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 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范文

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摘要:选取武汉市15个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结合2014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理想最优法确定统一理想值并计算各开发区
关键词: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

爱欧网,健康交流,snp面膜

  摘要:选取武汉市15个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结合2014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理想最优法确定统一理想值并计算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分值,再对开发区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分值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口、汉阳、江汉、武汉、江岸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产出、土地综合效益等对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有显著影响。
范文写作网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影响因素;武汉市;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F2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1-004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1.013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Zones in Wuhan City
  LI Fu-ping,TIAN Yun
  (Jiangxi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 Taking 15 development zone of Wuh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rea and combining with the regulations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Procedure of Development Zones,land int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was built from land use status, land use benefits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eight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ideal value was unified by ideal optimal method, then the score of land intensive use in development zone was calculated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e factors was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p 5 areas in score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degree of development zone were Qiaokou, Hanyang, Jianghan, Wuhan, Jiang’an. The land use degree, land use structure, land input and output, l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development zone.
  Key words: evaluation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influence factor; Wuhan city; development zone
  ?_发区是指经国家或省级政府科学规划论证和严格审批,具有明确的区域界线,实行税收减免、土地价格便宜和政府支持等优惠政策,依托于母城、市场、交通等外部条件,并提供优质的基础服务配套设施等优越的区域投资环境,为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而特别设立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开发区的涵义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新开垦的土地资源区域;二是挖掘、探索极具经济潜力的地区,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仅和开发区自身的发展相关,更是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于开发区土地的利用有着指导和引导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评价工作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区的定位和功能也会有一些改变,2014年国土资源部发布最新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以下简称《规程2014》)中评价指标体系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本研究基于《规程2014》的要求,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武汉市15个开发区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还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了自然区位、社会、经济等方面可能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以期为科学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和进一步挖掘开发区土地利用潜力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模型与指标体系
  为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对比性,主要参考《规程2014》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选取的相关原则,结合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2.1 区域概况 武汉市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东部,是华中地区中心城市和湖北省省会。位于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临黄冈市、鄂州市,西连天门市,南靠咸宁市,北接孝感市,全市总土地面积8 494.41 km2。截至2014年底,武汉市15个开发区内企业总数为33 483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 300个,高新技术企业527个,从业人员91.43万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 798.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 18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24.306亿元。施工项目1 440个,新开工项目638个。开发区税收总额4 714 915万元,外商投资金额134 458.7万美元,出口总额394 949.3万美元。   1.2.2 依据及数据来源 ①依据。2014年国土资源厅发布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规程、数据标准和法律法规,湖北省及武汉市出台的关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通知、办法。②数据来源。“湖北省开发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核查”成果数据库以及开发区统计年鉴。
  1.3 研究方法
  1.3.1 指标标准化及理想值确定
  1)指标标准化处理。设有m个定量评价指标X1,X2,X3,...,Xm和n个参评对象指标的数据Xij(i=1,2,
  3...,n;j=1,2,3...,m)为原始数据矩阵。先用极差标准化[1]法对各指标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计算参评对象每个指标的取值占全部参评对象该指标取值之和的比重,这样就消除了数据量纲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则可得出数据的标准化矩阵Pij(i=1,2…,n;j=1,2,…,m)。指标标准化公式如下:
  Xij=(Xij-Xjmin)/(Xjmax-Xjmin) (1)
  Pij=Xij/■Xij (2)
