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平行文本在公示语翻译中的运用
历史学毕业论文

平行文本在公示语翻译中的运用

摘要:平行文本在公示语翻译中的运用 作者:未知 摘 要:如何正确、得体地翻译公示语是一个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考查平行文本的概念及其与翻译的关系,在指出公示语翻译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在解决公示语翻译中存在
关键词:平行,文本,公示语,翻译,中的,运用,

智能卡服务,河南商丘天气预报,dpx workshop

平行文本在公示语翻译中的运用

作者:未知

  摘 要:如何正确、得体地翻译公示语是一个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考查平行文本的概念及其与翻译的关系,在指出公示语翻译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在解决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时应当参考甚至直接采用公示语的平行文本,通过查找平行文本能明显地改善译文质量,提高翻译速度。
  关键词:平行文本;公示语;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一、引言
  公示语作为“城市的脸孔”越来越受人关注,如何正确、得体地翻译公示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年几年,对公示语翻译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文章有不少。这些文章主要是从公示语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对公示语(汉译英)翻译中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而对于如何解决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或者很少提及。笔者认为,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固然重要,但真正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克服公示语翻译时遇到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李长栓教授认为我们做汉英翻译时要注意发挥自已的优势,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弥补表达方面的不足,而当今时代网络是翻译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断(李长栓,2004)。语料库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全新翻译研究方式,对实用类英语翻译具有高度的适应性。然而语料库翻译的普及应用仍受限于其高昂的建设成本和复杂的技术,与社会的广泛应用需求仍有较大的距离。这样,从翻译实践需求出发,通过借鉴目标语的平行文本来简化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获得平行文本常用的网络资源,如:Google、Yahoo、百度、维基百科、英语电子百科全书、词霸、灵格斯、巴比伦、China daily等。
  二、平行文本与翻译
  “平行文本”这一术语常见于比较语篇语言学,指在差不多相似的交际情境中产生的具有相似信息的不同语言文本(Neubert,1985:75)。比如英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标语“No smoking!”和中国公共场所的标语“禁止吸烟”就是一组典型的平行文本。
  翻译,具有极为突出的实践性特点。在汉英公示语翻译转换的特殊实践中,翻译理论大师奈达关于等效翻译的基本主张,即“译文在译语读者中所引起的效果应等同于原文在原语读者中引起的效果”(刘宓庆,2001)得到了很好的印证。Nord也曾提出在翻译一些语篇体例极为标准的文本时,平行文本甚至可以作为一个现成的翻译范本(Nord,2007)。也就是说,交际翻译的本质就是在目标语中寻找一个与原本具有相同交际功能的平行文本,这在公示语翻译中表现尤其明显。
  三、公示语与公示语的翻译
  (一)公示语
  公示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英语公示语的特点是语言比较简洁明了、正式规范。另外公示语的语体比较正式,表达比较拘谨(丁衡祁,2006)。
  (二)公示语的翻译
  公示语翻译的主要特点是:1、从功能特点考虑,公示语主要具有指示、指令和参照的特点。其中,具有指令功能指的是公示语用词简洁有力,多用“NO”“FORBIDDEN”等否定意义的词汇,句型结构也较单一,常常出现祈使句;2、从风格考虑,公示语主要具有简洁、规约和互文的特点。其中规约性涉及到了公示语翻译的规则问题,很多公示语的翻译都已约定俗成,不能随意变更,否则会产生歧义。如:公示语“严禁调头”可能会有很多种译法,但最“地道”的说法是“No U Turn”。互文性着重针对文本形式而言,即一些公示语的翻译已有特定的文本形式,不宜改动,否则即便译语是对的,也会造成笑话。如“远离火源”译作“Go away from fire”,其语法上是对的,但还是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原因就是少了互文性。正确的译法应当是“Keep Fire Away”;3、从目的考虑,公示语主要具有意动和“收言后之力”的特点。(罗选民,黎士旺,2006)
  公示语的翻译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如果英语中有现成的对应的表达我们就可以直接照搬(Borrow),如果英语里有类似的表达我们就可以参照它加以改造(Adapt),如果前两种情况都不存在,那么我们就按照英语的习惯和思路进行创译(Create,即创造性的翻译:creative translation)(丁衡祁,2006)。总之,十分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英语的表达习惯。
