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读书笔记 > > 《罪与罚》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好段
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好段

摘要:《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名扬世界的大作,世人言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 文学 的广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罪与罚》 读书笔记 摘抄好句好段,欢迎大家阅读与 学习 ! 1、贫穷不是罪恶,这是真理。我知
关键词:罪与罚,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好段,罪与罚,陀思,耶夫斯基

保卫花园2无敌版,中国公路信息服务网,金原崇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名扬世界的大作,世人言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罪与罚》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好段,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1、贫穷不是罪恶,这是真理。我知道,酗酒不是美德,这更是真理。可是赤贫,先生,赤贫却是罪恶。贫穷的时候,您还能保持自己天生感情的高尚气度,在赤贫的情况下,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人都做不到。为了赤贫,甚至不是把人用棍子赶走,而是拿扫帚把他从人类社会里清扫出去,让他受更大的凌辱;而且这是公正的,因为在赤贫的情况下,我自己首先就准备凌辱自己。

  2、“要不,就完全放弃生活!”他突然发狂似地大声叫喊,“顺从地听天由命,一劳永逸,放弃行动、生活和爱的一切权利,扼杀自己心中的一切!”

  3、一个被判处死刑的人,在临刑前一小时说过,或者是想过,如果他必须在高高的悬崖绝壁上活着,而且是在仅能立足的那么狭窄的一小块地方站着,——四周却是万丈深渊,一片汪洋,永久的黑暗,永久的孤独,永不停息的狂风暴雨,——而且要终生站在这块只有一俄尺见方的地方,站一千年,永远站在那里,——他也宁愿这样活着,而不愿马上去死!只要能活着,活着,活着!不管怎样活着,——只要活着就好!……多么正确的真理!人是卑鄙的!谁要是为此把人叫作卑鄙的东西,那么他也是卑鄙的。

  4、庸俗的人们哪!他们爱,就像是恨……我是多么……憎恨他们所有的人!

  5、她终于走了,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她低着头,急急忙忙地走着,好尽快走出他们的视野,尽快走完这二十步路,到达转弯的地方,往右一拐,到大街上,终于只剩下她一个人,于是匆匆忙忙地走着,既不看任何人,也不注意任何东西,只是在想,在回忆,思索着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种情况。她从来,从来没有过类似的感觉。一个全新的世界神秘地、模模糊糊地进入她的心灵。

  6、这观点就是:按照自然规律,人一般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低级的(平凡的),也就是,可以这么说吧,仅仅是一种繁殖同类的材料;另一类是名副其实的人,也就是有天赋或天才、能在自己的社会上发表新见解的人。当然,这样的分类,可以无尽止地划分下去,但是区分这两类人的界线却相当明显:第一类,也就是那些材料,就其天性来说,一般都是些保守的人,他们循规蹈距,驯服听话,也乐于听话。照我看,他们有义务驯服听话,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对于他们来说,这完全不是什么有伤尊严的事情。第二类人却都会违法,都是破坏者,或者倾向于违法和破坏,这要根据他们的能力而定。这些人的犯罪当然是相对的,而且有很多区别;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各种不同的声明中要求为了更好的未来,破坏现有的东西。但是为了自己的思想,如果需要,哪怕是需要跨过尸体,需要流血,那么在他内心里,凭他的良心,照我看,他可能允许自己不惜流血,——不过这要看他思想的性质和规模而定,——这一点请您注意。仅仅是就这个意义来说,我才在自己的文章里谈到了他们犯罪的权利。(请您记住,我们是从法律问题谈起的。)不过用不着有过多的担心:群众几乎永远不承认他们有这种权利,总是会处决或绞死他们(或多或少地),而且这也是完全公正的,这样也就完成了他们保守的使命,然而到了以后几代,这样的群众又把那些被处死的人捧得很高,把他们供奉起来,向他们顶礼膜拜(或多或少地)。第一类人永远是当代的主人,第二类却是未来的主人。第一类人保全世界,增加人的数量;第二类人则推动世界向前发展,引导它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这一类人,还是那一类人,都有完全同等的生存权利。

  7、“你为何不骂我,却拥抱我?”“因为世界没有比你更不快乐的人了。”

  8、我唯一担心的是我们明天的生活能否配的上今天所承受的苦难。

  9、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10、只要一有必要,我们就会压制我们的道德感;我们就会把自由、安宁、甚至良心,把一切、一切都拿到旧货市场去拍卖。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只要我们热爱的这些人能够幸福。

  《罪与罚》读书笔记:

  1艺术特点

  陀翁研究过莎士比亚,就本书的故事来看,的确有着莎士比亚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故事技巧。

  在拉斯科利尼科夫实施谋杀的前前后后,故事不断的出现逆转,在每一个紧张情节进展的过程中都会埋下后事不休的伏笔。比如拉斯科利尼科夫吐露自己秘密时却被隔壁偷听到,刚刚平息的风波顿时又起。

  其实最像莎士比亚的地方莫过于将阴谋戳穿的过程,主人翁揭穿小人卢任时,那鞭挞的言辞如洪水般涌来,有种熟悉的莎士比亚式的正邪正面交锋的酣畅淋漓。

  警方的侦查与主人翁的反侦查过程犹如侦探小说一般激烈多变,陀翁在推理斗智的同时展开对于人物内心深层次的触碰与挖掘。

  正是因为如此精彩的故事,洗练传神的文笔,精准幽深的心理分析,深刻精辟的精神探究,使得本书处处绽放着文学的光芒。

  2救赎

  本书主要讲诉的就是救赎,所谓“罪与罚”说的是人们面对苦难与罪恶的态度。

  第一问题是“能否认识到罪恶”,如卢任者,他从始至终的巧使手段,谋取个人利益而不觉廉耻,他想要通过金钱来控制一个贫困女人臣服于自己,又不惜嫁祸于人来树立自己形象。这等人从来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罪恶更无从谈起救赎了。他是社会的罪恶之源,一直生活在欲望与失望之中,没有信仰,只有手段,是堕落腐化的一类人。

