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港口可持续性排名研究
历史学毕业论文

港口可持续性排名研究

摘要:摘要:本文选取了环渤海、黄海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港口,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研究了它们的可持续性绩效。通过调查问卷,从港口管理者、物流专家和港口客户获取所需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五个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绩效排名。进一步通过灵
关键词:港口,可持续性,排名,研究,摘要,本文,选取,渤海,黄海,具

90后超模安西娅,mvpdj音乐网,国外网站大全

  摘要:本文选取了环渤海、黄海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港口,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研究了它们的可持续性绩效。通过调查问卷,从港口管理者、物流专家和港口客户获取所需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五个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绩效排名。进一步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评价标准的权重变化对五个港口综合得分的影响。研究将为我国海港、河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范文写作网 http://www.bixuanzl.com
  关键词:港口;可持续绩效;层次分析法;灵敏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F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3-0068-006
  一、引 言
  在全球贸易运输中,国际海洋货物运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最主要方式。海上运输业承载了90%左右的全球贸易量和70%的世界贸易总价值,是世界上最普遍、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1]
  海上运输仅仅聚焦在海上两港口之间运输产品的流动,而海上物流集成了许多活动,主要控制从供应商原点到最终客户的所有产品流动。[2]在海事供应链中,主要由班轮运输和港口两部分组成。据统计,港口系统在2011年处理了16786百万吨的货物量,港口系统处理了世界范围内的货物流动的巨大需求。[3]因此,任何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上实现的明显改善,都会对海事供应链效率有一个重要的影响。供应链的可持续性是供应链管理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维度方面的结合。[4]一个可持续的供应链也可以定义为通过对信息、运作、资金和资源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以及对环境破坏的最小化。[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可持续性发展。关于经济和社会层面,它的目的是优化操作来提高成本效益。关于环境层面,是指减少相关的负面环境影响。[5]
  近年来,航运业开始向可持续供应链努力,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确保更广泛的利益。在供应链可持续性的考虑方面,港口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进行港口的可持续性评估,从而制定最优决策,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渤海、黄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有青岛港、天津港、秦皇岛港、黄骅港、大连港、抚顺港、龙口港、烟台港、威海港、潍坊港、日照港、连云港港等大大小小各类港口十余个。这些港口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国内贸易的发展。本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主枢纽港口青岛港、地区性重要港口日照港、烟台港以及中小港口威海港、潍坊港5个港口,从环境和经济的两个层面来分析各个港口的现阶段可持续性发展情况,希望能为我国港口(不仅是海港,也包括内陆河港)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就我们收集到的以往研究文献来看,对于港口可持续发展中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尚缺乏同时考虑经济和环境影响的研究。文章接下来的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描述问题,确定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根据环境管理方面的相关体系,确定可持续性方面的评价标准。第三部分为方法论和实现过程。首先介绍了多准则决策法和层次分析法,然后详述了根据数据进行的实现过程。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果呈现和运用灵敏度分析的验证过程。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做收尾性的总结,说明这一课题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后续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问题描述
  (一) 问题介绍
  众所周知,港口所在的城市都是得益于港口的不断发展,从而带动起了城市的发展。环渤海、黄海半岛拥有众多港口资源,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港口系统。近年来,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判断港口绩效的重要标准。研究中试图分析环渤海、黄海所有港口的发展绩效会非常复杂,而且不会对一项问题有太多的侧重点。因此本文选取环渤海、黄海具有代表性的5个港口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港口可持续性绩效。
  (二)目标
