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 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董事会治理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董事会治理

摘要:摘 要:以农业类上市公司2009-2010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农业类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因素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会议次数与公司经营绩效负相关,CEO双重性与经营绩效不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与综合效率负相关,与纯技术效率正相关,资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董事会,治理,

西游降魔录在线观看,淘宝运费模板怎么设置,mt6517

  摘 要:以农业类上市公司2009-2010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农业类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因素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会议次数与公司经营绩效负相关,CEO双重性与经营绩效不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与综合效率负相关,与纯技术效率正相关,资产负债率、非流动资产比率、公司规模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范文写作网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DEA;经营绩效;董事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1)10-14-03
   一、引言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的兴衰与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经济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农业上市公司是我国农业企业中的龙头,其经营绩效是这个行业的经营绩效和竞争能力的基本反映。近年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行业,其经营绩效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其公司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董事会是公司的核心领导层和最高决策机构,它全面直接的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基础。因此,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董事会治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改进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
   关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董事会治理的关系,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陈军,刘莉(2006)[1]探讨了董事会规模、结构、会议频率、激励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并且分别考察了不同股权结构下董事会特征和公司业绩的差异,以及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差异。刘剑,李映萍(2009)[2]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475家公司2001-2006年数据为样本,对公司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年度内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公司上一年度绩效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公司下一年度绩效水平负相关。王山慧等(2011)[3]以深圳证券交易所 184 家中小板上市公司2007-2009年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而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结构和董事会执行强度并不影响公司绩效。龚辉锋(2011)[4]以2011年2月末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两职合一、独立性、具有博士学位的董事与上市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张娜等(2011)[5]以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2009年数据为样本,对银行企业董事会特征与银行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兼任对银行绩效具有反向影响,董事会会议与银行绩效呈现正相关。
   虽然有很多文献研究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但以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没有得到一致结论。问题的关键在于绩效指标、样本选取、上市公司经营环境、股权结构、企业规模、行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控制上市公司规模差异、股权结构,重点考察农业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上市公司绩效指标,已有研究大都使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托宾Q值等财务指标或市场指标,然而,董事会治理对于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评价不能局限于财务指标或市场指标,应该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DEA方法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它有着天然的经济背景,使用DEA方法不必事先确定各投入产出指标间的显性函数关系及投入产出综合比率,可以更客观、有效地对同类企业的效率做出评价 [6]。因此,本文拟考察用DEA方法得出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董事会治理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假设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选取2009-2010年在深沪上市的农业类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去除数据不全或数据明显异常的公司共得到56个样本。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中,董事会会议次数、管理层持股和CEO双重性是根据巨潮资讯网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整理得到,其余来自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
   (二)研究变量的选取
   1、上市公司绩效
   当前对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主要是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有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构建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真[7]。数据包络分析(DEA)是美国运筹学家Chames和Cooper等学者从1978年开始创建,以相对效率为基础,用来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是否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
   设有n个决策单元(这里指农业类上市公司),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和s种类型的输出,Xj=(x1j,x2j,…xmj)T和Yj=(y1j,y2j,…ysj )T分别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DMUj)的输入向量和输出向量, j=1,…,n,评价决策单元DMU0综合效率的CCR模型为:
   将上述模型约束条件加上,即是评价决策单元DMU0纯技术效率的BCC模型。假设CCR模型计算得DMU0的综合效率为θ*,用SE表示,BCC模型计算得DMU0的纯技术效率为δ*,用TE表示。
   根据已有研究,本文选取上市公司总资产、营业成本、员工总数作为输入指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每股收益增长率作为输出指标。因为要评价上市公司年度经营绩效,在计算时投入指标中总资产和员工总数选用上一年底的数据作为要评价年的投入指标。为了符合DEA对于数据的要求,在不影响相对效率的情况下,对有些数据做了适当的处理。
   本文用综合技术效率(SE)、纯技术效率(TE)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2、董事会治理变量和控制变量
   根据文献2、4、5、8的研究,结合农业上市公司的特征,本文分别采用董事会规模、总经理双重性、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会议次数衡量农业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为控制股权结构、企业规模、资本结构、资产结构等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以下几个控制变量,前五位大股东持股比重( 衡量股权集中度) 和管理层持股比重衡量市企业股权结构;企业规模( FSIZE) ,以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资本结构( LEV) ,以资产负债率表示;资产结构( F/A) ,以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表示。
   (三)模型假设
   为了探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董事会治理的关系,建立如下初步模型:
  
