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金融毕业论文 > > 中西方财务治理比较研究
金融毕业论文

中西方财务治理比较研究

摘要:(一)中西财务治理比较 可以从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两个层次对中西财务治理进行比较分析。 所谓宏观财务,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权力对或部分的一部分资金或创造的国民收进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在我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公有制几乎是
关键词:中西方,财务,治理,比较,研究,中西,财务,治理,比较,可以

九界修神1,禁播喜羊羊,米虫皇妃

(一)中西财务治理比较  可以从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两个层次对中西财务治理进行比较分析。  所谓宏观财务,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权力对或部分的一部分资金或创造的国民收进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在我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公有制几乎是唯一的所有制形式。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建立的也是以公有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所以国家始终是所有者和统治者的同一。它一方面以权力建立税收体系,一方面又凭借所有者权力建立一套宏观财务体系,可以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西方国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其不具备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不可能建立一套宏观财务体系,更不可能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作出硬性的或具体的规定;而只能以税法形式实现对国民收进的分配与再分配,有关宏观财务的也包括在税法及公司法中。  微观财务,指企业财务。中西企业财务的差别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财务治理的导向不同,即财务治理目标和财务治理观念不同。这两者是相互、相互制约,共同的。西方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标志之一就是完全市场化。当资金张罗、营运、分配都走向市场时,企业财务职员必然要完全摆脱小商品意识,形玉成局的、动态的、发展的、战略性的财务观念;必然不仅仅满足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终极目标应该是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力求以公道的资金结构、最少的资金本钱满足资金需求,以最优的投资方案争取最大的投资收益。企业才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竞争意识不强,不能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局部的、静态的财务观念,因而较少涉及筹资方案的选择、资金结构的优化、股利决策等财务,财务职员更注重遵守财经法规、降低生产本钱、加速资金周转、进步经济效益,财务治理的目标还停留在利润最大化。  二是财务治理的内容不同。中西企业财务目标的根本差异导致企业的行为差异:西方企业要求持续长期的收益;中国企业行为短期化以追求利润,用短期目标来指导企业的长期经营必然导致财务收缩。因此,西方企业财务形成以长期财务经营目标为核心的财务治理体系和以资本预算、现金预算、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财务治理体系,所以它与外界有着密切而且直接的联系,是外向型的治理。中国企业财务治理的内容受其自主权的限制,仅限于在企业内部挖掘潜力,是内向型的治理,不存在资本预算、筹资决策、投资权及利润分配权,包括的内容主要是资金治理、本钱治理、财务收支治理。不同的财务治理类型导致不同类型的企业,西方企业是开放型的企业,中国企业是封闭型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开始运用西方先进的财务治理技术和方法,但现代财务治理理论和观念不会立即普遍确立,治理体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内向、封闭的传统形式。  三是财务治理的组织形式不同。西方企业的和财务是截然分开的,财务总裁下分设财务长和主计长,前者治理财务机构,负责公道筹资和投资,后者治理会计机构,负责记录、整理和提供财务信息。中国企业的会计和财务机构合二为一,由总会计师领导下的财会机构同时负责财务和会计工作。这是由于“内向型”的财务治理内容与会计核算的内容密切关联,财务处(科)一般以会计工作为主。  (二)中西财务治理差异的原因  中西财务治理差异来自财务治理的不同的宏观、微观经济环境,主要原因表现在:  1.所有制形式不同。中国的企业尽大部分是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而非西方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私营企业。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可以凭借所有者权力支配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以在主义计划经济下中国有一套具体规范企业行为的宏观财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财务仍然有必要存在,原因在于,如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一样,微观财务与宏观财务有密切联系,对企业财务的宏观治理(如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就是宏观财务的重要内容;原因还在于,无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都存在对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这也是宏观财务的重要内容。可见,所有制不同,宏观财务的内容、体系有不同。  2.经济体制不同。这是中西方企业财务治理差异的根本原因。在我国,不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及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这段时期,主要由国家负责企业与外界的联系,企业基本上不存在筹资题目,也无权决定投资和利润分配,不可能建立一套企业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分配的完善的微观财务治理的理论方法体系,而只有残缺不全的内向型治理内容,缺乏外向型治理的内容。这种“缺乏”有赖于国家具体周密的宏观财务体系的计划治理进行弥补,因而企业财务治理在营运中没有明显的不足。西方企业没有可依靠的计划治理体制,只能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或采用各种方式举债,在分析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风险的条件下进行投资决策,在有利于企业竞争发展的条件下自主进行收益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求建立开放型的现代企业,这就必须增加“外向型”的财务治理内容,形成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内外结合的理财型微观财务体系。  3.企业形式不同。中国企业一般没有股份及债券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有少量股份发行,形成的证券市场还不完善。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财务治理中没有股票及债券的筹集、转让题目,也没有股利政策。而且,大多数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制度执行,因而在税后利润分配方面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4.融资市场不同。西方企业可以在发展较全面的资金市场中通过各种不同的融资渠道筹集资金,拥有闲置资金的个人或企业也可以在资金市场上卖出。中国企业的资金大都由国家或集体提供,实行“拨改贷”以后,企业从银行贷款也必须报请国家批准,否则很难得到贷款。或者说,企业没有融资的需要和市场,因而企业财务治理有关资金筹集方面没有实质性内容,只需要尽量向国家要求拨款,向银行争取贷款。  5.税收政策不同。财税体制改革以前,国有大中型的所得税率为55%,现在降至33%,企业再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之后,能用于自我积累、自我的就比较少了。西方企业的税负名义上与我国基本一致,但他们享受的优惠较多。比如美国,联邦公司所得税实行三级逾额累进税率,其最高税率为34%,再扣除投资减免等抵减项,实际税负较低。我国税收政策尚难从外部环境为建立企业创造条件,不利于企业建立利益分配与发展潜力相结合的财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