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调查研究
音乐学毕业论文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调查研究

摘要:摘 要: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广大民众普遍认识到科技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等都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推动,而音乐欣赏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纵观现如今音乐教学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加强对音乐欣赏的研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调查研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hp爱与恨,彩灯设计,奥林匹斯星传4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广大民众普遍认识到科技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等都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推动,而音乐欣赏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纵观现如今音乐教学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加强对音乐欣赏的研究已经引起相关教育部门与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音乐欣赏的发展只有三十多年的历程,目前还处于不断摸索与探究的的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也为推进音乐欣赏教学的改革,本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期刊文献就如何促进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校;教学内容;现状与解决措施;音乐欣赏

  国家在对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视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出台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但是相关教育部门并未制定与上述理念相同步的高等院校音乐课程标准,因此许多高校在音乐教学方面存在缺乏系统性、制度性等弊端。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成果的好坏,为了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我们必须对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依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询问专家得来的结果,我将从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现状以及如何促进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改革几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音乐欣赏课程

  现如今各大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学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同小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使学生从音乐的表现手法、声乐、乐器与乐队、演奏类型了解音乐的基本常识,结合音乐电影方面的经典巨作,譬如《永远的爱人》、《和你在一起》、《放牛的春天》等,从这些作品中了解音乐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使学生深刻体会音乐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点。在教学手段方面,高校采取的是讲授、欣赏为主,学生自由讨论学习成果为辅。

  这种课程的设置可以增进学生对相关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喜爱程度,提高休闲生活品质,并能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会对情绪的调整,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我们都知道拥有一颗“追求美”的心灵无论是对自己一生的发展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欣赏这门课程正是对美的心灵的培养,因此音乐欣赏教程必须引起相关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现如今,在音乐欣赏方面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课程标准,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譬如教材设计中西比例失衡、理论与实践没有充分结合等等,接下来,我将对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问题存在的原因,为音乐欣赏教学的改革提供现实依据。

  (1)音乐欣赏教材编订

  西欧音乐的欣赏研究与中国音乐的欣赏研究相比,由于教学实践上存在很大的优势,因此慢慢地在人们内心深处认为西欧的音乐才是最好的。在教材的编订方面,也着重于对外国音乐进行介绍。譬如各大高校广泛使用的《音乐欣赏教程》这本书而言,全书分为如何欣赏音乐、古典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乐派、中国现代音乐、浪漫乐派、现代派音乐七个模块,其中只有中国现代音乐与我国音乐有关,其余的都是对外国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作品的赏析。可以明显地看出中西比例的严重失衡,在我看来音乐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由音乐研究的时间长短而决定的,每个国家的音乐都有自身的地域特色,中国学子应全方位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担负起繁荣音乐文化的重任。

  (2)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据相关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高校采取的是一周一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时间的简短使得学生无法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吸收。因此就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复习,而实践是学习与温习的最好方式,但是大多数高校存在的问题是,虽然举行了大量的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但是参加与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的人数少之又少。这种现状应引起教育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更多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增加学生与音乐接触的机会。

  三、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改革

  (1)促进中西文化比例的平衡

  中国音乐欣赏教程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启的,因此在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众多缺陷。音乐欣赏教材中,中西比例的严重失衡导致了学生错误地认为外国音乐就是精品的错误认识,而且也会淹没中国音乐文化的内涵。而且当学生满怀激情的去学习音乐欣赏时,听到的都是生僻的、自己不熟悉的外国音乐,这无疑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音乐的发展,教材编订者需要做到中西文化比例的平衡,譬如在书中加入对中国古典音乐、民谣、少数民族音乐、戏曲的研究,让学生能全方位了解中国文化,并在日后的音乐创作中汲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

  (2)音乐欣赏教材具有时代性

  教材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音乐欣赏课程的系统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与中国现如今的音乐教育现状相适应。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历久弥新,其间所蕴含的宝藏必须被利用。因此在制定教材的过程中既要包含传统音乐的精华,又要吸收现代音乐的发展成果,而不是一味地崇拜外国音乐,忽视中国音乐发展的伟大成就。其次在编订教材的过程中增加内容传授的载体。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通方式还是教育模式方面,信息技术都以其特有的优势展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突破通过教材进行教学的传统模式,尝试通过多媒体课件、专辑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展示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

  (3)教师敢于突破,走出教材

  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与督促者的角色,因此教师的思维模式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并能够认识到即使是最新版本的教材也是以过去式的形态存在的,教师只有敢于超越教材,站在教材之上对现有音乐进行欣赏分析,才能促进音乐文化的繁荣。因此教师需要在以往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在课堂上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对教材进行解读,而是要结合最新出版的专辑或唱片进行全面分析。这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实现音乐欣赏与时代共同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