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文学论文 > >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摘要:一、古文课程价值反思以及提高古文课堂有效性的意义和方向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众多高校面临转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比重向技术技能训练倾斜。古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课,本身不具备经济效益或者社会实用性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古文,课程,价值,

桃李面包中签号,省略号的快捷键,cad连接线

  一、古文课程价值反思以及提高古文课堂有效性的意义和方向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众多高校面临转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比重向技术技能训练倾斜。古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课,本身不具备经济效益或者社会实用性方面的优势,然而并不是脱离现代实际没有价值的学科。单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古文教育旨在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丰富人文知识,积淀文化底蕴。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1]28从这个层面上说,古文教学对现代语文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已经具备实际意义。而把古文教育放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教育体系中去,古文的传授更是一种千年经典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它凝结着历代文人在特定时空下的求索与感悟,担负着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人文精神、延续民族文化的重任。不仅为学生在现代社会打下语言、文字、文学的竞争基础,更使民族文化和精神力量得以薪火相传。但长期以来,高校古文课堂基本遵循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围绕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展开教学。虽然现代教学手段已然日益多样化,但该课的基本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不但打击了学生学的兴趣,也消磨了教师教的激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提升大学古文课堂有效性的意义是双重的:对教师而言,注重课堂有效性是教学进步、教师成长的根本途径;对学生而言,提升课堂有效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值得强调的是,所谓追求教学有效性不是追求简单的会背会考的教学效果,而应该追求一种长远的教学效益。也就是说,追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不在于一节课里学生学会了多少内容,更应当重视一节课里师生之间愉悦的教学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学生长远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关注教学效果,而漠视师生的课堂教学体验。这种只看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考评机制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伤害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导致厌教、厌学情绪突出”。[2]103

  二、高校古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校古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缺乏学习热情,课堂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生古文以及古代文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古文基础不够扎实,是学生对古文课产生畏难情绪的一大原因。学生对古文作品的解读,往往停留在翻译的层面而不能有所提高。更有甚者,缺乏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对作品中出现的通假字、繁体字、异体字等情况分辨不明,读懂作品意思都成问题。因此,在安排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必须同步抓好古代汉语的教学。“经典文献与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3]117长期以来,古代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字上的历史距离性,是理解学习经典文献的一大障碍。抓好古代汉语这一基础工具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扎实古文基础的重要配套。例如,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古文基础,不了解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合纵连横的时代背景,就读不懂《战国策》,在课余阅读时就容易打退堂鼓,这就造成了学习古文的抵触情绪,不能够深入体会古文作品的美。

  2.知识体系较残缺

  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跨度比较长的专业主干课,各高校普遍都连续开设几个学期以完成。结合上课以及期末测试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文学知识内容,对单个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却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时期重要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却缺乏对整个文学发展流变过程的梳理和对整个古代文学前后联系对比的思考,致使部分学生觉得读了很多,背了很多,却不知学到什么。

  3.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变化

  现今的大学课堂,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一方面,大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紧,教学量大的问题,教师们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略去学生课堂思考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其年龄和心理都更加成熟,不像中小学生那般“童言无忌”,易造成课堂缺乏互动的问题。例如讲解一位作家或者一部作品,许多教师基本按照“介绍人物生平思想或时代背景———解读具体作品———总结艺术成就、地位影响”的传统模式授课。这种模式符合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基本方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假若所有课堂都按照这一模式教学,难免出现学生听课的“审美疲劳”,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提升古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要克服学生对古文课堂的抵触情绪,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在45分钟内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和不断提高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及时反思和总结。

  1.解读作品“接地气”

  当前不少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史时,往往限于简单而抽象地描述某种文学现象,这使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接受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应化抽象为具象,即深入到文本内部,生动而有趣地解读文本,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学现象的理解认识更加深透。不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不知道苏轼对于豪放派的贡献;如若不读“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就不了解苏词在“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吟唱的同时,也有清秀温婉的一面。脱离作品实际,无法带领学生了解全面深刻的文学现象。而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古文、古史基础薄弱,有时不能够理解作品的背景及含义,产生了对古文作品的厌倦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尽量用现代生动的语言解读作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必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古代文学课毕竟不同于古代汉语课,过分追究字句的用法有时反而破坏了作品的本来魅力。教师在解读时偶尔能用“接地气”的现代语,不仅更加浅显易懂,也增加了古文阅读的趣味性,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古文作品的畏难情绪。以讲授《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一课为例,该课重点使学生掌握《战国策》描写人物的艺术技巧以及了解其在人物描写方面对《左传》的发展,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我们通过《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来分析苏秦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讲到苏秦夜半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一句时,由教师先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解困提神的方法,这一发问就使课堂有了互动,引起了学生的发言,教师也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的提神“妙招”,进而解释苏秦“引锥自刺”的做法,套用现下流行的说法,这就是“用生命在读书”,学生们立刻会心地笑了。用“接地气”的流行语解释古文,既活跃了课堂,又拉近了古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作品人物印象深刻。

