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美术学毕业论文 > > 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后宏时期的民间美术(5)
美术学毕业论文

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后宏时期的民间美术(5)

摘要:雕刻,檐、柱、梁、挑方的狮、孔雀、迦利楞栖鸟的主体雕刻。从浮雕彩绘结合的纯装饰性扩展到独立单纯的木雕品,纹样已由单体重合组合到变化丰富的人物、动物、鸟兽组合。阿里古格时期的木构件雕刻艺术已具有极高的观
关键词:阿里,古格,藏传佛教,时期,民间,美术,文章,西藏,阿里,古

风月书阁marketiva,fc2博客,cgi参数错误

雕刻,檐、柱、梁、挑方的狮、孔雀、迦利楞栖鸟的主体雕刻。从浮雕彩绘结合的纯装饰性扩展到独立单纯的木雕品,纹样已由单体重合组合到变化丰富的人物、动物、鸟兽组合。阿里古格时期的木构件雕刻艺术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特征。其中尤以古格寺殿建筑中的门框木雕和卫藏地区寺院宫殿门框中装饰繁富,色彩浓烈的宗教格调炯异,它是以单纯质朴的材质本色和高超的雕刻技法,精彩的装饰纹样,丰富的主题内容,写意传神的造型手法,独特的地域格调和民间艺术的泥土味为其特色。扎达陀林寺门框门楣木雕、普兰科迦寺门框门楣木雕、古格王城大威德殿、红殿、蔓荼罗殿门框门楣木雕、古格遗址柱头上的“出跳椽头”迦楼罗鸟木雕,这些高格调的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高浮雕木雕作品中浸润着阿里古老民间传统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格寺殿建筑门框木雕览胜
  古格王宫蔓荼罗殿门框木雕,上部为兽面目衔忍冬卷草纹图案,门上框正中以高浮雕手法雕坐佛,两侧和侧框均雕饰繁缛细密的忍冬卷草和什花卷草纹,门框的两侧下部雕刻侍立菩萨,修长的身才中展露出阿里古格雕塑的灵秀之气。
  古格王宫大威德殿“凸”字形正殿门框木雕,为外框不加雕饰,中框也只雕一周简洁的四瓣花纹,内框纹饰则十分精致细密,上框正中浮雕人臂兽面纹,其兽状若虎首,头冠莲瓣冠,环眼大睁,口吐双向忍冬卷草纹,分别向两侧弯曲伸延至转角,内框两侧下端雕摩羯鱼昂首翘尾,上卷的尾部演变成忍冬草,上延至转角与上框的同样纹饰相接,繁简疏密巧布,重点突出,整体和谐统一。
  古格王宫红殿门框木雕,分内外三层,每层的上框中间是一尊弓腿站立的护法金刚高浮雕,里面两层分别雕饰由摩羯鱼和迦陵频迦鸟尾变化出的忍冬卷草纹,纹样繁褥,雕刻精细,但单纯大气,外层内容丰富,分成左右不完全对称的18组图案,两侧框内的图案纹样较小,雕刻造型为单尊的高僧、王子、苦修者,也有双象嬉戏、骑象者、驯象者,上框两侧雕有3组画面,南侧为一位头上缠巾,身着长袍的王子居中,两旁各一张摆放着供品的桌子,空中飘飞作舞姿状的为两个持乐器的伎乐飞天,两下角各一击鼓、击钹的伎乐,北侧有两幅画面,一幅成对称形,雕有一佛、西飞天、两弟子。另一幅雕刻有端坐于殿堂内的王子和两侍从,门框侧脚由里向外分别雕菩萨、力士和狮子,造像神形具佳,门扇则刻以梵文的六字真言,高超的雕刻师以娴熟的技艺,大刀阔斧般的气度,夸张的变形,巧妙的布局,生动的造型,一气呵成。
  扎达陀林寺门框木雕,集会殿大门木结构的三层门框均加雕饰,雕有兽面、吉祥天、卷草纹、联珠纹、缠枝莲花纹、莲瓣纹等图案。白殿的木框门楣分内外三层雕饰着忍冬卷草纹和缠技莲花纹。
  玛那寺门框木雕、玛那寺大门的门楣、门框分里外三层雕刻。外层框的侧脚雕以凶猛的立狮,其它部位是二方连续的忍冬卷草纹;中层框的侧脚雕骑兽童子,配以忍冬卷草纹;内层框的雕刻最为精致刻意,是木雕大门表现的中心主题,门楣上部雕刻紧密排列的7尊佛像,上框的正中和两侧又各雕一佛,边框侧脚雕刻结游戏坐,上身赤裸的供养天女。殿门的整体设计、图案布局、人物、动物造型简练、生动传神,雕刻手法凝练。
  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后宏期民间的兴盛发展,为藏传佛教美术和藏族美术的百花园地增添了新的奇葩。也它不仅为异彩纷呈的藏族民间文化艺术增添了一份诱人的芬芳,也为雪域藏文化开创了更加宽泛的艺术空间。并成为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后宏时期美术圣殿中熠熠闪光的重要组成部份,对全藏区民间美术的形成和发展参生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建林.荒原古堡[M].四川出版社出版.1996.10.
  [2]扎雅著、谢继胜.西藏宗教艺术[M].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2.
  [3]王尧、陈庆英.西藏文化辞典[M].1998.6.
  [4]邓侃.西藏的魅力[M].成都市出版社出版.1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