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MBA论文 > > 奢侈品牌的跨文化传播策略(3)
MBA论文

奢侈品牌的跨文化传播策略(3)

摘要:路易,威登 (LouiSVuitton)塞克斯俱乐部路易威登创立于 1854年的法国,如今己经成为旅行用品最精致的象征。延续至今,不论后来延伸出来的皮件、丝巾或手、笔,甚至服装,都秉承了路易喊登一百五十年来崇尚精致、品
关键词:奢侈,品牌,文化传播,策略,板式,广告,一般,公司,总部,根

河南电视台现场直播,bk2744,夏木理绪

  路易,威登 (LouiSVuitton)“塞克斯俱乐部”路易•威登创立于 1854年的法国,如今己经成为旅行用品最精致的象征。延续至今,不论后来延伸出来的皮件、丝巾或手、笔,甚至服装,都秉承了路易喊登一百五十年来崇尚精致、品质、舒适的“旅行哲学”。路易•威登在东京新时尚地标表参道的大厦内有一个名叫“塞克斯俱乐部”的高档会所,它类似于富豪俱乐部,成员包括艺术家、时尚名人等各界名流,入会须经严格遴选并支付较高的会费,会员在购买新品、限量版产品时拥有优先权而没有额外费用,舒适、娱乐是这里的主题,会员们可以在休息室里喝香槟,尽情地放松。

  (3)慈善公益模式

  奢侈品虽然形象高高在上,但一味的强调奢华和高贵,难免有些自我孤立。所以,慈善公益作为一种高尚的公关营销策略,令国际奢侈品品牌无法拒绝。

  .乔治•阿玛尼(Gir.gi.Armani)限量芭比娃娃顶级奢侈品品牌乔治•阿玛尼由创始人乔治•阿玛尼先生于1975年创建,如今乔治•阿玛尼的时装在大众心中已经超出其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了事业有成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而乔治•阿玛尼先生本人在国际时装界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传奇人物,曾经在14年内包揽了世界各地30多项服装大奖,其中包括闻名遐尔的“ CuttySark”。他设计的时装优雅含蓄,大方简洁,做工考究,集中代表了意大利时装的风格。他曾为号召与艾滋病作抗争的活动特别设计了一款阿玛尼芭比娃娃,阿玛尼芭比身上所穿戴的服装和皮包,上都印有阿玛尼的商标。芭比的皮包以水晶坠饰作装饰,轻柔的丝质上衣,搭配上典雅的印花长裙,加上耳环与项链的装饰,展现出优雅大方的气质,将所得收入全数捐给一家以关怀不幸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为对象的慈善机构。

  (4)品牌维权模式

  卡文•克莱 (Calvin Klein)很久之前曾言:“被人大量拷贝也就意味着你非常成功,而当没有人拷贝你的东西时,你就应该担忧了”,当然绝大多数的奢侈品品牌却并不是这样理解的,毕竟被抄袭意味着品牌贬值与利润稀释。长久以来,仿冒问题及相关侵权诉讼成为奢侈品牌所正在面对的一大难题,状告侵权似乎成了包括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安娜苏 (Alina Sul)、坷洛艾伊(Chl时)在内的众多奢侈品品牌的一个重要工作,奢侈品牌都在苦苦寻找上佳的应对之计。

  路易•威登 (LouiSVuitton)纽约设摊

  路易•威登曾经在在纽约挑战仿冒行为,引起了业界、媒体和公众的好奇与关注。此次有趣的打假行动正值村上隆在纽约的纪念作品展开幕,展览上由村上隆和 MarcJacobS一起设计了一款LV的迷彩印花。展览期间,路易•威登在纽约街头设立了10个看似卖假包的小摊,小摊贩清一色由黑人扮演,就如同在欧美常见的夜间假包摊上你所看见的一样。但幽默的是,简陋的纸牌上所标的售价却高达6,000美元,原因是此间出售的是路易•威登真品和村上隆的限量版迷彩印花帆布包,颇有些“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反讽幽默在其中。

  3.3.3 奢侈品品牌营销公关的注意事项

  对奢侈品的品牌进行营销公关,在实施的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信息的传播。实施营销公关计划就是通过营销公关活动开展,来获得相关公众的理解、了解、信任以及支持,实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活动。策划传播,是整个奢侈品品牌营销公关活动的中心环节,是计划具体落实、目标付诸执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营销公关人员将以营销公关目标和公众的产品需要为出发点,选择更有效的途径和手段,通过组织中全体人员的努力,在公众心目中树立奢侈品牌品牌的良好形象。