  第二个问题是“意识到罪恶后的怎么办”,这是本书主要讨论的问题。如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摇摆与痛苦,他终于还是意识到了自己不是杀了那个老太太而是“杀了自己”,他想:“我没有跨过那条线,我只是个卑鄙自私的人”。而此刻困惑痛苦的他失去了方向,他会继续选择与警察对抗,继续撒谎自保,也会跑去索尼娅那里说出自己的痛苦,祈求这个女孩的眼泪来给自己镇镇痛,而最终他还是勇敢的挂上十字架投案自首,完成了一个灵魂的转变。实际上这时的他才真正的跨过了“另一条线”,这是一条救赎的线。

  鲁迅对于《罪与罚》大为赞赏,因为一个有信仰的民族与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在“此条线”处会做不不同的选择,前者选择背负着痛苦跨过去,于是得到了善,而后者却是撇一撇嘴,退回去,用精神胜利法打败痛苦,苟活于自我安慰中。

  勇于鄙视自己,敢于自我批判,造就了对于真理与正义的较真儿的精神,从而造就了无数的科学艺术上大师。相比之下中国却是“只有技术没有科学”了,更缺少大师。

  在逻辑上,真理服务于自己与自己服务于真理有着本质区别的。

  本书的精神标杆显然是妓女索尼娅,一个身份最卑贱的人却是一个品格最高尚的人。

  她为家人背负起沉痛的负担,代人受罪。即便身落红尘,心地却依然善良单纯。索尼娅将苦难独自扛起,内心交给了上帝,她没有咒骂没有沉迷,还执着的引领着拉斯科利尼科夫走向正途。

  与索尼娅对比的人物是落魄的贵族女人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这个女人被生活击垮了,有人评价她是为了尊严奋力搏斗的女强人,这样评价是偏颇的,我想这绝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本意。

  被现实逼疯的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生活在咒骂与回忆中,她其实是个比较肤浅的女人,沉醉于往日的虚荣,她咒骂嘲笑房东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内心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已,她不计后果的将仅有的生活费全砸在宴请上,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可是个高贵的人。

  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实际上无力背负苦难,她一意孤行,却将压力都转嫁到女儿索尼娅身上。

  3人格分析

  受贫困折磨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有着超出超人的思考,他有一套自己对于人的判定的理论,这个理论是无干宗教的。

  他认为人分为两类,一类人智慧超群,他们负责打破常规,他们可以凌驾于法规之上,负责统治人类。另一类人是迷迷糊糊跟着大众走的被统治者,这些人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如虱子般卑贱无意义。

  拉斯科利尼科夫为了证明自己是属于拿破仑那一类的有着杀人权力的高贵者,于是策划了谋杀放高利贷的老太太。

  他幻想到:拿破仑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处于自己的位置,那么也会毫不犹豫的杀掉一个虱子,以便走上自己的坦途的。

  这就好比我们对于曹操的崇拜,曹操梦中杀人,错杀吕伯奢,很多人依然觉得他是罕见的奸雄,了不起!

  可惜事情发生以后,拉斯科利尼科夫陷入了痛苦的挣扎。拉斯科利尼科夫开始出现了轻度的精神错乱,他不断的陷入恐惧,辩解,自我反思的漩涡中。

  对于他的精神错乱,本书可谓是下了大笔墨的。

  他情绪容易左右摇动,高傲,偏执,常常处于愤怒和对自己的愤怒而愤怒的状态。故事中他多次出现愤怒与不耐烦,那种愤怒针对他的母亲、妹妹、朋友、以及所有人。本身就体质来说,精神质与神经质的指数超出了常人,也就是说是精神疾病的易发人群。

  围绕着拉斯科利尼科夫陀翁描写了大量心理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自我对话,在他神志不清的时候,他经常对自己的思想与欲望进行梳理与对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内心层深处的想法与欲望是埋藏的很深的,以至于很多行为自己并不能解释,所以真实的自己需要刻苦的挖掘才能看到。

  本书中有比较多的异常心理的分析,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就患有精神疾患,所以很多描写可以当做教材研究的。比如关于发疯前的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的心理刻画,当死死抓住幻想不放的时候,现实的冲击一步步将人物逼到一个内心幻想的世界,以至于活在半梦半现实中。因为受不得再多一点的打击,于是关闭了理智,将梦境与错乱进行内心保护,表现为行为语言上的疯癫。

  4结语

  《罪与罚》所揭示的正是基督教的受难精神,通过否认自己而达到真理与至善。有些痛苦,你无能为力,但也比起推诿与自欺,忍受本身其实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也许这种“自残”,好多人看来莫名其妙,实际上这正是西方文化强大的根基所在。


[《罪与罚》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好段]相关文章:

1.阿Q正传好词好句好段读书笔记摘抄

2.道士塔读书笔记好句好段摘抄及感想

3.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大全

4.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感悟

5.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优秀】

6.浒传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

7.名人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8.《红楼梦》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好段

9.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10.关于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