  (三)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错误的原因是违背了简洁、规约和互文等原则。我们可以将公示语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硬性的问题,即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二类是软性问题,包话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和本身翻译能力有限;三类是隐性的问题,比如对语气使用不当、“矢不对的”、原文本身意图被歪曲等。
  第一类错误比较明显,只要留心较易改正。第二类问题,由于译者对跨文化知识较少、翻译水平不高等,易产生死译。比如,“警告:此地有恶犬”标译“Warning:bad dogs!”。在宠物盛行的西方国家人眼里,狗是可爱的象征,是忠诚的伴侣动物,若以“恶犬”称之,会给人一种不愉悦的感觉。第三类隐性问题更是常见,它直接导致语境和公示语不匹配,从而造成困惑和误解。比如:“Welcome you again.”这是中国人“欢迎您下次再来”的意思。但,中国的“again”在英文中的含义是“once more”,这对于第一次来华的外国人可能会心生疑问:我才来第一次,怎么就欢迎我两次啊?
  四、运用公示语的平行文本解决当下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平行文本及公示语翻译的认识,接下来将通过参考公示语的平行文本分析当前一些普遍存在的公示语翻译问题,并用公示语的平行文本来解决公示语翻译中的一些软性和隐性的问题。在翻译公示语时借用平行文本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方式,它能明显地提高翻译速度,改善译文的质量。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公示用语人性化,经典的比如:“小草微微笑,请你走便道”,“小草青青,足下留情”。许多人并不同意将它们译成“Care of the Green/No Entrance”,“The grass is so fair. It needs your care!”和“Little grass is smiling slightly, please walk on pavement”等,而是直接译成“Keep off the grass”。不论以上哪种翻译,虽然达到了表达的目地,但在说英语的国家人会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易懂,也不地道,更不具有人情味。如果我们参照相同的情境下的英文表达方式,通过网络搜索,我们可以参考St. Louis of Missouri, United States一个Botanical Garden里的标示牌,上面写道“Please give me a chance to grow”。这个英语的标示语肯定地道,也同样充满了人情味。难道不是中文“小草青青,何忍踏之”和“小草微微笑,请你走便道”的最好英译文本吗?
  同样人们常出入的麦当劳,其店内标示牌“Consumption of MacDonald food only”译文为“禁止外带”。这样我们在翻译国内的“禁止外带”时,可以直接当其作平行文本来参考。在其它相同的情境下,比如当翻译KTV当中常见的标示“本店谢绝外带”等,则都可译为“Consumption of ***food only”,而不是“Please don’t eat or drink non-…food and drink here”。而另一常见的“闲人莫入”标准的译法绝不是“Strangers are forbidden”。通过查找平行文本,我们可以将其译为“Staff /Employees only”(张素芳,2007)。将“小心碰头”翻译成“take care of you head”是否正确?当然不论从语法、语义和语气上讲都是正确的。但根据在此场景英语国家的惯例“小心碰头”的正确表达应当是“mind your head”。再如店里的商品打八折,翻译成“80%discount”似乎很正确,然而根据英语国家的用法却不用“80%discount”而是“20%off”。
  中国人习惯用数字提醒人们过马路时要小心。比如:“一站二看三通过”。在英语里,从没有这种表达方式,他们很难一下子理解此公示语的目的,更不用说还要有所行动。查找平行文本,我们找到的英文说法是,“Slow down, look around and cross”。(吕和发,王颖)
  以上经过参阅公示语的平行文本后,获得的公示语英译语都具备了与原汉语公示语相同的功能,并且让操不同语种的人看到标识后都会产生相同的感受,译语达到了它的功能和目的。
  具有意动效果与“收言后之力”是公示语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说公示语传达的信息要被受示人理解并有所行动。所以在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当尽可能地让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习惯,这样才能尽可能快并准确地让他们理解接受公示语的指示并有所行动。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情译文[J].中国翻译,2006,(6).
  [4]罗选民,黎士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6,(4).
  [5]张素芳.从平行文本看公示语的翻译[D].天津外国语学院,2007
  [6]吕和发,王颖.公示语汉英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2007.
  [7]Neubert,A.Text and translation [M].Leipzig:Enzyklopadie,1985.
  [8]Nord,C.looking for help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The role of auxiliary texts in translator training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J].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2007,(1):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