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公考体检罗生门
历史学毕业论文

公考体检罗生门

摘要:公考体检罗生门 作者:未知 “长治宋江明事件”回放 宋江明,男,1984年生,山西长治人,2011年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因在2011年度长治市公务员考试中,取得该岗位笔试和面试的两个第一,但却被蹊跷的体检结果拒之门外,随后曲折申诉进而宣布放弃引发关注
关键词:公考,体检,罗生门,

椰子包社区,山野情债下载,勇者之路2双人无敌版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公考体检罗生门

作者:未知

  “长治宋江明事件”回放   宋江明,男,1984年生,山西长治人,2011年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因在2011年度长治市公务员考试中,取得该岗位笔试和面试的两个第一,但却被蹊跷的体检结果拒之门外,随后曲折申诉进而宣布放弃引发关注。
  按照长治市人设局在山西人事考试网上发布《2011年氏治市行政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体检通知》,宋江明成为所报考岗位“科员2”唯一名进入体检环节的考生。8月11日,他来到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参加体检。8月16日,长治市人社局副局长赵波对宋江明说:体检查出你的身体有点问题。不过,赵波并没有透露宋江明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只让他等复查的通知。复查在次日上午进行,宋江明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体检中心抽了血用于化验。
  由于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于是,宋江明向体检中心的医生咨询。医生告诉他,根据前一次的体检数据,有几项指标偏低,最坏的情况可能是白血病。复查的结果要下午才能出来,并直接送到长治市人社局。
  据宋江明回忆,赵波在电话里说,“你的身体不适合做公务员了,但是你可以从事其他的工作。如果你还在长治,有什么事情还可以找我。不要告诉父母,你要勇于承担。”当天晚上6时多,赵波给宋江明打来电话说,体检复查中一项名叫“血红蛋白”的指标只有“88”,未能达到标准,所以体检不合格。正是这活让宋江明感到疑惑。“下午出体检结果,为什么长治市人社局在体检报告出来之前就告知我为不合格?”他在网上发布的一条申诉帖子中这样写道。
  为了证明自己身体到底是不是有问题,宋江明于8月19日、8月25日前往长治市中医医院、长治市人民医院验血;后来,又在9月4日和11月4日两次去此前曾参加体检和复查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亿元进行化验。这4次验血的结果是:宋江明的血红蛋白测量值分别是180g/L、165g/L、167g/L、163.9g/L。4次测量值均高于90g/L,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第一条的规定。此外,宋江明还拿着化验单到门诊看了医生,排除了患血液病的可能性。
  事件处理结果
  长治市纪委、监察局经调查了解后确认,引起网民关注的“公考状元体检被刷”事件确有暗箱操作。17日,长治市委、长治医学院党委分别召开会议,对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公务员招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主任赵波等6名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经调查,宋江明体检和复检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多项数据间逻辑关系不成立,宋江明血常规检验报告单被篡改,长治市公务员招录工作有暗箱操作之嫌。长治市委、市政府立即责成长治市人社局启动公务员考录工作纠错程序。
  长治市委决定,免去赵波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公务员招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主任职务。撤销吉新瑞长治市人社局公务员科科长职务,对上述二人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正在进行调查。
  长治医学院党委决定,给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副院长陈广斌行政记过处分。撤销韩玉梅和平医院健康体检科主任职务。停止祁露霞主检医师职务。解除检验技师杨文芳与和平医院的劳动合同关系,涉嫌违纪违法问题正在进行调查。
  据了解,长治市人社局已经撤销了因错误体检结论而作出的关于长治市环保局科员2职位录用公务员的决定,被取消公务员录用资格的宋江明正在按程序办理录用手续。
  长治市纪委监察局调查组还发现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有关人员和递补考生家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日前已会同长治市检察院、长治医学院纪委立案调查。
  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翻版宋江明”层出不穷,而他们的结局是否也会像宋江明一样的幸运?
  宋江明“被贫血”事件经报道之后,各地相继出现了“翻版宋江明”,一时间,在网络上出现了“四川版宋江明”,“贵州版宋江明”,“安徽版宋江明”等等,而这些宋江明们是否也会像宋江明一样的幸运,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下重新获得公务员的生机?