  (1) 计划与控制奢侈品品牌营销公关传播活动

  没有计划就没有控制内容,反之没有控制或控制不好,计划设定的目标也不能顺利实施和实现。计划是控制的基础,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证,两者从奢侈品公司营销公关计划实施开始直至终结,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者关系处理不好,优化奢侈品品牌营销公关传播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奢侈品品牌营销公关传播计划的控制程序包括这样五个方面:一是检查公关传播机会目标是否切合实际;二是检查营销公关传播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衡量执行结果;三是建立控制标准,把传播计划执行结果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四是发现偏差、分析原因:五是采取纠偏措施,保证营销公关传播计划的顺利实施和营销公关目标的实现。

  近日,罗马—作为纪念品牌创立125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当代顶级意大利奢侈品集团BVLGARI宝格丽宣布将大力支持救助儿童会所发起的大型儿童教育公益项目“改写未来”。BVLGARI宝格丽特意为此公益项目创作了一款内圈铭刻救助儿童会会标的银质戒指,将自2009年2月1日起至12月31日于全球BVLGARI宝格丽精品店及宝格丽美国网站发售,销售收入的20%将捐赠给救助儿童会“改写未来”大型儿童教育公益项目。除“救助儿童”特别版戒指,BVLGARI宝格丽还将创作一系列共巧件顶级珠宝作品及8款珍贵腕表,这些作品将于2009年6月4日在意大利罗马展览大厦 (palazzo odelle Esposizioni)所举行的“永恒与历史之间”BVLGARI宝格丽作品回顾展中隆重面世,并最终于2009年12月7日在美国纽约进行拍卖,拍卖所得款项将会全部捐赠给救助儿童会。

  对于宝格丽而言,身为历史的一部分,同时能够提供机会,帮助贫困人获得崭新未来,无疑是庆祝品牌创立125周年的最佳方法。所以,BvLGARI宝格丽能够积极参与已经取得佳绩的“改写未来”大型儿童教育公益项目,这与BvLGARI宝格丽决定在全球范围内援助青少年教育的承诺相符。相信在宝格丽顾客的帮助与救助儿童会的共同努力下,宝格丽将会成功地实现、甚至超越为自己设定的宏伟目标。

  (2)考虑奢侈品品牌目标公众的利益

  营销公关活动实质上是针对目标公众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如果要使这种传播活动取得最大的效果,就必须使发出的信息全部或大部分为目标公众所接收。这就需要选用目标公众所习惯使用的传播媒介,传播与目标公众利益相关的信息。

  在《每日经济新闻》日前举办的“打造传奇”论坛上,著名时尚杂志出版集团—华榭出版集团中国地区高端女性杂志总经理顾明女士提醒那些奢侈品品牌们,不要一味地向消费者灌输品牌信息,而应该从他们所能接受的角度来考虑—只有读者接受了,传播才真正有效。

  目前,奢侈品品牌主要通过公关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杂志是其经常选择传播媒介,他们通过杂志建立品牌形象主要有如下途径:在杂志前端页面位置刊登双封面、扉页广告,发布递进式的连续页面广告,名人代言、专家意见等社论性广告,散发插页样本等纸制品,与时尚杂志联合举办新店开张、时装秀等公关活动等等。华榭出版集团旗下的《世界时装之苑》 (ELLE)杂志每两年会发布一次广告有效性调查。过去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读者对于社论性广告与插页样本等纸制品的品牌宣传形式尚能接受;但在欧美,这些广告形式己经较为罕见,因为读者认为这是对他们阅读的一种干扰。在美国,读者拿到时尚杂志的第一件事就是抖一抖,将里面所有的广告插页清除掉。随着中国时尚消费圈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会更加重视自己的权利,类似情况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因此,营销公关人员在设计制作信息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了解到的目标公众的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特点,制作编写适合公众胃口的新闻稿件、广告稿、展览说明和小册子,从而引发公众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奢侈品品牌营销传播活动达到最优的效果。

