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参考文献 > > 室内设计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外文参考文献

摘要: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郑曙阳 绿色设计之路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 建筑创作 第十期 2002 郑曙阳 室内设计资料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韩冬青 建筑形态建构方式的比较和探索 新建筑 第三期,1994 张世礼 中国现代室内
关键词:室内设计,外文,参考文献,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

中国好声音名单,陕西富平房价,棒针编织拖鞋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郑曙阳 绿色设计之路——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 建筑创作 第十期 2002

  郑曙阳 室内设计资料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韩冬青 建筑形态建构方式的比较和探索 新建筑 第三期,1994

  张世礼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研究散记 中国室内 第三期,2001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参考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同济大学建筑系编. 同济大学学生建筑设计作业选2000-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 编著. 《大师系列》.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美〕M.萨利赫·乌丁著.美国建筑画.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王晓俊编著.风景园林设计.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美〕弗郎西斯·D.K.钦著 邹德侬 方千里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美〕M.萨利赫·乌丁著 张永刚 陆卫东译.建筑设计数字化.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陈文斌 章金良主编.建筑工程制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韩中杰编著.手绘表现图.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李明 许谦编著.群星记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吴卫著.钢笔建筑室内环境技法与表现.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陈红卫著.陈红卫手绘表现.福建: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孙佳成编著.室内环境设计与手绘表现技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郑曙旸著.室内设计.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7

  罗玲玲主编.建筑设计创造能力开发教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朱会平主编.家具与室内设计.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刘芳 苗阳编著.建筑空间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郑曙旸著.室内设计.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7

  吴卫著.钢笔建筑室内环境技法与表现.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孙佳成编著.室内环境设计与手绘表现技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美〕弗郎西斯·D.K.钦著 邹德侬 方千里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朱会平主编.家具与室内设计.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室内设计大致可归纳为七个新趋势。

  回归自然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和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整体艺术化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高度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高度民族化

  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化,又讲传统。我们在日本考察时,看到许多新的环境设计反映了日本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结合的设计体现。去年落成的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处处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启发。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菜室及商店装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因此,“处处环境美,处处有设计”给每个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个性化

  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利用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性。

  服务方便化

  城市人口集中,为了高效方便,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化服务设施。在日本采用高科技成果发展城乡自动服务设施,自动售货设备越来越多,交通系统中电脑问询、解答、向导系统的使用,自动售票检票、自动开启、关闭进出站口通道等设施,给人们带来高效率和方便,从而使室内设计更强调以“人”这个主体,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

  高技术高情感化

  最近,国际上工艺先进国家的室内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两者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责任编辑:xzlu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