  式中,Xjmin和Xjmax分别为指标Xj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理想值的确定。理想值就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各个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所应达到的理想状态[2]。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理想值的设定旨在标准化各个指标的现状值,使得不同开发区的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因为区域大环境和政府政策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采用统一理想值的方法来设置开发区各指标的理想值,具体见表2。
  1.3.2 权重的确定 采用客观性较强的熵权法进行计算,公式为:
  wi=■ (3)
  Ei=-■BilnBi/lnn (4)
  Bi=P(Xi)/■P(Xi) (5)
  式中,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Ei为第i个指标的熵值,P(Xi)为单个评价因子的指数,n为某一单项因子的样本个数。结果如表3所示。
  1.3.3 实现度分值计算 实现度分值就是各指标相对于理想值的实现程度。本研究参照《规程2014》中对正向指标采用的理想值比例推算法来计算开发区各指标的实现度分值。各指标的实现度分值就是各指标的现状值与各指标理想值的百分比(在0~100之间)。由此可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别问题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由公式(6)得到15个经济开发区各指标的实现度分值。
  Sij=■×100 (6)
  式中,Sij为各开发区各指标的实现度分值,Xij为各开发区各指标的现状值,Tj为各指标的理想值。
  1.3.4 土地集约利用度分值的计算 参照《规程2014》中的计算方法,开发区的集约利用度分值就是各指标的实现度分值加权之后的和。
  Fn=■(Sij×Wj) (7)
  式中,Fn为各开发区的集约利用度分值,Sij为各开发区具体指标的实现度分值,Wj为各指标的权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分值计算
  从表4可以看出,武汉市开发区的整体土地集约利用度不高,在15个开发区中,集约利用度最高的为?~口经济开发区,集约利用度为72.90分;集约利用度最低的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集约利用度为29.21分,前者是后者的2.5倍。
  从图1可以看出,武汉市15个经济开发区被分成了3个级别,第一级别有4个经济开发区,分别是?~口、汉阳、江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占经济开发区总数的26.6%;第二级别有3个经济开发区,分别为江岸、吴家山和洪山经济开发区,占经济开发区总数的20%;第三级别有8个经济开发区,分别是武昌、东湖、蔡甸、阳逻、汉南、江夏、青山和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占所有经济开发区总数的一半以上。所有的经济开发区基本分布在7个老城区及周围,且呈现集聚的特点。集约利用度高的开发区集聚在中心,集约利用度低的开发区分布在四周,并且集约利用度高的开发区彼此距离更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度及其区位条件[3]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2.2 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探讨并确定影响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以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中的15个经济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分值(Yn)为因变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X1)作为自变量,通过双变量检验的结果,选择通过检验的7个自变量利用SPSS19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并构建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n=18.045X1+0.003X2+12.044X3-15.448X4+20.439X5+35.848X6+0.004X7+18.210。
  2.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因素分析
  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的容积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正向影响,效果比较明显(标准化系数为0.228,仅次于地均税收的0.259和人口密度的0.236),而且变量的显著性t检验在0.05水平上通过检验。
  在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的3个变量中,生产性用地比例和交通用地率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143和0.116,说明二者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有着正向相关性,而绿地率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呈负相关,其标准化系数为-0.162。3个自变量中,生产性用地比例和绿地率的t检验分别在0.1和0.05水平上通过检验,这说明在本模型中,绿地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比生产性用地比例更显著。交通用地率虽然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着一定的正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其t检验在0.2水平上才通过。
  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地均税收反映了开发区土地投入和产出强度的变量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着正向的影响,并且效果十分显著(t检验分别在0.05和0.01的水平上通过检验)。两者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189、0.259,在7个变量的标准化系数中最大,这说明二者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这和实际情况也是相符合的,因为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关联度是高于社会、自然区位条件的,而且投入产出水平也反映了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强度。
  反映开发区土地综合效益的人口密度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正向关系,其标准化系数为0.236(仅次于地均?收),而且t检验在0.01水平上通过检验,这说明二者显著相关。
  3 结论
  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区位、经济和社会因素[4],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应该以发展和改变的眼光对待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不能局限于土地本身,也不能只求提高经济收益,而应该多深入挖掘、综合各方面因素去解决问题。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中,应该多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考虑综合效益,才能不断促进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促进评价工作健康、科学地进行[5]。同理,对于开发区本身也应该深入分析土地利用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不能一味以提高经济收益为目的,这样可能适得其反,只有找到开发土地利用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促进开发区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开发区健康、全面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42-347.
  [2] 黄 庆.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3] 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5):1-5.
  [4] 张 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兰州市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5] 王 琪.城市建设用地多尺度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81031/1320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