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学毕业论文 > > 谈非美术教育的合作基点论文
美术学毕业论文

谈非美术教育的合作基点论文

摘要:中非美术教育合作既是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非合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和非洲都拥有众多的文化艺术遗产并享誉世界,通过中非美术教育合作,可以促进两地的文化艺术遗产更好地得到保护、利用和传承,促进两地的美术教育发展迈上一个
关键词:谈非,美术教育,合作,基点,论文,中非,美术教育,合作,既是

驱鬼诗,安平,淄博公安交通网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中非美术教育合作既是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非合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和非洲都拥有众多的文化艺术遗产并享誉世界,通过中非美术教育合作,可以促进两地的文化艺术遗产更好地得到保护、利用和传承,促进两地的美术教育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增强各自的文化自信。针对当前中非美术教育合作还未很好地开展的现状,建构中非美术教育合作的共通性平台与共识性命题,探索当代中非美术教育合作的基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合作联盟的共建

  源远流长的中国艺术和非洲艺术不仅分别展现了各自非凡丰厚的文化内涵,还呈现了各自不同的精神意蕴。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至善尽美”的人生观、“中庸和谐”的社会观既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发展,也促进着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思想独具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气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非洲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传统,在人类文化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以非洲土著文化为依托的黑人艺术,有着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木雕、纹身、面具、绘画、音乐、舞蹈等,看到其中共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识—神秘、神圣、神奇、图腾、崇拜、权威,这些无不与黑人以种族繁衍、祖先崇拜、万物有灵等理念为基础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宗教哲学密切相关。艺术在非洲的历史流转,不仅是黑人土著生活、文化与信仰习俗的延续,也是他们哲学意识与思想理念的拓展,有着非洲原始人类图腾精神的理性扩张,也有着非洲黑人种族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升华。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和非洲的文化主权都面临了巨大挑战和威胁。但文化基因不能变异,文化精神不能剥落。中国倡导文化艺术的自信与自觉,特别是在文化全球性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党和政府以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战略高度呼吁人们树立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对“西化”“分化”的图谋给予坚决遏制,尤其对在艺术教育中灌输欧洲文化中心主义,崇尚西方当代艺术,以欧美文化为世界主体文化的思想倾向,更是给予强烈反对。在非洲,由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不断扩张,在相当程度上非洲黑人文化也遭到了文化殖民主义者的破坏,变成了西方文化的附庸。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非洲各国普遍意识到本民族艺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文化主权意识不断觉醒,文化安全维护意识也在不断强化。正是这种强烈的维护本民族文化主权的意识使然,对于肩负传承和弘扬文化艺术精神责任的美术教育,中非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要共建中非美术教育战略合作联盟。也就是说,中非的相关美术教育机构要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并进,相互鞭策,应对共同的挑战,防止外来文化以各种借口切割历史,培养殖民文化、异化艺术。在此基础上,推进合作关系。双方美术教育部门要站在人类哲学的高度,以历史的文化传统为基点,共同制定教育目标与课程标准,共同构建教学模式与教育内容,力求从目标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彰显各自的艺术文化核心精神,坚守双方对本土艺术文化认知的合作基点。

  二、教育观念的共通

  美术教育的发展包含着理论认识与实践行为两个部分,其中理论认识与教育观念作为人类美术教育史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指导着实践发展的方向,尤其值得推广。目前,中国在基础美术教育中,课程和教学的关注点已从知识与技能抬升至学科核心素养;在职业美术教育中,大力提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院校中,致力于建设造型、设计、建筑与人文等相互支撑的现代美术教育形态,倡导“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弘扬“像哲人一样思考、像工匠一样劳作”的哲匠精神;秉持长久以来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思想和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思想。而在非洲,由于各国长期存在经济落后和社会危机,被公认是当今世界上教育最不发达的地区,非正式教育机构实施的传统学徒制教育仍然是贫困孩子获得就业所需技能的主要途径。非洲美术教育的发展无疑是落后的,很难形成具有示范意义及推广价值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针对非洲美术教育的现实问题,中非教育合作需要在教育理念上搭建互通平台,通过美术教育平台的高层互动,实现在教育理念上的相对同步。当然,中国美术教育观念具有的历史性、本土性与先进性,简单照搬,也不一定适合当前非洲各国的实际情况,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中非美术教育合作中,让非洲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充分感受到来自中国的观念冲击和思想启迪,让他们能够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特色化的教育思想观念,并自觉地转化为教育行为。