  “四川版宋江明”施欣:我们没有宋江明幸运
  “那位考生遭遇和我一样,但我的运气实在太差。”这是施欣看完关于宋江明的报道之后的由衷感慨。
  2011年2月16日,《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参加“四川省省直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公开考试”的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施欣,以所报职位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了体检环节。但随后四川省人民医院提供的体检和复检结果显示,施欣两次检查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上限的两倍以上(分别为94U/L和103U/L,正常参考值范围是0-40U/L),因而被认定为体检不合格,未能被报考的四川藏学研究所录用。
  与宋江明验血求职相类似,施欣曾先后辗转江西、湖南、四川三省,前往3家医院做了4次体检进行“验肝”,以证明自己的清白。4次体检结论均显示,施欣的肝功能正常,相关指标符合公务员录取标准。
  “我是一个在四川没有任何背景的江西学子,想靠自己的努力在成都站稳脚跟。我只有一个信念:工作可以不要,但是我的声誉不能就此被毁,我想还事实一个真相。”
  今年10月,施欣在报考江西省樟树市人社局农保办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参加了在樟树市人民医院进行的体检,各项指标来见异常。施欣的档案现已转入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事科进行政审,即将进入公示环节。
  “我的身体符合公务员体检标准是一个事实,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根本没那么复杂。”施欣略感无奈,“当年只要相关部门介入,重新体检一次,哪怕还是在四川的医院,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2011年4月至7月间,施欣先后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和高中教师资格考试,也接受过中国传媒大学和南充市教育局组织的体检。“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施欣说,“如果检出有问题,我也不会获得教师资格证。”
  针对宋江明和自己相似的遭遇,施欣深有感触:“对于医院内部的人而言。几个体检数据作假太容易了,我们如何查知?即使查到了,医院可以辩解说是仪器问题、操作故障,举证太难。我们不是医学专业人士,很多医学知识不懂,操作权与解释权都在医院手里,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违法操作的成本太低。”
  此前,施欣曾多次向中纪委和四川省纪委实名举报,却一直杳无音信。
  “同样是经过媒体报道,长治市及时更正,宋江明最后获得了工作,而我的运气则没那么好。”施欣说,“但还是希望广大考生能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希望招考制度越来越完善、越来越阳光,让草根阶层能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而不是去‘拼爹’和‘拼背景’。” “贵州版宋江明”:指定医院称,“只怪他们运气不好。”公务局回应,“只能表示同情”
  在众多的“翻版宋江明”事件中,尤为严重的是贵州省,因为在这里出现的不再是“个体宋江明”的呼声,而是一个“群体”的抗议。
  贵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李伟,今年公务员考试报考了贵阳市乌当区司法局司法助理员,他的笔试面试综合排名第一,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然而在接下来的公考体检中,被指定医院判定为不合格,但在其他大医院多次体检都显示正常,甚至连在公考指定医院做的同类体检也全部合格;他去找医院和人社部门,却又被告知没有病,甚至说是运气不好。
  李伟不是唯一一个有这样遭遇的人,在报考2011年贵州省省直机关和贵阳市公务员的考生中,至少有10人遭遇了同样的问题――不合格只出现在公考体检中,而他们这一年做的数次体检,甚至包括在武警贵州医院做的完全一样的“公务员体检套餐”,以及在这个医院做的村官招录体检、事业单位招录体检,全都是合格的。
  孙华报考的是贵州省平坝监狱05职位,该职位共招8人,孙华综合成绩排第7位。