  本研究的范围是评估海运供应链的5个环渤海、黄海港口的可持?m性。评估包括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内容。经济目标是优化运营成本,实现成本效益。经济方面尽量减少运营成本,如交通、运输和库存。另外,考察服务的质量,以此可以来吸引更多的客户,比如缩短服务和等待时间,减少港口拥堵。
  环境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少港口和航运业务的环境破坏。一系列环境方面的指标设立,是用来衡量污染程度,环境立法,可再生能源和未来的发展策略。因而,根据(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1和以前学者的研究,设计了评断标准。每一个标准制定了指标用来评估港口可持续性绩效。
  (三)可持续性标准和指标
  首先,我们要考虑经济和环境的标准。目前国际上有三种认证用来提高港口中的可持续性绩效:ISO14001、绿色港口和生态港口。其次,考虑确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一系列指标。评价港口可持续性设立的一系列标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港口活动对空气、噪音和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检验港口政策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研究方案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领域,由于它们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很难把经济方面和环境方面结合起来考虑。这主要是因为所有的经济策略都是通过优化港口运营带来更多的成本效益,而大多数的环境策略通常需要大量的投资。由于可持续发展指向未来,很难平衡可持续性的环境和经济方面。因此,我们建立了一套指标,用来评价每个港口的绩效和竞争力。根据层次分析法,第一步是制定决策的层次结构。我们建立环境方面的层次,是基于国际标准组织14001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研究方案如图1所示。
  三、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数据
  问卷调查基于选定的港口和指标体系。
  1.参与者
  邀请了三种类型的参与者进行问卷填写:港口管理者、港口物流研究专家以及熟悉环渤海、黄海港口的外贸人员。港口管理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者。它们直接控制港口系统以满足所需的目标。港口物流方面的专家是港口方面进行教学、工作和研究的人,他们有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以评估指标体系和备选方案。他们知道港口之间的差异。长期与各个港口有着密切业务往来的外贸相关人员,他们了解港口的经营状况,可以准确地判断港口在各项标准下的表现。我们的调查问卷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相关人员。共有10位港口管理人员、两位港口物流研究专家以及30位外贸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   2.调查问卷
  问卷的设计旨在反映特定的目标。对于每个标准,根据前面我们描述过的1到9级的重要程度对我们选取的港口进行评估。这部分的目的是总体了解每个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接下来,最重要部分是在一组评价可持续性绩效的标准下,对港口的绩效进行个人经验和意见的征询。这个评估采用了1―9标度法。最后,排序问题根据给定的一系列标准评价各个港口的绩效。
  (二)决策层次制定
  表1描述了层次结构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及评估各个港口可持续发展性能的一系列标准。在第二个层次,说明了本研究的两个方面:经济方面和环境方面。
  (三)成对比较模型
  当建立了四个层级的决策层次结构后,就要将同一层级的构成要素进行成对比较,构造出成对比较的专家判断矩阵。如表2―表4所示。
  在第三层次中有两种类型的比较。集群的比较:这是两个集群分别比较。一个标准的集群被定义为一组从它的上一层级开发的一组标准或者子标准。这种比较的目的是评估在每个集群中的标准的优先级。水平比较:这个比较的目的是在同级别中评价所有标准。这个研究集中于这种类型的比较,因为它提供了关于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组合的总体评估。
  表5描述了环境方面的比较矩阵,表6显示了经济方面的比较矩阵。表7和表8分别描述了第四层级中环境子标准的两个成对比较矩阵。
  (四) 结果
  对在同一集群中的标准或者属性,进行基于归一化权重排名。计算的过程按照层级。因此,如果在同一层级中有两个标准的集群,?t对他们分别排名。两组比较方法的主要目的如下:在每个集群,集群的排名是为了确定一个集群中的一组标准的优先顺序。目的是评价在某一方面下的每个标准的重要性的相对程度。第二种类型的比较是层级之间的比较。目的是确定每个级别中所有标准的整体优先级和排名。这种评估的结果显示的是,在一个评估中两个方面的结合程度。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评估相互矛盾的方面之间结合的程度。
  此外,一致性测试是用原有的公式计算处理。在评估的时候,对每个参与者进行一致性(不一致)比率检验。可接受的一致性比率小于或等于0.1。一致性检验过程:当CR=<0.1时,认为A的不一致的程度是被认为在可以容许的范围内,可以用归一化的特征向量作为权重向量。否则要对矩阵A进行调整,构造出新的成对比较矩阵,然后再次进行检验。经过计算,符合一致性检验的情况,因此,本文中的各个标准和子标准的权重的确定,就是由成对比较矩阵中的特征向量而得到的。
  表9是在环境和经济方面的比较结果。所有的标准都使用数字规模来进行排名,1是最可取的。关于评估,在排名上环境方面的优先级高于经济方面,平均权重53.68%。表10展示的是在决策层第三个层次中一系列经济方面和环境方面的各个标准之间的权重列表。对各个标准的权重进行排名,确定各个标准的优先性和重要程度。描述出了成本效率标准与本层次的其他标准相比是最重要的一个,平均权重23.53%。在这个层次中的标准中,高质量的服务和培训以及成员意识这两个标准被列为第二个和第三个最重要的,分别为22.79%和9.38%。接下来的表11展示了决策层相对于第四层子标准的对比情况,阐释了基于权重的两种类型排名。
  第一种排名情况:在同一标准下子标准之间的比较。废弃物管理和环境的风险管理这两个子标准相对于其他标准来说,它们的排名是靠前的。
  第二种排名情况:在两个相同层次下,这五个子标准之间的相对比较。进行这五个子标准的之间的排名,计算的所有子标准的平均权重的总权重等于100%。由此次排名可以看出的是,环境方面的风险管理这一标准是最高优先级排名的。
