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毕业论文 > > 央行治理下的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审计毕业论文

央行治理下的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摘要:一、风险导向审计服务央行治理存在的问题 1.风险导向审计对影响管理层的治理因素关注度不足。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探索、各分支机构大多是从专项业务领域入手实践、关注点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成效方面、对组织治理状况风险性探索不够。从治理的角度看、管
关键词:央行,治理,风险,导向,审计,论文,风险,导向,审计服务,央

chinanews,武汉购房政策,泰剧心的约束

  一、风险导向审计服务央行治理存在的问题

  1.风险导向审计对影响管理层的治理因素关注度不足。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探索、各分支机构大多是从专项业务领域入手实践、关注点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成效方面、对组织治理状况风险性探索不够。从治理的角度看、管理层的风险也是影响基层央行履职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管理层管理能力强弱带来的风险隐患、体现为地方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支持诉求与货币政策执行中的统筹协调力;管理层自身遵守业务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带来的风险隐患、体现为是否要求经办员进行一些违规业务操作。这些因素尚未有效纳入专项的风险导向审计关注范围。

  2.部分风险系数标准化指标束缚了评估的客观性。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核心技术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科学量化。人民银行总行在2011年制定的《人民银行风险量化评估方法》中对风险评估值明确了评定指标、但结合实践看、部分指标值与管理措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比如、

  (1)“风险事件的影响分级”表对各级机构的“资金损失”分类。这一指标值对各级机构产生资金损失的风险等级进行了界定、但这个数值范围划分笼统、忽略了区域之间的经济总量差别、存在经济发达地区风险等级被放大的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风险关注点。

  (2)“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分级”表中“业务变更对原业务流程的改变、冲击程度”关于岗位人员调整带来的风险等级参考值。这项指标仅评估岗位人员调整人数可能带来的风险、未考虑岗位调整同时配合实施的管理方式的成效、评估结果可能具有片面性。

  3.长效的风险点维护机制不畅。在风险导向审计的前期准备阶段、对业务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全面分析、甄别风险、直接影响了方案的科学性、现场审计结论、防范措施制定。实践中、对风险的甄别工作主要由审计人员着手、业务管理部门普遍处于一种“被动参与”的状态、新业务运行、治理模式变更带来的内部风险点信息无法有效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形成一种固定、实时的动态更新模式、影响着审计人员对央行治理全过程的整体综合判断。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与内部审计转型要求尚存较大差距。基层央行现有审计人员大多是从原有业务部门中抽调组成的、虽然对业务环节的核查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相对不足。尤其是转型实践探索中需借助一些高等数学知识或数理模型构建评估体系、基层审计人员在这方面常常会感觉到困难、在进一步深入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阻碍了内部审计转型步伐。

  二、优化风险管理审计促进央行治理作用的建议

  1.立足管理层需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强化治理审计理念。从管理角度开展审计监督、在审计项目的立项、方案制作、现场审计、审计结论各个阶段都要站在管理的角度审视被审计对象。立项: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项目选择标准应是领导关注的、重要的、对实现履职目标有一定影响的业务。方案制作:在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同时、增加对管理层的风险因素确定和赋值。在常规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经济和社会责任基础上、增加对履职绩效、廉洁反腐、政务公开等会影响到内部控制措施落实的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项目。现场审计:把审计工作重点从内部检查向内部检查与分析和评价并重转变、增强对新业务、新系统关键风险点的判断力、尽可能发现各业务部门风险易发区域和环节、同时对管理者做出的决定进行评价、找出缺陷和不足。审计结论:充分考虑管理层的需求、对存在问题应从风险防范、内部管理、有效履职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历次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分析、研究深层次原因及潜在风险隐患、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2.风险赋值过程要拓宽视角、充分考虑管理环境与成效因素。依据《人民银行风险量化评估方法》中的各项风险测评表判定风险事件的影响级别、发生可能性分级等事项时、要做到善于拓宽视角、立足而又不束缚于“标准”框架体系、把被审计对象区域经济金融因素与评定标准相结合、客观评价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风险点;把绩效理念与评定标准相结合、站在管理层的决策角度看待管理措施与评定标准存在的出入、多方考证被审计对象非标准化措施是否已取得管理实效。只有充分考量了各种因素的风险赋值、才能客观体现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成效。

  3.落实磋商机制、畅通风险信息传递渠道。一方面、要在本级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沟通和磋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与有关业务部门沟通各级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分析存在的风险和控制薄弱环节、提高业务部门对信息共享的重视度。另一方面、管理层要确立内部审计部门必要的权威性、引导业务部门树立纠错促发展的观念、摆正态度、主动向内部审计部门传递风险管理动态、增强风险导向审计评估的参考价值。

  4.努力提升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一是研究运用先进审计理念、方法和工具的能力、增强对风险的识别判断力、准确把握审计重点。二是熟练运用Excel表单、SQL数据库、IDEA和ACL等软件开展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增强报告的决策参考价值。三是与被审计对象的沟通交流能力、增加可用信息量、实现审计建议从“查错纠错”向“荐言推进”转变。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0303/156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