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毕业论文 > > 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建设_财政金融论文
金融毕业论文

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建设_财政金融论文

摘要:摘 要: 金融业的安全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本文首先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入手,然后对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
关键词:浅析,我国,国有,商业,行的,内控,机制,建设,财政金融,论

网络红人吴大维,改换门闾,98766小游戏

摘 要:金融业的安全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本文首先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入手,然后对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设想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问题; 设想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安全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特殊金融业的银行业的安全稳定更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在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的形势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打造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必须强化内控建设,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内控制度建设和实践中制定了一些制度,实施了一些战略,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与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相比还有些差距。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外部竞争激烈导致经营风险增大。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
   (2)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制度空缺风险。有些新业务所必须具备的若干基本规章制度,还存在盲点。二是制度建设滞后。有些业务已经发展变化很大,单原有的业务制度和规范却没有及时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可能出现薄弱点。三是部分制度不切合实际,执行流于形式或难以实施。四是部分制度针对性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病无病一起服药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是制度制定缺乏统一管理,相互制衡性不足。六是制度贯彻执行不力。
   (3)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内部控制是根据业务流程,确定每一个风险控制点,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控制和检查,其核心控制要求是职责分离。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人员不足和新业务品种逐渐增加、风险控制点增加、风险控制环节增加的矛盾不能解决,导致了混岗操作,一人多岗,监督检查走形式等问题,经营风险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4)内控观念存在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总是认为内控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装订、汇总等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从而忽视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这种认识偏差反映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就必然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事后补救的办法,从而完全违背内控机制的特点,导致金融风险隐患。此外,观念上的偏差还表现在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隐患较大。
   (5)缺乏对决策者和各级管理人员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行长负责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加强银行的经营管理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还没有建立起像西方商业银行那样的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有效的监督机制,各级管理人员在行使权力时虽有制度约束,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因此决策失误时有发生,违规经营、越权经营、滥用职权、甚至于以权谋私屡见不鲜,给银行带来风险和损失。
   (6)各职能部门之间、(员工)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相互监控和制约机制。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制约和监控功能,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
   (7)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者很难及时地掌握和控制银行所面临和承受的风险程度。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保持即时的和全部的个人业务记录,这对于防范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是极其重要的。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的上述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及独立性原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构建科学严密有效的内控体系基本框架
  1、构建科学严密的内部组织控制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按照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进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再构造,以确保决策者不违反或超越决策程度,执行者在其职责和权限内行使职权;内部监督系统科学建立起各项业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状况的检查评价,及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制度。
  2、加强对决策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控制。从一些银行已经建立起来的内控和风险防范体系来看,其存在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相对软化的问题,??这是我国银行业较为忽视且薄弱的方面。事实上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决策者的能力、品行及其经验丰富程度的资历,对一家银行的经营稳健与否及发展前景关系重大。因此,必须建立高级人员信息档案,并进行动态监控;通过考察个人历史背景资料,确定其从业经验、行为规律及能力;通过考核目前业绩状况,判断其业务创造及管理能力等等。
  3、结合机构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结合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不断建立、完善、修订、补充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坚强“全员共同参与内控、以强化内控促效益、业务发展坚持内控先行”为主旋律的内控文化建设。
  4、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促进全行资源共享。一是建立识别、获取各类管理信息的机制,使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在组织内部进行传递。包括管理层经营理念的广泛传播,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有效途径等。二是确保信息交流渠道畅通无阻。对经营活动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各类报表、资料能及时送达管理层、有关业务部门及审计部门;对审计部门开展工作需要的报表、资料要及时提供,并给予必要的帮助,确保管理层和审计部门及时掌握经营活动的相关资料;确保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内控要求及时传达贯彻到每位员工。
  (二)完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1、构筑三道监控防线,实行责任分离与岗位管理。在业务经营活动中,建立一线岗位双人、双职、双责,事先、事中、事后监控制度—第一道防线;建立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及程序—第二道监控防线;建立内部监督部门对各部门、各岗位、各项业务监督反馈制度—第三道防线,以实现立体交叉控制的效果。
  2、改进和完善各种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使之具体化、科学化、可操性强。各项工作程序制定得越具体细致,防范风险的作用就越大。
  3、建立预警预报与应急应变系统。首先应定期进行业务分析,资产质量和风险评价评估,物、表、帐盘核监督,及时进行风险预测预报。并根据可能出现的足以影响业务正常运营的各类事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应变步骤与措施。其次应抓紧建立一套以“不良资产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盈亏状况、资本充足率、内控体系完善程度、市场风险水平”为核心的量化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系统,以及时掌握风险,控制风险。
  4、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与外部约束相结合。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与央行外部机构的协调与约束;促使银行自觉接受国际金融规则的协调与约束;加大外控力度,银监会应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执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内部失去控制、风险稳患较大或问题迭出的银行,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对不符合金融法规和内控制度要求的要限期整顿。
  (三)完善人事控制机制
  革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从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促进业务发展来设计银行基层网点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在选人、用人和管人上要坚持内控优化的原则,用制度管人,不能把不出问题、不出风险的希望过多地寄托在人的思想觉悟上,要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更加重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落实。同时,可以考虑建立和推行行员“淘汰制”,形成促使员工不断进取的动力机制,并不断完善员工工作业绩评价考核办法和员工激励竞争机制。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业此起彼伏的风险和我国已加入WTO的现实,相信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坚持把内控机制建设好,并贯穿于业务经营的全过程,认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远道: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淮南审计 2009
[2]汪叶斌、廖道亮 银行内部控制原理与评价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3]何慧: 银行内控机制别成“摆设”上海金融报2008
[4]邓聿文: 找准银行内控建设着力点?第一财经日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