  (3)对奢侈品品牌的营销公关进行媒介整合

  公关传播的策略强调综合考虑目标受众的传播行为及接触媒介的特点、传播的目标、信息特点的限制和需要、不同媒介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以及财力等因素,并要求选择恰当的时机、地点、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沟通。在传播方式选择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媒介组合的优势,科学处理媒介的覆盖空间、信息到达的频度、传播持续的时伺等与有待解决的特定公关问题的关系,策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公关传播的效果。实施营销公关工作方案,实现营销公关目标要借助一定的媒介。然而单的媒介往往达不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所以最好按照活动目标、受众特点等将媒介进行组合,也就是根据奢侈品品牌营销公关的目标、根据受众的数量、分布范围、年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选择媒介形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窄众传播等传播渠道;选择演讲、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联谊会等活动形式;选择宣传手册、招贴画、标语等方式,以达到整合传播的效果。在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基础上,运用最佳的组合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保证所选定的传播渠道及其整合达到预期成效而耗费最少。

  世界知名干邑品牌轩尼诗在中国的发展就是积极开展对媒介的营销公关活动,如轩尼诗VSoP“炫音之乐”、轩尼诗X.O“赏深。越慕”媒体品鉴晚宴等,使众人在享受痛快淋漓音乐或者尽情享受味蕾升华顶级盛宴的同时,品味轩尼诗的独特韵味。2008年4月,轩尼诗X.O正式推出“赏深.越慕”私人收藏系列电视节目。通过述说风格迥异的收藏经历,12位独具个性的人士将与观众分享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品位弥久弥深的收藏感悟,亲身论释轩尼诗X.O所引领的“经历愈多,看得愈真,愈懂欣赏”的生活态度。轩尼诗总是与美好的感官体验与精致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此次借推出“赏深.越慕”私人收藏系列节目,轩尼希望通过藏家的收藏经历的分享,来激发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认知与鉴赏力,让欣赏升华眼界,阅历富足心灵,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体味弥久弥真的生活价值。与此同时,各大媒介对此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报道、评论及公司开展的其他营销公关活动,使轩尼诗品牌借助媒介的整合迅速传播,其效果也是不言而喻。

  (4)有效管理奢侈品品牌的顶级客户公关营销

  莱丁汉姆在《关系管理》一书中强调组织应该加强与其关键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通过传播沟通来影响关键公众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关键公众进行公关,关注关键客户 keygroup,围绕关键客户做关系营销,对提高品牌忠诚度非常重要。客户关系就是品牌,有一个良好和持久的客户关系就意味着你有一群忠诚于品牌的客户群体,他们不仅在心理上认可和喜欢你的品牌,而且在实际购买行为中表现的不折不扣,始终如一。

  第4章 打造中国奢侈品牌跨文化传播模式

  4.1 中国奢侈品牌跨文化传播原则

  不论是国外奢侈品完全以最初的符号编码的方式,还是借鉴本土元素编码的方式,都成功地通过文化运作建立了一种跨文化传播权利。这种跨文化传播权力的作用是多层次的,不仅表现在对具体奢侈品消费的引导,还表现在对生活消费方式的引导,以及创造新的奢侈品消费概念刺激人们的符号消费。对于国内大多数品牌的成长,要成为真正包涵高文化附加值的一流奢侈品品牌,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的内功的修炼,更应通过相对应的广告来论释,这种方法也是必不可少而且极为重要的一环。国外奢侈品品牌在华广告的巨大成功,可以给国内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广告投放策略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由于东西方文化目前在跨文化传播地位上的强烈不平衡,期望通过东方文化在西方市场上,改变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设想,基本处于难度很大的状态。因此,西方跨国公司在华成功推行本土化策略的案例,对国内品牌成长更具借鉴意义。总体上讲就是采用文化优势融合原则,创造西方消费者更易于接受的亲近性文本。在这种创造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一些原则包括:

  (1)努力地挖掘不同文化间的共性

  任何文化存在差异的同时,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别是随着文化和经济融合的进一步加剧,不同文化间所呈现出来的共性就会越来越多,这种共性在我们进行奢侈品跨文化传播时可以加以利用。比如爱、勤劳、勇敢等几乎为所有文化所推崇,归属、恐惧、依赖等也是人类共有的常见情绪。如何利用这些文化的共性,在不同的文化市场使用相似或相同广告创意,以减少营销的成本,也是中国企业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时,应该积极寻找的方向。Levis公司每年都要组成调查队在全球进行调查,寻找各国消费者的共同期望及共同特性。

