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探析(2)
音乐学毕业论文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探析(2)

摘要:我国的声乐艺术是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思想、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西方没声艺术与戏曲艺术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各种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舞台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探析,摘要,中国,民族,

最新房价走势,从泸沽湖到香格里拉,好看的电视剧2013

  我国的声乐艺术是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思想、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西方没声艺术与戏曲艺术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各种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舞台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与创造性的象征。

  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美学特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文化频繁交流往来,人民的文化视域不断扩大,审美需求和欣赏水准也日渐提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这种新时代的背景下,在演唱、创作、审美等方面都紧跟时代潮流,呈现出时尚现代的美学形象,符合新时代的审美趋势,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纵观当下的民族声乐艺术舞台,不管是在表演者的外形包装上,还是在舞台布景方面,无一例外地都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充满了鲜明的时尚气息和强烈的视听感受。在听觉上,多种演唱方式的融合、音响伴奏的标新立异、歌唱风格的时尚多元等,都企图给人民大众带来独特的听觉体验;除此以外,新时代下的民族声乐艺术也伴随着个性的外部造型、璀璨的舞台布置、风格迥异的服装、三维立体的视频影像,都给观众强烈鲜艳的视觉冲撞力。在呈现方式上,演唱者打破常规,试图尝试和探索与众不同的表演形式,给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一定的时代性,顺应了当下求异求新的美学艺术品味。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奏大厅、美国肯尼迪表演大厅、鸟巢和台北小巨蛋音乐厅等都曾举办过独立的音乐演唱会。在诸多音乐会上,宋祖英与和多明戈、朗朗等音乐人士皆有过完美合作,将民族和声乐、民族和通俗、声乐和器乐结合,从多个方面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美学特征,不断将其推向全世界人民的眼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当包括电子音乐在内的抽象类音乐出现在世界的音乐之林时,时代发展的烙印就深深的刻在了声乐艺术中,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而言,传统和时尚相互统一在一起是与华夏民族独特的审美特征相一致的。中国音乐具有别具一格的中华民族音乐的特色气息,这一系列因素都是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与其他音乐艺术相区别的根本所在。因此,将传统演唱方法、表演与审美教特征与现代化的音乐表现相融合,是推动我国民族音乐艺术走向全世界的必经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实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以开放化、多元化的思想对待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汲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精髓,并促进声乐意识的现代化构建,培养坚定的民族声乐艺术主体观念;努力推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进步发展。另外,加强声乐艺术从业者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研究,深深扎根于作品的创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制作体系,提升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全方位、民族化、现代化与创新化发展。范围宽广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美学特征。我们要始终坚信,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与各国的相互往来,必会进一步加强音乐艺术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必定会在世界音乐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刘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 王亚辉:《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音乐之声》,2014年第8期。

  [3] 罗曼丽:《美学视域下的民族声乐艺术》,《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

  [4] 盛文峰:《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主要美学特征》,《艺术百家》,2010年第7期。

  [5] 徐敦广、王志华:《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 叶慧薇:《“虚空中现真象,神明中透出幽情”――赏析中国声乐作品〈飞天〉的音韵美》,《美与时代》,2006年第2期。

  [7] 张艳林:《传统民歌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价值和意义》,《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8] 陈军凡:《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讲(一)――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