  出于慎重,7月28日,他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但当时并没有拿到体检报告。8月1日,他参加了武警贵州医院的体检,8月2日,他才拿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体检结果,结果显示一切正常,其中白细胞计数为4.1。他放心了。没有问题。
  然而,几天后,他却接到电话,通知他于8月12日复检。惊讶之下,8月11日,他又跑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这一次,白细胞计数为4.15,医生告诉他身体没有任何问题。
  8月12日的复检过后不久,他没有接到电话,却突然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上看到政审名单中没有他。情急之下,他立即赶到省人社厅询问,但省人社厅让他去找医院,武警贵州医院有关人士拿出他的体检表,说他两次体检白细胞的数值分别为3.93和3.74。
  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吴秉锲。吴秉锲报考的是贵阳市信访局投诉受理中心,他8月3日参加体检,8月15日复检,也被告知白细胞偏低,复查为3.9,然而,他在各大医院检测白细胞计数都在4以上。
  26岁的陈敏情况跟他们不一样,她被告知未能通过武警贵州医院体检的原因是“血小板偏低”。第一次数值为96,第二次数值为88,而公务员体检手册上给出的数值为100~300之间。
  跟李伟一样,24日,她也赶到了武警贵州医院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却是血小板数值在正常值范围内。
  更为神奇的是,公务员考试折戟于体检后,陈敏又考了村官,体检仍然在武警贵州医院进行,这一次,体检结果仍为正常。
  除了血常规被查出问题外,“结石”的“罗生门”也在好几位考生身上上演。曾被媒体报道过的小芬(应要求化名)就是如此,神奇之处在于,7月29日,她在武警贵州医院做了“预体检”,选的正是“公务员体检套餐”。B超检查显示“右肝有钙化灶”,但医生告诉她没事,不影响公务员体检结果。
  然而,仅仅过了两天,公考体检的结果却显示,她患有“肝内胆管结石”,复检也是如此,她因此被刷下。
  报考贵州女子监狱的祝丽丽跟小芬情况一样,7月31日体检,8月9日被通知复检,她也是从网络上看到政审名单后才知道自己被刷下来了,问武警贵州医院,也是被告知患有结石。
  “我认识患有结石的人,痛起来要了命了,我从来没有任何感觉啊,要不是这次公考体检。我还真不知道自己患了结石。”她忧心忡忡地去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结果却是“CDFI未见明显异常”,不过诊断提示中有“钙化灶待排”字样。她又去贵州省人民医院体检,结果跟这个一样。
  祝丽丽问这两家医院的医生:我的问题严重吗?要不要吃药开刀?医生们都笑了,你没有问题,吃什么药,开什么刀?
  吴秉锲说,类似情况远不止10人,复检的时候,他们都是排队进行的。他做了一个统计,贵阳市2011年市县乡三级机关公开招录中,进入体检的非警察类公务员考生有378人,其中有65人被要求复检,比例为17.2%。65人中,有20人被判定不合格,占非警察类公务员体检考生总数的50%。“100个人中就有5个人通不过体检,公考考生的身体都这么差吗,这可能吗?”
  这些考生一开始都心存侥幸,认为事实能证明一切,多个大医院的多次体检结果应该能还他们一个公道。
  然而,每个人的遭遇都一样,无论是找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是找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得到的答复都大同小异:他们是严格根据武警贵州医院体检结果作出的处理,有问题找医院。当他们不约而同地找到武警贵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覃碧武后,对于血常规检查出的问题,覃碧武的答复跟回复李伟的大同小异:不同时间体检数值不一样,你们恰好得出了这样的数值,医院根据体检手册才判定为不合格,只能怪你们运气不好。不过,医院却不准他们复印体检结果,只是拿着给他们看一眼而已。
  由于长期投诉无门,一怒之下,李伟在天涯论坛上发帖,写下了致贵阳市主要领导的一封信,陈述了自己的遭遇,请求领导重视。同时,他积极联系媒体,想要通过媒体维权。
  李伟说,不久,他接到贵阳市人社局打来的电话,声称省领导有批示,要求他们进行调查,结果是:经过专家论证以及纪检部门的调查,这次体检没有问题,“但非常可笑的是,他同时又告知我,我的身体也的确没有问题,并承诺我下次报考贵阳市公务员时将给予我政策性的支持!”
