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管理学论文 > > 晋升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竞争的博弈策略制定_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学论文

晋升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竞争的博弈策略制定_行政管理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证明:政府治理、官员激励、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强相关性。William Easterly(2005)指出,增长需要提供合适的激励,影响激励的任何因素都会影响经济增长。而其中,政府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政府的无能、腐败和低效对经
关键词:晋升,机制,地方,政府官员,竞争,博弈,策略,制定,行政管理

蔷薇公主之吻漫画,大唐剑仙之路,沈丘杀人案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证明:政府治理、官员激励、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强相关性。William Easterly(2005)指出,增长需要提供“合适的激励”,影响激励的任何因素都会影响经济增长。而其中,政府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政府的无能、腐败和低效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阻碍作用是致命性的。本文试图在现存的政治体制格局下,分析地方政府官员(本文将地方政府官员分为三种类型,强利他主义者、自利者与机会主义者。在该博弈模型中,我们只讨论两种极端的情况,即强利他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在行为博弈中,前者的策略是实绩策略;后者的策略是投机策略。自利者属于中间情况,不单独分析之)在不同制度组合(本文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类。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道德、信念、风俗和习性等。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经验性和自发性。正式制度包括成文法、不成文法和契约等。正式制度具有明确的强制性和意识性,其强制性通过利益的差别而体现)中的行为。不同制度组合中,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随着价格结构的改变,发生适应性地变迁,而这些行为也将成为影响地方政府官员能否最终获得中央政府认可,实现其晋升目标的重要因素。
  一、正式制度下的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博弈
  正式制度下的成员规则、职位规则和目标规则(成员规则,或称为进入规则,是指“参加者可能具有或者必须具有或不必具有什么特征获取进入该组织的资格”;目标规则,或称为加总规则,是指“当多人必须做出决定时,参加者[本文转载自代写论文网站 www.001lunwen.com]可能使用或必须使用或不必使用的决策方案或方式”;职位规则,或称为授权规则,是指“参加者可能拥有或必须拥有或不必拥有什么职位;并在该职位上可能拥有或必须拥有或不必拥有什么控制权”。引自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了明确的约束和激励,明显降低了地方政府官员选择“超理性”行为的可能性,进而使得中央政府的治理理念从上到下实现了统一。
  本文以现届地方政府作为分析的起点。中央政府主要结合自身对该地方环境的熟悉度,并参照上届地方政府官员的治理效果,衡量该届地方政府官员的治理绩效。在晋升机制的激励与约束下,有效规制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引导其选择实绩。
  为获得中央政府的晋升认可,地方政府官员必须完成上级政府预先设定的各项地方治理目标。在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比赛中,政绩大者胜出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政绩小者。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激励设为R,地方政府官员选择实绩即努力工作设为E,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官员的效用则为U=(R,E)=R-G(E),其中,G(E)表示地方政府官员完成各项地方治理目标时选择实绩即努力工作的负效用,假定G(E)为凸函数。
  以下分析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的量化区别为:Rh——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大获得晋升;Rl——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小未获得晋升。对应于中央政府的晋升考核,给地方政府官员1和2设定不同的激励水平Rh、Rl,在确定第一阶段的激励为R后,地方政府官员1和2据此会同时选择努力工作的程度设为E1、E2,其效用函数如上U=R-G(E)(该效用值采用期望效用分析)。
  结论如下:假设地方政府官员i,努力程度为Ei,则该地方官员额外努力的边际负效用则是G′(Ei)。从上式可以看出,该边际负效用与增加地方官员努力程度的边际效用相等,后者可以表示为地方政府官员因努力程度提高使得晋升概率的增大与地方政府官员获得的晋升激励(Rh-Rl)这两者乘积的增加。
  在G(E)是凸函数的假设前提下,中央政府晋升激励的强弱是地方政府官员选择实绩即努力工作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推则反是:当前的政治体制格局下,只有实绩型地方官员可以获得中央政府的晋升认可。将地方政府官员的横向竞争博弈重复若干代,科层组织中的自利型官员会最终趋同于实绩型官员,其适应性选择只能是努力工作,否则终将被排除在晋升之外。
  考虑到正式制度的激励和约束,地方政府官员的这种适应性选择利于营造出干事创业的“大气候”。诸如山东的德州、临沂、聊城,江西的赣州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官员尤其是领导者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下的地方政府官员的博弈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既可能使正式制度更为有效,也可能使正式制度更为失效。当非正式制度增强正式制度的作用时定义为两者之间的正反馈效应,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官员的竞争行为与正式制度下地方政府官员的竞争结果[本文转载自代写论文网站 www.001lunwen.com]类似,省略不析。将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抵消定义为两者之间的负反馈效应。下文重点分析更具现实意义的二维制度组合。考虑了二维制度组合对地方政府官员竞争行为的影响后,该地方官员的政绩函数为: Yi=(Ei+δi)+εt,其中机会因子为δ。
  从上述分析中得出,当地方官员被中央政府抓住马脚为小概率事件时,他们的适应性选择必然是搞投机。在真实世界中,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官员更熟悉包括自己努力程度以及地方经济政治情况等相关信息,正是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员之间存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所以文中小概率事件的假设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因此,失效的二维制度组合给机会主义者创造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投机者会采取投机策略,攫取中央政府设定的晋升机会。而自利者此时也会做出与投机者近乎一致的适应性选择。此时,货币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便会在政治市场中再现,投机者和自利者最终将实绩型地方政府官员驱逐出“晋升”名单。
  显然,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负反馈效应导致了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畸形的横向竞争。在这种二维制度组合下,实绩型的强利他官员会逐渐从政治市场中消失殆尽,最终官员集合中只剩下自利型和投机型的官员。
  三、结论
  现实中,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实现自己的晋升目标,做出了各种“超理性”的理性选择——“政绩工程”、“GDP追逐赛”等。这是中国政府自上而下治理模式的不足,必须加强横向和自下而上监督机制:1.进一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让人大代表们在各级政府官员的任命和地方事务的管理上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彻底改变“橡皮图章”的宿命;2.重视群众评议、信访工作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并将其纳入官员的考核体系之中,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揽子” 指标考核体系,取代单一的“官本位”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理[M].中信出版社,2004.
  [2]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
  [3]李建德,罗来武.论中西部发展中的陷阱[C].地区发展与制度创新(首届江西发展论坛文集),2003.
  [4]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06).
  [5]周黎安.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07).
  [6]Easterly William, 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 Economists’ Adventure and Misadventures in the Tropics, The MIT press,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