  (2)保持本民族文化精髓

  前面对于奢侈品的一系列分析论述己经清楚地说明,在广告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具有良好效果。法国香水、时装本身的广告如不以其浪漫国度特色为卖点,肯定然失色。一个国家、民族独特的气质、美学观念、精神传统以及特有的文字、色彩、图案,都能构成跨文化广告的鲜明个性,融合在广告创作中,选择目标国易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往往是避免其淹没在大量广告信息中的高招。共性,结果发现世界各地12——24岁的年轻人之间的共性最多:爱美、好奇心强、虚荣、最易接受新鲜事物。基于此,Levis把这一部分群体视为自己最大的目标客户,每年推出新潮、昂贵的新款牛仔装束,都能在市场上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即便在正确选择人类共通的情感前提下,也需要注意让符号表达方式与受传者接受的方式一致。例如,曾经在我国全国广告评选中获得金奖的“孔府家酒一回家篇”电视广告片就在嘎纳的广告节上惨败,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西方人眼中,家庭是从比较狭隘的意义上界定的。一般而言,只有对家庭的主要成员或核心成员,如父母、子女,一个人才觉得有某种强烈的义务。而且,随着新家庭的建立,对原有家庭成员的义务感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结婚和离开父母后,他对其兄弟姐妹、甚至父母的义务感随之减少。因此,他们就难以理解广告中所表达的中国传统的思乡、念家之情,难以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广告的效果自然就不会太好了。

  (3)注意奢侈品跨文化广告策略实施的制约因素

  本文的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奢侈品的跨文化广告标准化策略,存在着制约因素,其中最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原产地,一个是品类,一个是消费者性别。就中国得奢侈品企业而言,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主要注意品类和消费者性别对跨文化广告策略的制约,对消费者性别和不同的品类要适当地区别对待。

  (4)充分运用非语言形式

  人类历史世世衍生,代代相传,很多时候并没有采用文字的形式,从远古简朴的岩壁画到近代华丽的装饰艺术,人类生存状态很多时候都是以图画的形式保存下来。利用图像、图片画面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传达思想,让受众接受,这一方面,从Gucci广告上巨大的双G字。到AbSolut伏特加广告上永远不变的瓶身,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在跨文化传播中,对于一个语言符号,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它的理解不一样,但有些非语言符号却能很轻易地消除这种文化差异对它的影响。世界上表达“微笑”的语言成百上千,但一张笑脸足以完整、清晰地传达“微笑”地表情与心情。新加坡的高档饮食品牌“面包物语”曾推出一则电视广告在西方各大广告节屡摘桂冠。镜头中频繁的变换各个不同人物的头像,包括各种不同肤色和不同年龄层次,唯一的共同之处便是他们都紧闭着鼓哪嘟的嘴发出支支吾吾的声音,只有各种不同怪异的音符,没有成形的单词。广告很好的表现了不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人,都会被美味的面包吸引,只顾大嚼面包而说不出话。在东方的广告中,可以大量借助本土的图像符号来营造一种东方神秘感和吸引力,比如精巧的茶艺、如缎的黑发等等。

  4.2 标准化为主、本土化为辅传播策略

  相关机构统计,全球100种奢侈品跨国品牌公司中,约有一半宣称自己采用完全标准化策略,特别是名贵首饰、高档手表、裘皮大衣、香水等,更是以采用广告标准化为主。在奢侈品的跨文化广告文本中,跨国公司对其产品采用的广告策略标准化程度非常高。

  标准化广告策略是标准化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市场采用统一的广告传播方式,有助于实现产品在全球的标准化营销。奢侈品的稀缺性以及特殊的品牌定位,决定了跨国公司实际上并不需要,也无法考虑产品实际数量的市场达到率,而是讲求统一的广告策略在世界范围的覆盖。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消费奢侈品并不是为了消费奢侈品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在消费奢侈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以及消费奢侈品能够让人产生的一种尊贵和高品位象征。奢侈品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以及高贵和品位的象征意义,正是靠着奢侈品跨国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所采取的全球统一的广告策略来实现的。全球统一的广告向它的目标人群传递的是一种尊贵、卓越、高品位的梦幻氛围,这种尊贵、卓越、高品位的精神内涵代表着世界各地的富人最为高贵的消费层级。给受众营造的这种感觉正是奢侈品跨国公司利用标准化的广告策略做到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有法国香水的广告,广告商往往将整个广告甚至连法语文案也丝毫不变地搬到国外,以突出正宗法国香水原产地产品形象。法文的广告词、法国人极尽浪漫的情调以及法式精美的包装,塑造出法国香水独有的神秘性和稀缺性,并且成为高品位、高身份的象征,而这些正是世界各国的高收入阶层所共同追求的。

