧;农业

第二步改革旨在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民工潮”源头降压的主要途径是乡村产业化;乡村

城镇化为“民工潮”构筑第一级“蓄水池”;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化

。
作者:宋林飞,男,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hk〗〖jz*3〗〖ht5ss〗农业劳动力的剩

余
〖hth〗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度丈量
〖htss〗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一直很突出,农业中积淀了大量的“零值劳动力”。相对于经

济发展的水平而言,中国农村人口及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过高,就业与进步生活水平都有困难

,因而剩余劳动力又是一种缺乏经济与转移基础的“空悬劳动力”。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

家的人口每年若增长1%,要想保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就得维持4%以

上。中国在1952年—1975年的23年间,人口均匀增长率为2.1%,但经济均匀增长率却只有6

%(以国民收进计算),而农村的情况则更为严重。1949—1978年间,农村人口增长率高达2.0

7%,但农业国民经济增长率只有5.56%。因而,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农村积累了规模

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队伍。
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度如何丈量?
(1)区域丈量法
1982年,我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县农村劳动力的抽样调查,撰写了一份报告,提醒政府与民众

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题目。农业劳动剩余的程度如何?我提出了“g=(a-f)/a”的测算公式

。在此公式中g表示剩余度,a表示农业总劳动力,f表示农田耕作所需要的劳动力。其中,f

=总耕地/(x亩/劳动力);“x亩/劳动力”表示每个劳动力全年所能耕作的土地面积。,确定

x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题目,涉及到两个参数:(1)每亩耕地需要的劳动日数(用d表示);(2)

每年劳动力全年所能完成的劳动日数(用l表示),则x=l/d。用这一公式测算,江苏省南通县

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度为56.8%。〖zw(〗宋林飞:《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中国社

会科学》,1982年第5期。〖zw)〗费孝通教授、江苏省政府领导当时以为,这相当于江苏省

农业劳动力的均匀剩余程度。假如进步机械水平与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度还会攀升

。
(2)总体估计法
a.简单国际比较法。即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同我国相近的一些国家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估

计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总剩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同我国相近的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

兰卡等,全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5%左右,而中国农业劳动力约占69%左右。可见,中

国因产业结构不公道而积存农业部分的劳动力为14%。
b.钱纳里模型。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中国比国际标准比重高20%左右;农业产值的比重,中

国比国际标准高4%左右。二者相抵,未被公道配置的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6%左右。

用库茨涅茨系数(0.65)处理中国价格扭曲因素在钱纳里模型中的高估,可作如下修正: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