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 开展班组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开展班组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摘要:摘 要:目前较多生产企业都在开展班组管理模式,都在完善组织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拓展班组管理,在提升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细胞应有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班组管理的意义及内容,并对如何开展好班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范文写作网
   关键词:班组管理 方法 途径
   1.前言
   21世纪,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制造国,车间班组管理主宰了着车间管理和过程控制,不仅要对生产现场的进度、质量、成本、人员等要素进行有效地管理,还要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处理现场的各种问题。作为最基础的班组管理,必须应用先进的工作方法、讲究必要的管理艺术、培养出高效的生产小团队,才能实现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工作环境,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
   2.班组管理的意义及内容
   班组这个企业细胞的生命质量,是企业肌体是否健康的标志。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班组管理工作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班组是强化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关键。
   班组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现场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方法管理、成本管理、人员管理等八个方面。
   3.如何开展班组管理
   3.1建立班组管理的主要步骤
   理清班组管理思路之前,应调查本班组现状,了解各工序特点、工序流程和安全隐患等要素,提炼班组管理的主要因子和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班组管理的主要步骤:建立完善班组管理中管理文件和必要记录表格;策划班组活动过程;制定可测量的考核指标或参数;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计划;明确各组员的职责要求;将班组目标分解成岗位目标;检查岗位实施目标情况;统计、分析采集的数据;评价各岗位实施的效果;整理数据、提交车间管理者;持续改进。
   3.2进行班组管理的途径
   3.2.1领导重视。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管理中占据人员最多、最繁忙的组成部分,更是企业质量控制的中心,它将严重影响着企业在品牌战略的成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把它作为企业管理中以一席之地,引入其中,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其成果和其他重要管理一样,依赖于企业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参与。
   3.2.2确立目标。根据车间的实际生产产量、质量、成本、质量的现状,合理制定班组各项指标,制定质量、安全、生产措施计划,利用详实的计划开控制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从而提高班组生产效率。
   3.2.3明确职责。根据生产的实际,明确班组张、岗位的生产职责,在职责中加入质量、安全、环境等要素,将产量予之结合,纳入考核。
   3.2.4过程控制。有班组长、车间主任、技术部门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控制过程,绘制班组过程流程图,于其他班组一起顺着流程图找出导致生产效率损失的所有环节、岗位或操作点,在图上明确标识,以引起车间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的重视,这就是进行班组管理分析、控制的基础和关键。特别关注的是流畅,要把岗位操作和生产流相结合起来,使每个班组和操作人员都重视生产流,强化设备不停机的意识,这就是班组管理和控制的关键点。
   3.2.5统计分析。班组长负责建立其对生产效率、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等记录,将其信息及时反馈给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班组长,班组长及时和车间主任分析安全和质量状况,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出相关的措施,必要时汇报相关部门,以减少安全事故和质量损失,并根据生产数据查找生产链的弊端,对症下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3.2.6持续改进。班组管理应进行八个方面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其每个项目进行分析评估,突出问题,找出主要矛盾,明确改进进一步改进方向,同时避免了同意问题重复出现,极大的影响效率的提高。
   4.开展班组管理的几点建议
   4.1建立和完善班组管理信息采集系统
   生产管理的效率取决于班组管理的信息,也就是说,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是建立在原来效率的基础上,而效率的直接反馈必将依赖于数据作为支撑点。班组管理的新变化,要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生产活动中,及时与其他班组沟通,发挥出信息在各生产流中的主渠道作用,扩大信息的采集面,了解和掌握生产的各流程、安全、质量状态等方面,从而达到控制效果,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利用等完整系统的规范化程序,从而形成数据库,进而才有分析、比较和不断更新。
   4.2掌握班组生产控制关键点
   开展班组管理应突出重点,在对班组现状作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重点控制的关键工序,使班组的管理效率明显,从而最大限度地得到领导的支持,以有利于班组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广和开展。要岗位竞争的不断激烈,利用信息采集系统提供较完备的数据流和反馈系统,拓展考核范围,细化、深化考核。不仅要考核生产的效率,而且要考核生产的质量、安全、5S开展工作;
   4.3加大培训提高素质
   “以人为本”是倡导的主流思想之一,它也同样适合于班组管理,它的要求是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首先,对班组管理人员开展各项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生产控制、安全防范、质量成本等意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生产控制的优化、安全的检查与防范、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等方面。其次,对班组职员进行教育培训。其教育以交流为主。利用班组安全例会开展安全、质量的学习,以讲解案例为主,让职工了解和熟悉本班组的安全现状、重大安全危险源、质量控制要点,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听取职工的意见,建立适合实际的管理方案。
   班组管理是企业生产的最基本的末端管理,但班组管理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才能使班组管理不断完善、改进并有效地运行。◆
  
  作者简介:
   许雪开,男,浙江杭州人,本科,学士,就职于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主要从事输电线路铁塔制作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