  (五)分数计算
  有了上面几个表格中的数据后,接下来进行的是,计算所提供的备选方案中各个港口的得分。论文中各个标准的权重的计算、各港口绩效的百分比等都是由所有参与者评估得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得到的,然后参与者的评估获得分数的平均数就是最后我们论文中所使用的分数。各个港口由各个标准和子标准综合进行评估。每个港口最后的总分是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在接下来的表格中,我们展示出各个港口的最终综合得分,如表12所示,青岛港与其他港口相比具有最高的可持续性绩效,为49.11%。烟台港排在青岛港的后面,可持续性绩效为44.37%。
  四、灵敏度分析与结论
  最终给出的评估取决于对各个标准和子标准所设置的权重。因此,灵敏度分析的目的是检验不同场景下对应的标准权重的变化。这样做,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改变环境方面和经济方面的一系列标准的权重来验证得到的结果。举例说明,青岛港口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达到了很多的环保标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青岛港的环境方面的权重,来看一下改变环境方面的权重后,各个港口的总得分变化情况。
  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如下:反映各标准在港口绩效方面的重要性,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影响港口绩效排名的变化方面,确定最可能影响结果的标准,验证所获得的最终结果。
  (一)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通过改变标准和子标准的权重来实现。一是改变环境方面的权重,二是改变高质量的服务这一标准的权重,下面详细陈述这两个过程:
  1.如果环境方面的权重从53.68%提高到67%。当然,在经济方面的权重就会随之减少。经济方面的权重就从46.32%下降到了33%,这一环境标准方面的权重的增加,使得港口的综合得分均有提高,但各个港口的提高幅度不一样。五个港口的得分分别从49.11%、44.37%、44.36%、42.6%、34.05%升高到:49.30%、45.18%、45.38%、43.45%和34.77%。另外的话,港口的排名也发生了少许的变化,烟台港和日照港的排名进行了对调。表13描绘了这一结果。
  2.当高质量的服务这一标准的权重从22.79%上升到35%时,再次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此确定各港口的可持续性绩效水平。增加高质量服务的权重,使得青岛港的综合得分更高。而且各个港口的排名也略有变化,烟台港排名略有下降,日照港排名提升,升到了第二位,其他港口没有变化。其灵敏度分析的结果展示在表14中。   (二) 讨论
  通过灵敏度分析对结果进行了验证。总结如下。
  环境方面:不同权重的各个标准,其经过研究的结果显示,即使由于增加了一些标准的影响,青岛港港口的分数增长幅度最小,但是仍然保持排名最高。可以看出:这个港口有关这些方面的性能已经达到了稳定性。不过研究发现,青岛港虽然排名一直居于首位,但是增加了环境方面的影响后,综合得分的提高程度是最低的,日照港的综合得分提升最快,说明了青岛港在可持续性方面虽然固有的实力较高,但是其在环境方面的重视程度并没有日照港高,着眼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话,还是需要加强环境方面策略的重视和改进。
  经济方面:当增加了环境方面中高质量的服务这一经济标准的权重后,只有青岛港和潍坊港的综合得分有所提高,说明这两个港口在目前的港口发展战略中,比较注重这一点。建议五个港口在各个标准下,结合自己的优势,分析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发展。
  环境方面和经济方面的结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与最初的解决方案相比较,港口的可持续性排名是变化不大的。在对两个方面的标准进行灵敏度分析后,青岛港的位置仍然保持在最高优先级。
  五、结 论
  本文选取环渤海、黄海港口体系中的5个有代表性的港口,对它们在环境和经济方面的可持续性绩效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数据,应用多准则决策方法中的多属性决策对各个港口的绩效进行了评估。应用层次分析法对5个港口进行了可持续性绩效的排名。不同港口可以根据自己单项和综合分数进行改进提高。本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个研究此类问题的通用框架,可以扩展到我国其他海港、河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Asgari N,Farahani R Z,Goh M.Network design approach for hub ports-shipping companie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Practice,2013,48:1?C18.
  [2]Song D W,Panayides P M.Maritime Logistics: A Complete Guide to Effective Shipping and Port Management [M].London: Kogan Page Ltd.,2012.
  [3]Asgari N et al.Sustainability ranking of the UK major ports: 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15,78:19-39
  [4]Carter C R,Rogers D S.A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ving toward newtheor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2008,38(5):360-387.
  [5]Denktas S G,Karatas C C.Port sustainability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s: a framework on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J].Asian Journal of Shipping Logistics,2012,28 (3):301-319.
  (?任编辑 吴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