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试论殖民历史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历史学毕业论文

试论殖民历史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摘要: 印度社会所表现出复杂性常常让人迷惑不解,这既与印度的历史传统有关,也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与《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重要文章中有重要论述。本文认为,英国在印度双重使命不可能彻底完成是造成印度
关键词:试论,殖民,历史,印度,会的,影响,摘要,印度,会所,现出,

男人变心的表现,动漫明星大乱斗1.3完整版,霍州一中

  摘要:印度社会所表现出复杂性常常让人迷惑不解,这既与印度的历史传统有关,也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与《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重要文章中有重要论述。本文认为,英国在印度双重使命不可能彻底完成是造成印度社会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此外,通过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性等方面分析了殖民历程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以揭示印度社会复杂性的殖民根源。

  关键词:印度;殖民;国民性;马克思

  印度社会的复杂性让每一个试图了解它的人望而却步。这个现状与历史一样复杂的国家,马克思对其殖民历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本文沿袭马克思的分析路径,试图从印度被殖民的经历这样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印度社会的现状。

  一、印度社会的复杂图景

  印度可能是世界上最难以理解的国家,人们往往会为印度社会对立并存的种种现象迷惑不解。繁华的都市被大片破败的贫民窟所包围;最先进的现代工业与最传统的乡村生产并存;实行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却保留着因出生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遭受过最彻底的殖民却为殖民遗产而自得;社会秩序混乱人们却追求内心的绝对宁静;和平取得自治却又留下难以消除的冲突,民族矛盾与宗教冲突错综复杂。马克・吐温曾经感慨道:“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正确的,但是相反的观点可能也是正确的,因为它太复杂了。”

  印度社会之所以表现出这种混杂而矛盾的状态,与印度社会的历史传统和近代的殖民历程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历史传统还在印度社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另一方面英国殖民者打破了以往被野蛮民族殖民的历史而为印度社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国殖民统治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使印度进入现代化的进程。英国殖民统治留下了大量殖民遗产,这些遗产也像印度的传统一样深深地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发展。

  因此,要理解印度社会的复杂图景,殖民历程与历史传统有同样的参考价值,它们是理解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百多年前当英国对印度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时,马克思就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今天重新阅读马克思《大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与《大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这两篇文章,对于揭示殖民经历对印度社会的深刻影响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该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重读,原因在于其内容的内在关联性不但可以使我们完整把握马克思关于殖民统治的论述,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可以避免在分析问题时走向偏狭。

  本文认为,一方面,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打破了印度社会的传统进程而开启了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这也揭示了印度独立后经济之所以能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言,英国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所以马克思提出的英国在印度所要完成的无论是破坏使命还是重建使命都不可能彻底完成。也就是说,英国殖民统治在破坏的同时也在客观地重建印度社会,但是两者都不可能彻底。独立后的印度社会很长一段时间是对英国殖民统治遗产的继承和延续,其状态表现实际上是传统与现代、殖民遗产与独立自主的混合产物,这也是印度社会难以理解的原因所在。

  二、马克思关于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论述

  印度被殖民是巧合的必然。在《大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马克思写道:印度的全部历史“就是一次又一次被征服的历史”[1]246,“即使我们对印度斯坦过去的历史一点都不知道,难道这样一个巨大的不容争辩的事实,即英国甚至现在仍然用印度人出钱豢养的印度人军队来奴役印度这个事实,还不够说明问题吗?所以,印度本来就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因此,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1]246这里马克思对印度被殖民的命运进行了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英国处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资本的本性需要在世界各地寻求原料产地与消费市场,因此必须进行殖民扩张;二是印度社会的停滞与落后,被落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征服,使印度成为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天然土壤。

  英国殖民统治所带给印度的苦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1]144印度以往的被征服所带来的灾难只不过触动它的表面,而英国则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马克思对这种破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正是这种根本性的破坏改变了印度社会的停滞状态使其进入现代化的进程。

  对于英国对印度社会的破坏,马克思指出,英国殖民主义者改变了印度农业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条件,使印度农业衰败下来;英国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经济状况;蒸汽机与自由贸易破坏了印度的农村公社,在亚洲引起了一场“社会革命”。

  同时,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的“重建工作”在大堆大堆的废墟中使人难以看出来,“尽管如此,这种工作还是开始了。”马克思指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实现了印度的政治统一,为重建印度提供了“首要条件”,英国殖民主义者加速了印度现代工业的发展,便利了印度同西方世界之间的交通,将印度同西方联系起来。“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1]252

  但是无论是破坏还是不自觉的重建,都不是彻底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完全由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为了巩固其殖民统治,英国殖民者采取一定的妥协策略以寻求原有封建势力的支持,因此旧的制度与结构被人为地保存下来。而对于建设性使命,殖民者为其殖民利益最大化不得不实行,却绝不愿意看到新生力量的增长威胁其殖民统治。“英国统治者在印度的行为总的来看就呈现出这样的鲜明的矛盾性。它在自觉地实现破坏性使命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实现着建设性使命;它必须实现双重使命,却又设置壁障,使两者都不能彻底实现”[2]。

  英国殖民者为了维护其对印度的剥削特权,是不希望印度成为现代化国家的,然而,它为了实现剥削目的,就必须创造实现剥削的物质、技术条件和进行相应的结构改造,因此就“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