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舞蹈论文 > > 都市民俗舞蹈的社会功能(2)
舞蹈论文

都市民俗舞蹈的社会功能(2)

摘要:都市民俗舞蹈作为一种舞蹈表演艺术,本身就具有娱乐的功能,乐者,乐也。人情之必不免也。人们通常会以舞蹈来表现愉悦的情绪,同时也起到了愉悦周围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喜庆佳节、驱邪打鬼、生产劳动
关键词:都市,民俗,舞蹈,社会,功能,摘要,都市,民俗,舞蹈,是在,

微盘. 时时赢微盘,煤矿矿灯,黄鹤楼香烟价格查询

  都市民俗舞蹈作为一种舞蹈表演艺术,本身就具有娱乐的功能,“乐者,乐也。人情之必不免也。”人们通常会以舞蹈来表现愉悦的情绪,同时也起到了愉悦周围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喜庆佳节、驱邪打鬼、生产劳动或婚嫁宴聚,都会把舞蹈作为增进团结、表达感情、鼓舞精神、倾诉心愿的一种手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引导下,人们对美好的生活追求和向往,已逐渐晋升到精神层面,有效的体现了都市民俗舞蹈的娱乐功能。

  四、强身健体的功能

  都市民俗舞蹈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运动健身功能是民俗舞蹈比较原始的功能。大多数舞蹈都具有健身功能,无论是集体舞,还是双人舞;无论是舞台上所呈现的舞蹈,还是广场舞蹈,都能有益参与者与欣赏者的身心健康。

  都市民俗舞蹈具有增强体质的功能。根据生理学“用则进,废则退”的规律来说,每个人都应当保证适当的健身规划,长久地坚持可以使各脏腑器官得到增强,由于机体充满活力,就可以使人延缓衰老、健康长寿。都市民俗舞蹈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一种在舞蹈音乐伴奏下对人体全身同时作用的运动。舞蹈者按照音乐的不同节奏,令身体各环节移动的方向、快慢、力度不同,扭动的程度也不同,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健身效应,身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对常年生活在都市的老年人,通过每天健身运动可以降低血压,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能动性。

  都市民俗舞蹈能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在医学中,健身不光是生理的健身,心理健康也极为重要。由于都市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从小孩到老年人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烦恼和情绪压抑。持续的工作压力会造成身心虚弱和疲乏。民俗舞蹈的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疗法。参与民俗舞蹈的集体活动,不但放松了心情,而且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体会都市民俗文化,也提高了人们高尚的艺术趣味,陶冶情操。舞蹈中优美的音乐,欢快的笑声,把舞蹈者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令人心旷神怡、轻松愉快。

  都市民俗舞蹈种类繁多,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喜好选择不同的舞蹈类型,如:年轻人喜欢动作幅度大、节奏感强的热歌劲舞、秧歌、摆手舞等,而中老年人则喜欢交谊舞、锅庄舞、剑舞等,这些舞蹈在愉悦身心的同时,矫正身体在平日养成的不良习惯和病畸形态,成为再塑人体健康之美的手段,内外兼修会使人更加美丽。

  五、社会交际的功能

  交际是通过语言、行为,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活动中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是人们追求快乐、缓解压力的一条沟通渠道。都市民俗舞蹈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特色的舞蹈类型,但无论在哪个地区的都市民俗舞蹈,从肢体语言来看,交际的形式都是大同小异的。

  相比语言和文字,都市民俗舞蹈的交流要更为内敛,通过身体动作的传达不能够准确到位的表达思想,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局限性才更为珍贵。如:在各个广场上常见的交谊舞,也称“交际舞”,是民众在国际标准舞的基础上对舞蹈降低了要求,参与者对高雅、挺拔的姿态十分喜爱,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参与交谊舞的市民长期坚持锻炼。这种舞蹈相比较其他类型的都市民俗舞蹈,难度性要更高、场地的要求更为严格。悠扬的音乐响起,男女搭配,衬托下显得双人舞令人赏心悦目。在舞动中的两人面对面,这样可以更方便语言的交流,促进舞伴之间的友谊由此可以看出,对于都市民俗舞蹈的交流而言,没有年龄或身份的界定。

  注释:

  ①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陶思炎,聂楠:《论民俗艺术的产业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③纪兰慰:《舞蹈民俗学的学术定位》,《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第2 期。

  ④仝妍:《“难能为美”与“文化同感”――论当代舞蹈的专业审美与文化审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⑤周瑾:《论藏区跳锅庄的社会功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⑥[德]格罗塞:《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68页。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2.

  [3]刘建.拼贴的“舞蹈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4]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5]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