  在西方奢侈品公司刚来中国试金的阶段,为了吸引中国的消费者,许多西方产品和品牌也曾经做出过一些重大改动,但并没有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中国的消费者想要的实际上是那些在中国买不到的、原汁原味的西方产品,甚至当季新品和商店设计都必须同它们在西方时一模一样。2001年,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在北京设立专卖店,为了迎合中国传统文化,安上朱漆大门表明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认同,但中国的主顾们却并没有对此买账,结果阿玛尼公司只好拆掉了这扇大门,换上阿玛尼全球标准的门店设计。

  奢侈品本身的文化性和符号性决定了它的营销策略特征,它必须在全球市场保持自身品牌形象特色以及统一性,这是需要采取一致策略的广告来配合的。标准化的广告策略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塑造着统一高贵、卓越的生活方式。通过研究发现,尽管标准化广告占据了奢侈品跨国广告传播的绝大部分,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广告加入了本土化的中国元素。虽然从整体上看,奢侈品满足的是人们所共有的某种理想需求,但对于具体的奢侈品产品而言,制造商针对

  本地市场设计和推广一些产品的情况也不是完全没有,广告策略还是需要考虑到这种需求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比如化妆品类别和汽车类别的奢侈品平面广告的标准化程度得分就相对较低,表现出的标准化程度也对应地比较低。因此奢侈品广告策略也不能一概以标准化策略定论,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点在后面会结合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和讨论。另外,通过实证研究,还可以得出奢侈品平面广告本土化策略主要体现在文字部分的各要素上。

  经过对奢侈品的广告文本研究后发现,在利用本土化元素的广告策略中,奢侈品跨国公司全球营销策略依然是其内在的统一指导原则,从而保证了奢侈品品牌营造的内涵的统一,从深层次角度分析,这种本土化的广告运作手法实际上仍然是奢侈品广告标准化策略的外在表现形式。需要看到的是,这种“标准策略本土化”的运作协调了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避免所谓的外在形式之争,既保持了跨国广告策略的统一性,又充分考虑了本土市场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和消费习惯,已经成为目前奢侈品跨国广告传播的发展趋势。

  第5章. 结论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回顾了前人在跨文化广告传播和奢侈品营销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从中建构出本文的理论框架。本文借鉴了国外学者研究跨文化广告的思路和方法,对奢侈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平面广告文本进行文本分析,本文进一步得到奢侈品跨文化广告主要采取标准化策略的结论,对奢侈品跨国公司在华采用标准化广告策略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

  本文通过对奢侈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奢侈品跨文化广告主要采用标准化策略的结论及其特点与制约因素。虽然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但是奢侈品跨国公司却通过采用标准化的广告策略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标准化策略的成功与奢侈品及其营销规律的独特性密不可分,奢侈品是一种具有高符号性、高文化内涵的产品,不同于大众商品的实用功能,它更多的是一种尊贵地位、独特品位的象征,相应的营销策略强调也是竭尽所能地强调它的尊贵与卓尔不凡,在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时也尽可能地使用标准化广告策略,传达奢侈品所代表的原产地文化以及梦幻般的生活方式,极力打造梦幻感和距离感,制造人人想拥有但只有少数人能拥有的诱惑,在消费者中人为地造成区隔。这一点对于各个国家的奢侈品及其消费人群都是适用的。同样的,对于源自中国的奢侈品,也是如尽管本文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奢侈品跨文化广告传播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见解,但由于笔者学术水平和调研经费有限,本文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1、按照国外学者研究跨文化广告的思路,最好是对中外广告文本进行对照研究,但因为找不到对应的外文平面广告样本,笔者只能因陋就简,仅研究中文杂志上的奢侈品广告文本,但因为本文所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根据,因此,结论亦具有科学价值。

  2、虽然符号学和内容分析方法在传播学领域内使用得比较广泛,但是这两个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以说具有先天的缺陷。虽然本文通过和专家进行焦点小组讨论以及信度检验,尽量使编码保持客观,但这两种方法的先天缺陷依然在所难免。

  3、因为时间和可获取资源的限制,文本抽取的广告样本范围有限,如果能够选取更多的样本,则能具有更好的代表性。

  跨文化广告是国外广告学界一个比较成熟的课题,但是国内研究得还不多,实证研究则更少,几乎还是空白。奢侈品广告的独特性使其成为跨文化广告的非常合适的样本,但对它的跨文化广告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挖掘。

  参考文献

  [1].姜凌 姜楠.奢侈品消费中参照群体影响的理论研究[J].商业时代,2009(28):23-24.