  三、课程资源的共生

  文化艺术上的互动和交流是中非美术教育合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对美术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课程资源的相互利用。独特的地域必然生成属于这个地域的文化传统,中国与非洲处于不同的大陆板块,在地理位置、自然物种、气候条件上有着各种差异,使得两地人类历史的文化传统有着明显不同。中国从东至西、从南到北,文化形态表现各不相同,文化种类也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中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独特的文化地位。从民族文化根源上看,中国文化主要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辅以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中国炎黄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庞大结构。非洲地处全球横贯赤道的热带区域,与中国相比显得炎热。北非是人类古文化发展的最早区域,也是黑人的故乡。非洲大陆尽管国家众多,种族脉系复杂,但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不甚明显,大多以种族文化、部落文化为基本特征。尤其北非、南非、中非和西非基本都以黑人文化为主,较少变化。有学者认为,黑非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史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具有文化特征上的外部相似性与内部异质性并存的特点(W哈特维希《非洲学研究指导手册》,美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第17页)。黑非文化与外部世界其他文化相比,在具有共同属性的同时,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上来说,中非历史文化格局与地域文化传统具有比较相近的特点,都有一个主体性文化根基。在中国是汉民族文化,在非洲是黑非洲文化,同时附着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在这样一个文化存在趋同的范畴内,中非美术教育合作必然会以各自民族的主体文化传统为核心内容,进行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中非美术教育之间各自主流文化或主体性文化的对等合作,会形成各自在文化传播意识上的教育平衡,容易找到中非教育共同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基点。中非各自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是双方美术教育资源开发的丰富宝藏。中非合作双方可以让教育对象在学习本国审定的统编教材之外,补充学习对方的文化艺术,让他们感受到中非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感受到异域文化精神的神奇魅力。而且,也可促进教育对象对异质文化理解认同与借鉴吸收。在具体的合作中,需要中非双方的美术教育研究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人,对中非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加以整理和研究,特别要加强对非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非洲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

  四、教学经验的共享

  中非美术教育合作还应当在具体的教学经验上形成有机互动和双边同构,实现教学方法、模式的双向输出。长期以来,中国美术教育包括学前美术教育、基础美术教育、职业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等在内,已经形成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范式,具有向非洲输出的价值和意义。如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有效地实施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美术教育专家设计了由选择和确定主题、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习目标、选择知识与技能、获取知识与技能、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展示与发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或环节构成的程序结构。(尹少淳《学科核心素养的抬升与降落—以美术学科为例》,《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很多院校开展了“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和经验。以上这些较为成熟的经验,都值得在非洲推广。另外,基于中非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性,怎样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的重新运用和创新,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合作课题。在中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早已开始关注和思考这一问题,如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为寻求将传统工艺与材料有效地运用于设计教学的方法,开展了“传统工艺和材料的调研在设计课程中链状训练研究”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益,也构建了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个经验也值得分享。在经验分享的同时,中非双方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针对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的关系这一议题,对如何在手工与协作、文化与符号、传统与现代之间达到平衡进行深入探讨。由于种种原因,非洲一些国家和民族的美术教育发展滞缓,还停留在原始的家族式教育与传承阶段。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落后,不仅不适应目前非洲对艺术文化发展现实的社会需要,也不适应非洲文化以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走向世界的需要。中非在地域、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虽然有着不同的差异,但在美术教育的方法上是可以共享的。中国的美术教育经验和典型教学案例,可以帮助非洲一些国家的美术教育走向现代化,比如可以通过组织非洲国家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中国的相关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也可以通过互派留学生、派遣援非教师和专家等方式来实现最大化的经验共享。总之,在中非美术教育交流与合作中,要以合作联盟的共建、教育观念的共通、课程资源的共生、教学经验的共享为合作基点,要让新时代中国美术教育的观念、教材、教学方法和经验,在非洲美术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非洲美术教育提供有别于西方模式的参考,打开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路径和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