  2.言行神态“传激情”

  “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教学的热情。”[4]104一堂有效性高的古文课,不但要有趣味,还应当是充满激情的。澳大利亚教育家白兰泰勒研究表明,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的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5]虽然教学过程归根结底是一场智力活动,但其中师生的情绪状态构成了这一智力活动的重要动力因素,它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向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情感与能量。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手势以及抑扬顿挫的语音变化,都体现着对课堂的态度,传递着热爱学生、敬业负责和循循善诱的精神。而这种情感与能量的传递是一个递减的过程。教师以80%的热情授课,学生感受到的可能只有60%或者更少。因此,要让学生觉得课堂富有激情,必须调动全身100%的能量,以最饱满的情感和学生交流。例如在《苏秦始将连横》这篇作品中,突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苏秦发迹前后,家人前倨后恭的态度塑造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因此在讲解时重点要把握住家人前后态度的鲜明反差,把发迹前家人的绝情寡义和发迹后家人的谄媚至极绘声绘色、神情并茂地表现出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进一步理解苏秦这类朝秦暮楚的谋臣策士形象。

  3.知识体系重构建

  古代文学记载了中国历代文学的发展与变迁,本身就包含文学和史学的双重性质。袁行霈先生说:“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6]5同样地,在教授过程中也应当具备这种史学的思维。古代文学课既要充分把握文学的成分,也应当重视史的脉络。学生既要掌握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也要对发展流变的过程有整体认识。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应充分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注意文学现象前后的发展联系。《战国策》虽然是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叙事成分并不多,但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照样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之前学过的《左传》又有所发展。在教学设计中,先引导学生回顾《左传》塑造人物的特点,通过大家熟悉的作品《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片段说明《左传》善于通过典型事件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用生动的片段渲染人物的性格。《左传》对人物是简笔勾勒,而《战国策》塑造人物则更加细致传神,继而展开对《战国策》人物塑造特点的讲解。这就对课程内容作了衔接,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纵向的对比联系,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梳理的意识,逐步建立起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

  4.转变模式“满堂彩”

  大学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并不只存在于古代文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一言堂”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像个局外人,在课堂上一味地边听边记,机械地抄记教师PPT内容,甚至为了抄记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解,更缺乏课堂的思考与讨论,师生之间不能取得有效的交流互动,很容易出现学生提不起兴趣,犯困打盹的现象。大学课堂应是自由的、活跃的,应当改变以说教为主的课堂模式,充分重视学生思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不是没有改革的想法,而是担心学生已习惯抄记听模式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其实,一堂有效的教学课不是学生配合出来的,而是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因此不必担心自己的放手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相信学生,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古文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的环节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们的想法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期值,有时还能给教师不少启发。例如在讲屈原与楚辞时,请学生们讨论屈原该不该自尽的问题;让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等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前能够主动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以宿舍为单位组织讨论,对古文课的期待大大提升。在讲解《战国策》人物时,以作品解读的方式介绍苏秦,以观看电影片段的形式介绍荆轲,再结合中学学过的《战国策》另一人物冯谖,请同学们讨论人物间的共性,以及塑造这些人物的手法,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转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局面。改教师“说”为学生“说”,变学生“学”为师生“共学”,弃“一言堂”获“满堂彩”。

  三、结论与启示

  中国古代文学课涵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传承国学经典、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浮躁之气甚嚣尘上、西方文化日益渗透的今天,重视古文课,对于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学品味及国学素养,乃至塑造高尚人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上好古文课,首先要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课堂的愉快氛围,才能够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作为一门传统课程,还应当注意融合现代技术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普遍应用于高校课堂,这对于提高教学速度和效率,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加大学生知识密度等都发挥了不言而喻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由于文学学科的特殊性,教师不应当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技术。图片、视频的直观展示,可以丰富学生视听需求,但现代教学技术的大量介入也容易削弱文学课堂的艺术感染效果,影响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个性感悟,因此教师始终不能放弃传统的语言教学手段,“不能忽视教师语言的魅力”。[7]128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指向,不止于对作家作品的介绍,更在于对经典文献的文学意境的探索及品味,在于师生之间语言情感的交流。高校古文的教学应追求对学生一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效果。在新形势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乃至教学理念都需要相应的变革,而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用批判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不断思考和总结。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8]只有在不断的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尝试变革的过程中,才能有进步。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80831/112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