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MBA论文 > >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探究
MBA论文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某方面的改革,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市场营销实操能力的人才,而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得如何,具备的能力水平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 摘要: 市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探究,高职,院校,市场

易经在线算命,网络兼职网站,天佑禁播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某方面的改革,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市场营销实操能力的人才,而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得如何,具备的能力水平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

  摘要: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兴趣的基础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苛刻,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上尤为重视,由于教学模式滞后社会发展需求,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加强人才培养。因此,本文立足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及文献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现状,就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涉及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招聘、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测评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高职院校教学、企业人才选拔、学生就业等方面有所助益。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市场营销人才;教学改革

  一、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兴趣的基础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苛刻,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上尤为重视,由于该课程教学模式滞后社会发展需求,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新方法加强人才培养。据相关文献资料调查以及作者教学经验了解,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计划比较简单,更新较慢

  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框架主要包括: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主要课程等等模块。从设计的内容板块来看,内容描述较为简单,培养的能力要求和企业设立的岗位要求而言较为模糊,课程设计不够合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层次越来越高端化、多样化,仅仅围绕这几方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不足的。对于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的设计,传统方案的定位设计较为简单,对于该门课程对应的能力界定范围较广、容易和其他相关课程培养的能力相重叠,因此容易造成培养技能上的定位不清,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师队伍存在实践经验的不足,容易偏重理论而轻实践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师资队伍普遍年轻化,招聘渠道相对单一,多数直接从各地高校聘请,这种“校门对校门”的招聘模式导致师资队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欠缺实战经验。因此,也难免在教学上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指导,严重影响着学生听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直接获得实战性的专业技能。

  (三)教材样本多,且内容有些滞后,影响教学质量。

  随着学者们对市场营销学学科研究的深入,市场呈现市场营销学教材的多样化,市面上的市场营销学的教材多以美国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的理论知识为主,相关理论结构相对固定,补充不够深入、更新也不足,相应案例较少或简单、守旧,甚至有些内容因年代环境不同而不适合参考,这对实践或理论教学挑战极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学效果。此外,授课教师选择教材相对灵活,往往选择的教材会因人而异,因此,讲授的内容也会因不同教师而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各院校培养的营销人才质量也存在差别。

  (四)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多种教学手段,但据调查了解仍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比如:教学主要以“灌输式”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课和做作业,学生从中收获有限的见解并没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性,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更是难以成效。而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式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思考,比如设定论题、情景、案例、实地任务等让学生思考、动手并发言,通过讲师的点评、总结,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但从总体调研情况来看,这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堂中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多数仅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因此总体教学收效不大。

  (五)学习成绩评定方法简单,教学评估指标不合理

  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是以何种标准衡量,因此,确立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从调研情况看,多数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上的学习成绩评定方法较为简单,通常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通常为平时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期末成绩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多数学校比较看重期末成绩,有的学校仅把平时成绩设定为总分的30%,期末成绩为70%。学习成绩评定偏重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容易使学生违背学习技能的初衷。把考试通关作为最终学习目标,这样的评定方法过于简单,不能够科学评定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的就业。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这个人才孵化器需要立足现实加强教学改革。因此,针对以上教学现状,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特性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立足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改革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课程框架

  市场营销学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入门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激发其学习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兴趣的关键课程,因此应该侧重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定位好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地位、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学时、学分结构、考核办法等,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指明教学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拓宽师资队伍招聘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教学能力锻炼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需从市场营销教师队伍的来源进行把关,把传统以校园为主的招聘渠道扩展到企业乃至社会上其他层次,这样既招聘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年轻毕业生,也招聘具有企业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士,让整个教师队伍既充满活力又充满实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的专业锻炼,通过与合作企业签订教师挂职锻炼协议,让市场营销教师们有机会和时间到相关企业去实岗挂职锻炼,一来积累实践经验,二来调查实岗技能需求,为教学丰富实践知识和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三)丰富教学内容,尤其丰富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材版样较多,但从内容上来说知识框架大同小异,但大多数教材的引用案例、理念还相对守旧,与现代市场营销活动的发展有些脱节,尤其在新的营销理念上,相关案例不够丰富和新颖。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掌握现代营销策略,还需教师实时更新、补充新知识,因此,要选择最近出版的且内容相对新颖的教材,再具体教学上侧重于收集贴近生活、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案例信息作为补充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应用。

  (四)以学生为本,灵活应变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缺乏兴趣。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为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既要考虑学科培养目标,也要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因此需要灵活应变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从教学环节上教师要把教的时间和学的时间合理分配好,让学生有参与感和存在感;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案例导入、情境练习、论题思考、软件模拟、实地任务等方式带动学生思考、讨论、动手、汇报。这些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环节进行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在教学手段上,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师应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对相关知识点还可以考虑制作微课视频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有效理解、掌握到相关知识点,减少文字繁多或传统口授带来的枯燥感。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手机微信平台、电脑网络平台等进行辅助教学。

  (五)设计合理的成绩测评指标,强化教学评估质量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市场营销实操能力的人才,而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得如何,具备的能力水平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为更好地衡量教学效果,评估教和学的质量,应在课程考核的指标设计较为详细、具体、可执行的指标。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教学考核上应侧重对学生学习市场营销技能的考核,即侧重考核其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学生平时的实践锻炼中的考核,需调整平时成绩的占比,建议设为60%,理论知识考核占40%或更少。平时成绩包含案例分析、论题思考、实地任务完成、情境练习等方面的评分,为更客观评分,可以考虑邀请企业家、外校专家等进行评价,避免任课教师的主观评价。此外,对于相关教师的教学评估也应该设立一定的标准,比如从课堂表现、学生评价、学生成绩、专家评定等多方面进行衡量,进而促进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某方面的改革,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企业人才需求在变化,市场营销活动规律也在发生变化,市场营销学研究对象以及指导思想在更新,因此,影响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改因素更为复杂,作为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关注企业人才需求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营销人才。以上仅是本人结合教学经验以及资料调查的思考和建议,从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尤其相关教改问题有待日后更深入探究,欢迎同仁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罗振坤.谈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19):116-119.

  [2]徐宏佳.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12(下):15-16.

  [3]梁修庆.传统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23):26.

  [4]李佩恒.基于实践创新的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模式[J].广东化工,2016(43)326:290-291.

  [5]韩丽娜.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