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就业指导 > 劳动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4)

摘要:第三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仲裁员有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劳动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劳动争议当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发布,日期,19

变形金刚qvod,网贷见闻,达赖拉嘛简历


  第三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仲裁员有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劳动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第三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做出决定,并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第四章 罚则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扰调解和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任务的;

  (二)提供虚假情况的;

  (三)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

  (四)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证人、协助执行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第三十八条 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工作人员在仲裁活动中,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泄露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是仲裁员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解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工人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条 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办案规则由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四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人才招聘,上手机论文网http://www.bixuanzl.com/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