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新世纪公共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探析
历史学毕业论文

新世纪公共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探析

摘要:摘 要: 要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要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不断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职业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世纪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服务工作特点,接着从优秀的专业素养、基本的信息素养以及很强的服务意识等方面分析了新世纪公共
关键词:新世纪,公共,图书,管理员,职业,素养,探析,提高,公共,图

灌云新闻,兴宁haobc.vip,湖南卫视回放今晚节目

  摘 要: 要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要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不断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职业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世纪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服务工作特点,接着从优秀的专业素养、基本的信息素养以及很强的服务意识等方面分析了新世纪公共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范文写作网 http://www.bixuanzl.com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职业素养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24-01
  众所周知,作为为社会提供图书和信息服务的场所,公共图书馆在新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也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是印刷文献向多载体文献转化,阵地服务向网络服务拓展。要充分体现这些性质,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坚持与时俱进,组织读者利用图书文献资源。因此,在新时期,随着读者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对公共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员要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新世纪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服务工作特点
  首先,服务对象方面。一般来说,读者来公共图书馆主要就是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读者是因为公共图书馆安静的环境让其感到舒服,当然也有来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管理知识的人员。其次,借阅方式方面。就当前情况看,公共图书馆读者借阅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网上借阅,一种是馆内借阅。前者主要集中在追求个性化的年轻人群体中,后者是年龄相对大点的或者时间充足的读者。再次,印刷文献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载体也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纸质载体转化为U盘、光盘、磁带、移动硬盘、电脑、手机等载体并存现象,引发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类型发生改变,有文献信息资源以及电子信息资源,当然还有网络信息资源。最后,阵地服务方面。当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分为了文献、电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时候,使图书馆原有的格局被打破,传统的守着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的方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为了进一步适应形势的变化,需要图书馆从原来的阵地服务延伸为阵地服务与网络服务结合的方式。在新世纪,公共图书馆馆员要结合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特点,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新世纪公共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素质,就是人的基本素养的简称,主要是先天生理为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其进行后天的教育,还有环境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获得的一种品质结构,具备的特点是内在性、稳定性,能够长期影响身心特征的发展。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读者服务质量。要做好信息流通服务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仅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具备很强的沟通交流能力,更需要他们在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专精博通,提升其综合素质。其良好的职业素养的表现如下:
  1.优秀的专业素养
  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要精通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了解图书馆资源的布局,要结合不同读者来馆的目的,优化合理配置相关设施,提高读者满意度,能够迅速的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在传统专业素质方面,主要是对图书馆空间的合理规划。图书馆的场地有限,但是图书却是在不断的更新,要按照种类不同对图书进行分门别类的摆放,对于同一个种类的书来说,还要依照出版的时间进行排列。新的图书包含着新的知识,要放在显眼的位置,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旧图书的修补,因为以前的知识不代表已经过时,已经无用,其中包含的内容可能正是一部分读者所需的。所以,图书馆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图书馆员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
  2.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
  这是信息时代对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新要求,要对信息有高度的敏感性,还要有很强的洞察力与判断力,能够在浩瀚的资源中迅速挖掘出有用的信息资源。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网络中查找资源。在新时期,在对读者开展服务的时候,不能根据之前的“需求与供给”的简单的服务模式开展,因为这种传统的静态服务模式跟阅读群体之间相隔离。对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说,要提高其信息素养,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时候要走进这个群体,根据他们的喜好,为其快速检索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毕竟网络资源浩大,内容繁多,根本无法保障满足每一个读者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肩负其甄别与筛选信息的责任,还要负责信息的传递与整理。要按照种类不同对信息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对于同一个种类的信息来说,还要依照时间进行排列。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整理分析、定题报道等动态化的读者服务,进而形成职能信息查询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3.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
  作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他们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中用亲切的语言跟读者交流与沟通,能够耐心的为他们提供服务,尽到自己的职责,把职业作风发挥出来。在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时候要考虑到读者的具体需求,统一图书馆与读者的思维理论,站在读者需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构建和谐的服务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借阅关系,这种借阅关系是建立在读者与馆员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图书馆管理制度要结合读者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等,对借阅时间进行调整,让读者能够接受新的管理模式,进而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要想充分了解读者的兴趣以及借阅需求,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此进行一个详细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为满足读者需求做准备。
  4.熟悉公共图书馆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来说,熟悉相关法律法?不只是一种职业素养,还是体现对读者基本的尊重。虽然说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单位,但是不能因为其这个特性就不存在法律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类型都有了一定的变革。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熟悉基本的著作权法,信息传播法等,在图书馆文献传递与整理的时候,都会涉及到著作权等问题,同时购买数据库,也会存在相应的权限,特别是那些集团购买行为等。因此,熟悉公共图书馆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
  5.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
  知识的更新越来越频繁,信息的接受手段也变得多样化,作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建立终身学习意识,明确自身的不足,这是图书馆员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与时俱进,能够用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要求自己,这是当前需要具备的终身学习观念,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而适应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要求,注重知识的更新。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制定考察评比的相关措施,要求员工每隔一段时间写一次读书笔记,每年举行一次论文的评选活动,在年终测评的时候采取民主化测评方式,把测评的结果纳入到员工年度考核的范围中,进行量化评比,让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习进步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通过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是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的方向。要严格执行图书管理借阅制度实行规范操作,熟悉公共图书馆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刻理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和愿景,总之,公共图书馆员职业素质的增长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与付出,才能有进步,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才能为我国的图书馆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红敏.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1).
  [2]李曼.论青年馆员职业素养的缺失――以贵州省图书馆为例[J].贵图学刊,2015(3).
  [3]潘晓红,白雪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新模式[J].井冈山医专学报,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