  而其他考生得到的回应也差不多,除了给予政策支持,就是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
  媒体评价:宋江明被“复制”缘于招考程序有“bug”
  宋江明被贫血后,紧接着“翻版宋江明”陈彬因“白细胞数目偏低”被“拿下”,如今又爆出贵州多名公务员考生在体检环节被指定医院判定为不合格,直让人感叹“宋江明”复制能力之强,甚于电脑病毒之复制。而当我们看看其他被刷下的原因:“血小板偏低”“钙化灶待排”“CDFI未见明显异常”……五花八门的名目真让人产生幻觉:难不成公务员体检成了医学知识大普及?
  “批量版宋江明”可悲,不禁让人想起了事业考试中那些“倔强萝卜”,“倔强萝卜”这个词源自同名电影《倔强萝卜》。影片讲述了黄渤饰演的“倔强萝卜”为讨回非法集资被“圈去”的钱,凭着自己的独门秘籍和聪敏智慧,花5年时间精心准备,拟定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并付诸实施的故事,由此,网友把不计手段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叫“倔强萝卜”。我们比较两者,可以说,它们一个是受害者一个是获利者,但其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经过了既定的程序,然而,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环节却被人为利 用了,而这些漏洞正如电脑程序存在的瑕疵,只要存在就永远会被病毒所利用。
  现在人们将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统形象称为bug(漏洞)。实际上这也就告诉我们,不解决这些漏洞,“宋江明事件”还会继续上演。那么,怎么解决?对此很多人绞尽脑汁,想“写出更多的程序”来制止漏洞,比如很多人呼吁出台《考试法》,但正如当地省公务局工作人员所言“我们在程序上和制度上是有要求的,但是程序和制度的履行上是不是认真,这是一个问题。”可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打补丁的做法并不是万灵仙药只要执行力得不到保障,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可以说,如何让公务员考试变得更加公平公正,显然,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闸题。但从“批量版宋江明”事件存在的共性,至少应该有两方面可以有所作为,一者是,继续加大公开透明的力度,实际上,贵州体检等之所以存在猫腻,就在于体检细节与数据没有公开。二者。就是加大惩处力度,之所以既有规定执行不够、执行力不行,就是在于惩处力度不够。在很多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最有效,不是吗?
  专家呼吁:违法不究,“宋江明”会层出不穷
  对“宋江明事件”,公众期待司法机关能给责任人和涉案考生一个公正说法。但在舆论的目光转移之后,已经进入司法机关的究责程序会不会戛然而止?这并不是杞人忧天。公务员考试中暗藏猫腻的事情并不罕见,也有责任官员因此被停职、甚至被免职。但要说被追究刑责,至少在公共媒体上还未曾见过。事实上,并非没有官员在招考弊案中触犯刑责。
  依刑法第418条之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要认定“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关键在“徇私舞弊”与“情节严重”八个字。
  “徇私舞弊”在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中已有明确限定,系指“利用职权,弄虚作假,为亲友徇私情,将不合格的人员冒充合格人员予以录用、招收,或者将合格人员应当予以录用、招收而不予录用、招收。”以“宋江明事件”而论,弄虚作假、篡改考生体验记录的责任人,已合乎客观要件。
  司法解释对何谓“严重”也给出了明确限定。在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有五类情形,被认为应予立案。其中就包括“徇私情、私利,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变造人事、户口档案、考试成绩等,弄虚作假招收公务员、学生的”。
  显然,对于“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关键看司法机关是否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现在看来,公务员考试中的徇私舞弊行为,风险系数很小。相信不少官员甚至不知道在刑法上还有个“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宋江明”会在不同地区层出不穷。
  体检中的舞弊行为如此大面积出现,与招考程序中的监督缺失或监督无效紧密相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刑法的一般预防功能失效。刑法对于个罪的设计,主要功能并不是用来惩罚的,而是要以确定的底线来预防违法行为。罚则不启动,刑法就成了“没牙的老虎”,官员们自然不再担心刑法的撕咬。结束语:
  “山西宋江明事件”处理意见有了初步结果,这至少可以表明,此事件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而随之而来的“翻版宋江明”却是越来越多。也许,我们无法考证这些“翻版宋江明”中有多少真假,但不能否认的是,无论他们是李逵还是李鬼,至少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的深恶痛疾和对构建公平正义的公考环境的美好期待。

相关文章