  [2].钱瑛.奢侈品的网络营销策略[J].销售与市场,2009(28):56-58.

  [3].秦越.中国奢侈品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2009(9):77-78.

  [4].童思宇.中国消费者改写了世界奢侈品消费规则[J].中国经贸,2009(17):72-75.

  [5].林峰.奢侈品的人情味[J].企业家天地,2009(8):90-90.

  [6].羊英 傅瑜.奢侈品行业供应链的下游集成策略分析与应用[J].价值工程,2009,28(9):72-75.

  [7].童思宇.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奢侈品市场的新旗舰[J].中国经贸,2009(15):82-85.

  [8].无.全球金融危机下,奢侈品牌在中国依然势头强劲[J].销售与管理,2009(9):28-30.

  [9].朱浩云.奢侈品之中国消费[J].中外文化交流,2009(9):24-25.

  [10].李润思.论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J].商业时代,2009(23):19-20.

  [11].刘禹含 潘国强 吴红梅 田明华.关于奢侈品的定义与奢侈度的研究[J].时代经贸:中下旬,2009(4):23-24.

  [12].Knowledge.奢侈品的新战法 以价值和服务取悦消费者[J].经理人,2009(9):22-22.

  [13].无.中国企业重视奢侈品牌的形象深度[J].中国贵金属,2009(8):64-65.

  [14].无.西方品牌演绎奢侈品新义[J].中国贵金属,2009(8):64-64.

  [15].无.缔造中国的奢侈品牌[J].潮商,2009(3):42-46.

  [16].廖秀峰 颜金.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9(12X):239-239,242.

  [17].曾华.浅析经济危机下的奢侈品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09(08X):15-16.

  [18].姜凌 周庭锐 王成璋.奢侈品牌与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参照群体影响差异研究[J].预测,2009,28(4):8-15.

  [19].廖成林 周婷婷.女性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研究[J].商业时代,2009(19):35-37.

  [20].任宁.我国服装业奢侈品牌培育探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9(4):35-37,41.

  [21].李文瑾.中国元素:民族奢侈品牌的突围点[J].新闻世界,2009(7):119-120.

  [22].赵鹰.Michel:全球奢侈品行业泰斗级人物[J].沪港经济,2009(7):12-13.

  [23].吴新红.对奢侈品品牌营销策略的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09(18):10-11.

  [24].罗佳.浅论奢侈品品牌形象构建[J].市场论坛,2009(7):81-82.

  [25].吴谨.论外国奢侈品在中国的发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74-76.

  [26].无.全球十大奢侈品品牌价值排行榜[J].品质,2009(7):22-25.

  [27].刘星.LV:奢侈品牌的奢侈用人观[J].公关世界:下半月,2009(6):42-43.

  [28].颜爱民 陈思 程园园.传统价值观对奢侈品购买动机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09(6):812-817.

  [29].时蕴婷.奢侈品牌名称汉译若干问题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4):145-149.

  [30].无.奢侈品及创意包装在亚洲地区唯一的交流平台[J].包装与设计,2009(3):48-51.

  [31].梁志坚.奢侈品牌中国避寒[J].环球财经,2009(1):91-93.

  [32].无.奢侈品模式的溃堤[J].经济展望,2009(5):175-176.

  [33].高萌萌.中产阶级新奢侈品消费动机分析[J].商业时代,2009(12):24-24,35.

  [34].柳卫宾 冯华魁.奢侈品的中国式消费[J].销售与市场,2009(12):64-65.

  [35].支晋峰.新奢侈品营销特征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96-98.

  [36].陆亚春.透析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5):230-231.

  [37].姜凌 姜楠 王成璋.消费者奢侈品感知价值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展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9-93.

  [38].肖爽.中国奢侈品及其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3):110-112.

  [39].龚艳.中国奢侈品消费群的四大特征[J].沪港经济,2009(4):60-61.

  [40].王杰(编) Holly(译).奢侈品品牌热衷开发中国市场[J].服装设计师,2009(4):22-22.

  [41].高建华.愿景是中国企业界的“奢侈品”[J].经济管理文摘,2009(6):27-29.

  [42].唐乐.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3):123-125.

  [43].胡天瑞.奢侈品与奢侈性消费课税问题探研[J].税收征纳,2009(3):9-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