   其中,Y表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βi,i=0,1,…,9,表示回归系数, 随机扰动项,其他符号表示见表一,为了考察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以及股权集中度是否存在最优的情形,本文引入了董事会规模平方、董事会会议次数平方以及股权集中度平方三个指标。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以农业类上市公司2009-2010年数据为对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农业类上市公司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3841和0.4929,标准差分别为0.3245和0.3478。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不高,且不同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董事会成员人数均值约为11人,平均值比Jensen( 1993)[9]认为的董事会成员数量最优在7-8人有较大的差异,显示大多数公司董事会规模都比较大,这可能会导致董事会决策效率降低。CEO 双重性的均值为 0.27,由于 CEO 双重性取值仅为 1 或 0,这就意味着样本中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约为 27%,大部分农业类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还是分设的。前五位大股东持股比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77和0.18,平均值为0.5514,标准差为0.1583,显示样本中股权集中度相差比较大,但是大部分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都比较高。管理层持股比例最大64.23%,最小为0,平均值为3.66%,表明样本中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状况相差相当悬殊,有大部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没持有公司股份。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百分比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5.79和57.14,平均值为34.39,标准差为7.88,显示农业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比率差异比较大,总体来看普遍较低,大多数都在证监会要求的 33 的百分比底线附近。董事会会议次数平均值约为9,标准差为4.851,表明董事会会议次数相差比较大,且大多数董事会每年召开会议次数都少于9次。公司规模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79和0.51,平均值为2.7225,标准差为0.8626,显示样本中农业类上市公司规模相差比较大。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百分比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02和0.96,显示农业类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资产负债率百分比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88.84和3.66,平均值为42.9,同样表明样本中农业类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差别比较大,但总体来说负债率并不是太高,这显示了农业类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特点。
   (二)董事会治理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以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分别衡量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对所建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前面对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回归过程中不断调整变量与模型,最后结果见表2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农业类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两种经营效率都是负相关的,理论上如果董事会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其扩大对经营绩效会有正的影响。2、现阶段,董事会规模偏大,给董事会的运转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3、CEO的双重性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4、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经营的综合技术效率负相关,与纯技术效率正相关。5、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的经营绩效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6、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负相关。
   五、政策性建议
   对于农业类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改进给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公司要对自己的董事会规模进行适当控制,以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效率。其次,我国独立董事、监事会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提高,但还不是很完善,其独立性和监督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很多独立董事流于形式,只是投投票,今后要加强对这一制度的完善。第三,要科学合理安排,提高董事会会议效率,为公司的发展做出科学有效地决策。
  
  参考文献:
  [1] 陈军,刘莉.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1:101-108.
  [2] 刘剑,李映萍.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公司绩效[J].商业经济,2009,2:83-86.
  [3] 王山慧,王宗军,赵欣欣.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11,4(下旬):3-6.
  [4] 龚辉锋.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8:17-26.
  [5] 张娜,关忠良,郭志光.董事会特征与银行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1,1:59-62.
  [6] 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7] 周莹莹.基于DEA模型的绩效评价[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2:61-66.
  [8] 谭庆美,何娟,马娇.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与中小企业绩效[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5:16-33.
  [9] Jensen M.C.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 Journal of Finance,1993, Vol.48: 831-880.
  
  作者简介:
  刘文虎,男,山东武城人,德州学院数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数据包络分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